摘要:鑒于中職生學習能動性差、知識面狹窄、語文課堂教學氣氛沉悶等現(xiàn)象,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與不足,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為提高中職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成效做準備。
關鍵詞:語文;課外閱讀;現(xiàn)狀;調查
長期以來,中職生的語文課外閱讀一直處于無序、低效的狀態(tài)。學校老師雖欲有所作為但又缺乏明確的指導依據(jù),效果不明顯,我們的學生則單憑個人興趣,無目的地看一些意義不大甚至有負作用的書籍,結果造成開卷無益。隨著課改的深入實施,隨著職業(yè)教育走出低谷,學生就業(yè)形勢好轉,中職語文教學也沐浴在課改的春風中。目前,由于職校學生多數(shù)屬于社會的弱勢群體,家庭境況普遍不好,語文素養(yǎng)不高,尚未形成良好的語文課外閱讀習慣,而良好的語文課外閱讀習慣能為學生終生學習奠定基礎。為此,結合地處城郊結合部的我校學生的特點,筆者對中職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情況作了調查與分析。
調查的基本情況
1.調查目的
鑒于中職校學生主觀能動性差、語文知識面狹窄、課堂教學氣氛沉悶等現(xiàn)象,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與不足;了解家庭、社會對中學生閱讀興趣的影響;了解課外讀物對中職生產(chǎn)生了怎樣的正面或是負面的影響;了解優(yōu)秀讀物對于塑造中職生“崇高形象”的決定作用……,以此了解中職生語文課外閱讀的興趣、低效現(xiàn)狀及其成因,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
2.調查對象
本校中專一年級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的學生,共65人。
3.調查時間及形式
以問卷調查的形式于2014年3月展開。
4.調查問卷的設計
該問卷主要分成五部分26項內容:第一部分是學生對于語文課外閱讀條件的認識調查;第二部分是有關學生語文課外閱讀興趣的調查;第三部分是關于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態(tài)度的調查;第四部分是關于學生對語文課外閱讀的影響的認知情況的調查;第五部分是學生對于語文課外閱讀的看法或建議的綜合問答。問卷題型:單選題24題,多選題1題,問答題1題,要求陳述理由。
調查結果整合與分析
1.學生閱讀的條件不充裕,閱讀的時間也少
從閱讀途徑看,中職生以向圖書館借書閱讀或向他人借閱為主要途徑,家庭藏書率很低。從閱讀氛圍來看,家庭缺少濃厚的讀書氛圍也是主要原因,學生家長雖基本是初、高中畢業(yè),知識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進入了他們的思想觀念,可是,大多數(shù)家長只是盲目為孩子擇書,而自身能真正做到讀書的極少,更談不上輔導孩子閱讀。可見,中職生閱讀途徑較為單一,特別是網(wǎng)絡等新時代閱讀手段沒有得到充分應用。另外,學生課外閱讀用時少之甚少,一周總計不足2小時。
2.學生閱讀的追求不高,閱讀情趣不高雅
許多學生閱讀課外書的目的和熱情僅僅停留在書籍內容的趣味或休閑時的消遣,甚至有些學生是為了打發(fā)自認為課堂學習的無聊,而在課堂上偷偷地盲目閱讀。結果顯示:認為課外閱讀是為了興趣的占39%,愛看什么就看什么;為了消遣的占26.8%;為了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的占21.9%;認為閱讀是為了獲得有用知識和為人處世之道的僅占7.3%和4.9%。由此說明,中職生雖有看課外書的意識,但閱讀的情趣不高雅。
3.閱讀傾向有偏差,閱讀氛圍欠佳
學生選擇讀物有明顯偏向,書籍種類相對單一,涉及領域狹窄。他們最青睞的書籍是要有生動的故事,而較少考慮其文學性和科學性。相對集中于通俗流行的武俠言情小說類、卡通漫畫娛樂類,也有一部分學生只把心思放在另一種形態(tài)的網(wǎng)絡言情小說上,這些都迷得他們團團轉。學生中大多數(shù)男生偏向武俠,大多數(shù)女生偏向時尚雜志。近幾年,圖書市場又出現(xiàn)一些另類書籍或稱為“口袋書”,內容大多粗俗又無聊,甚至充斥色情與暴力,很多學生很快就看上癮,認為是潮流和時髦。而對于培養(yǎng)個人綜合職業(yè)修養(yǎng)不可少的一些文學名著、經(jīng)典美文,因無閱讀情趣和傾向,卻被大多數(shù)學生熟視無睹。這種無價值趨向的閱讀,長此以往必將導致學生營養(yǎng)不良,甚至精神頹廢。
4.多數(shù)學生未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是閱讀方法不對。多數(shù)學生讀書只看輪廓,僅是跳著讀而不加以細讀,或只挑選有趣的地方讀,很少能對文章的思想觀點質疑或很少提出自我獨特見解。大家知道,任何一部優(yōu)質著作,都是內容的完整性、思維的邏輯性和表達的準確性的完美統(tǒng)一體,閱讀的過程應該是從內容到形式,從思維到語言的綜合學習過程,如果是只圖情節(jié)的粗略了解或某些內容的獵奇,就不能有效地吸收書中的精華;二是讀書不思考。學生大多讀完拉倒,不去深入解讀并內化書中的精髓,極少有人能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去思考、探究人生、理想等永恒的主題。同時,不能與聽、說、寫緊密結合,讀書與語文學習脫節(jié),讀書與社會生活脫節(jié);三是讀書不做筆記或背誦。學生一般不能作詳實的記錄,就是在老師布置作業(yè)的前提下,出于敷衍,也只是作一些最簡單的記錄或背誦,得過且過。因此,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在大量的長期的閱讀過程中才能養(yǎng)成。
5.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太少,學生閱讀的能力薄弱
大多數(shù)老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未能作硬性要求,更無相應的閱讀指導。調查顯示:老師向學生推薦好的課外讀物這一項時,學生認為從未推薦過的占17.1%,很少推薦占58.5%,能經(jīng)常推薦的僅占24.4%。要知道,課外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反映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情況的一個窗口,教師作為教育的主導者,有責任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狀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和閱讀的信心,并且有針對性地做出指導,以促進其能力和人格的全面發(fā)展。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fā)閱讀興趣,推薦優(yōu)秀讀物,引導學生從課外閱讀中汲取精神養(yǎng)料,實實在在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思考與設想
