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常態(tài)課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是提高教學質量的生命線。它的本質是樸實的、簡約的、扎實的。它似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本文主要就如何讓語文教學返璞歸真,享受“原生態(tài)”的語文課堂進行探討。
【關鍵詞】
原生態(tài) 語文 返璞歸真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進行,語文課堂變得熱鬧了許多,眼花繚亂的多媒體課件,不分褒貶的激勵性評價,甚至唱歌,畫畫都搬上了語文公開課……我們且不去評說公開課的優(yōu)劣,非常肯定的一點就是,公開課確實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幫助和啟迪。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當老師熱熱鬧鬧的教學時,學生卻對語文學習越來越不上心,學習越來越不扎實,甚至學習效果越來越低。因此,樸實、扎實、簡約的返璞歸真的原生態(tài)課堂就倍加讓人珍視,下面筆者主要就此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追本朔源,以讀為本
書聲瑯瑯自古以來就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原生態(tài)的語文課堂更應讓學生充分讀書,因此,教師要擯棄一切干擾因素,讓學生盡情地讀,充分地讀。讓讀貫徹整個語文課堂。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也說:“朗讀是學習語文的法寶?!彼晕覀兝蠋熞η笞尙槵樀淖x書聲充滿在語文課堂上。如《走,我們?nèi)ブ矘洹方虒W片斷:
師:第一次讀課文。要求大家慢慢的讀,把字音讀準確,詩句讀通順。
(學生自己泛泛的讀課文。)
師:第二次讀課文。老師找?guī)酌麑W生來讀,…
生1:(讀第一小節(jié)) 生2:(讀第二小節(jié))
師:第三次讀課文。這次我們提升要求,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
(學生齊讀全詩。)
師:第四次讀課文。下面請同學們小聲讀一、二小節(jié),找找相關字詞,談談自己的體會感受。
師:第五次,讓我們滿懷愉悅、充滿豪情的來誦讀這一、二小節(jié)。
師:在此基礎上,讓我們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這首詩的語言形式很美,長短句相間,詞句相映,節(jié)奏分明,而且整首詩的韻腳是間句押韻。課堂上,學生隨著讀與悟的不斷深入,語氣會先抑后揚,充滿活力,笑容在他們的臉上綻放。這樣,不僅掌握字音、詞義,還會了解作者寫這首詩的情感。有了多種形式的多次朗讀,深刻了解了詩句,進而深受詩意感動,朗讀時就會帶著深厚的感情。這就是在讀中悟,在悟中讀,讀悟合一。
二、隨文指導,寫字無聲
參加過作文閱卷的老師回來之后都非常清楚,作文卷面干凈整潔及書寫的工整規(guī)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要求學生做到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落實在每一節(jié)語文教學課堂中。
現(xiàn)代著名作家郭沫若曾說過,要求小學生寫好字,不是要他成為書法家,把字寫的規(guī)范、端正、干凈、容易認。自己做的筆記回頭自己能認得。最起碼做到橫平豎直,認認真真,端端正正,卷面干凈整潔。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在一節(jié)公開課的是這樣教學的:
師:請四位同學到黑板這里來。一個組一個。好,真勇敢!
師:“蔥郁、長廊、遠眺、金碧輝煌”四個詞每人寫一個。
師:你們都把它們寫出來了,非常棒,但是好不好看???
生:一點都不好看(齊說)。
師:所以平時要多練字。
俗話說,字是人的臉面。寫一手好字,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況且現(xiàn)在的初中、高中多數(shù)學校、多數(shù)科目用網(wǎng)上閱卷,如果書寫不好,掃描不清楚,考生會很吃虧的。所以,我們的語文課堂一定要扎扎實實的教學生識字、寫字。至于唱歌、畫畫,那是音樂、美術課的事。
三、創(chuàng)造條件,樂于表達
個人的快速成長,離不開團隊,離不開與隊友的交流與合作。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的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表達與交流,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等都成了交往的基本要素。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敢說,想說,會說,樂于表達自己所思所想。這種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形成。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第一次抱母親》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說說吧,你的媽媽是怎樣愛你的?
生:媽媽每天都是以我的口味做的飯菜,都是我喜歡吃的。
生:媽媽總是仔仔細細的查看我的作業(yè),認真的簽上名字。
生:每天,媽媽都在我睡著之后才去休息。
又如,一位老師設計《三顧茅廬》:
師:看一看:劉備到底是怎么具體去拜訪諸葛亮的呢?請看錄像。(播放“三顧茅廬”視頻。)
師:議一議:觀看結束,請大家討論你看到了什么?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全班匯報。
生1:劉備是從距離諸葛亮家很遠的地方,下馬步行去的。
生2:劉備敲門很輕。
生3:得知諸葛亮在休息,劉備沒有驚醒先生,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著,自己輕輕地走進去,站在草堂的臺階上恭恭敬敬地等候。
當然,在語文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的地方很多:課前導入,課中設疑,結尾拓展等,我們老師要善于開放思路,多角度,多渠道的設計,給學生多留些能夠暢所欲言的環(huán)節(jié)。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練說,特別是對膽小不敢說的學生,更要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些說話的機會,進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具備較強的說話能力和良好的說話習慣。
總之,常態(tài)課應該是樸實的、簡約的、扎實的。不管是讀書、寫字、說話,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的語文回歸本色,努力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真正返璞歸真,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之余,真正享受到“原生態(tài)”的原滋原味的語文養(yǎng)料。
【參考文獻】
【1】萬敏燕.生態(tài)語文,從真實開始【J】.浙江教育科學,2013(08)
【2】陳文君.生態(tài)語文課堂新體驗【J】.新課程學習(上),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