以上調查結果實實在在表明:中職生語文課外閱讀呈現(xiàn)出低效的現(xiàn)狀。我對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仔細思考,提出了幾點設想,打算在下階段的工作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作針對性地實踐。
1.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無論做什么,興趣都是最大動力。同樣,學生只要有了閱讀興趣,就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使他們快樂輕松地進行課外閱讀,接受自己要學的知識。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操練:
(1)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創(chuàng)設良好閱讀氛圍。可以利用班會、黑板報、墻報等形式,宣傳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在醒目的活動區(qū)域張貼有關課外閱讀的激勵性語句,如:“課外書,你永遠的朋友”,“你想成為知識淵博的人嗎?請參加課外閱讀”,“知識海洋,讓你幸福徜徉”。
(2)建立班級讀書角,實現(xiàn)資源共享。學生家庭中藏書量極為有限,閱讀資源匱乏。但班級可設立讀書角,圖書的來源可以讓老師、學生捐獻,捐獻圖書者即可成為讀書角的成員,享受每周向圖書角借閱圖書的權利,班級確立一名圖書管理員,管理本班圖書的借閱情況,這樣,創(chuàng)設資源共享的平臺,可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量。
(3)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師生共同確定讀書主題,定期舉辦朗誦、演講、講故事比賽;或舉辦讀書報告會,交流讀書心得;或開展手抄報評比、讀書征文活動等。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讓學生感受閱讀的快樂,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學生一旦擁有了課外閱讀的內在驅動力,學生就能真正以自主能動的心態(tài)投入到課外閱讀中去,享受課外閱讀帶來的快樂與成功。
2.加強課外閱讀指導
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是閱讀指導中最為關鍵的。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讓學生正確地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才能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和效率。
(1)做好課外閱讀的推薦工作?!耙槐竞脮褪且晃缓美蠋煛?,在調查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課外閱讀大多帶有隨意性和消遣欣賞性,作為教師,應幫助學生做好讀物推薦工作。如以單元為板塊,在課內搭建課外閱讀的平臺,根據(jù)單元主題為學生推薦同一主題的其他名篇,或同一作者的其他篇目,或推薦相關閱讀網(wǎng)站。
(2)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要想避免學生盲目、隨意性閱讀,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嘗試:
①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閱讀中,要求學生注意把好詞佳句、精彩片斷分門別類記下來,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教師可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學生讀書筆記,了解學生閱讀書籍的內容、種類、數(shù)量,并指出筆記的優(yōu)缺點,明確努力方向。
②建立學生閱讀成長卡。幫助學生建立“課內與課外閱讀鏈接成長卡”,學生也可自己設計“成長卡”的樣式。成長卡的內容主要包括“個人檔案”、“課外書資料”、“讀書體會”三部分內容,在“讀書體會”部分,主要設計四個板塊:A、本書中我認為最精彩的內容;B、最讓我感動、最感興趣的部分及原因;C、最讓我喜歡的人物及原因;D、我的看法或感想等。教師同樣可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檢查,以保證閱讀任務的落實與閱讀質量,提高讀書效益。
③鼓勵學生讀寫結合。讀與寫有機結合,其目的在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鞏固課外閱讀成果,提高閱讀質量,在加強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讀多寫,寫作形式要多樣化,如續(xù)寫、仿寫、改寫、擴寫、評論等等,用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3.建立課外閱讀評價機制
課外閱讀評價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必須把評價貫穿于學生整個閱讀過程中。評價的內容及其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圍繞課外閱讀開展的各類活動、讀書筆記記錄情況以及閱讀成長卡都可以納入評價機制,并注重教師、學生自我及相互間評價相結合,課內、課外評價相結合,分學段目標達成與綜合評價相結合,還可以讓其它學科科任教師參與評價活動,這樣可以促使學生認真閱讀,提高閱讀實效。
通過本次調查,筆者深深地感受到: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只要我們教師深入進行學習,積極進行反思,有計劃地開展工作,認真地做實事,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一定會被調動起來,學生的課外閱讀效率一定會大幅提高。
(責任編輯:石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