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基金名為KraneShares E Fund China Commercial Paper ETF基金(下稱“金瑞易方達中國短融ETF”),由易方達基金香港子公司與美國KraneShares合作開發(fā)運營,將為美國投資者打通一條進入中國債市的快速通道。
能夠順利在美國紐約交易所掛牌的短融RQFII ETF,代表得到了美國證監(jiān)會和海外機構投資者的普遍認可,并且海外投資者也正面看待中國的債券市場,不但翻開美國市場對中國信用債市場認可的新一頁,也標志著中國金融機構真正實現(xiàn)“走出去”的戰(zhàn)略。
中國債市海外飄香
近年來,境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投資愿望越來越強烈,而中國金融機構在美國市場推出相關產(chǎn)品甚少,目前尚屬“開荒”階段。
過去,因擔憂人民幣債券的信用風險,除了代表中國國家信譽的國債,以及少數(shù)幾家大型央企的企業(yè)債,中國債券市場一直未能得到海外投資者的普遍認同。
從不被海外投資者認可,到金瑞易方達中國短融ETF在NYSE掛牌,可謂一個標志性事件,中國債券市場的全球化翻開了新的一頁。
作為債券ETF的產(chǎn)品開發(fā)方,易方達在海外的產(chǎn)品開發(fā)和市場開拓一直是國內(nèi)基金公司的一面旗幟。比如易方達香港子公司2013年10月在港交所推出的易方達中華120指數(shù)ETF,是全球首只連接內(nèi)地與香港市場的跨境跨市場ETF。今年上半年又登陸歐洲四大交易所,推出MSCI中國A股指數(shù)ETF產(chǎn)品,并在臺灣開賣兩只RQFII債券基金。
美國人進軍中國債市的兩大理由
美國擁有全世界最發(fā)達的債券市場,中國債市為什么還能吸引美國人?
市場需求首先來自于對收益相對較好的人民幣資產(chǎn)的需求。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海外機構都希望有機會持有人民幣資產(chǎn)。金瑞易方達中國短融ETF的跟蹤指數(shù)為中證高等級短融指數(shù),截至2014年10月20日,該指數(shù)的加權平均到期收益率為4.66%。相比之下,1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僅略高于零,美債和金邊債僅有2.3%左右的收益,投資中國債市明顯收益更優(yōu),可替代持有美國貨幣類基金。
其次,短久期的高等級短融風險低、流動性好,是把中國信用債介紹給海外投資者的入門品種。美國投資者不用太擔心人民幣債券信用和久期風險,是海外客戶容易接受的品種。
在中國買債就挑大機構
美國市場看好這只投資中國的短融ETF,還有一個原因是看中其背后管理機構的投資實力。易方達基金是中國債券基金管理實力最強的金融機構之一,權威基金研究機構海通證券發(fā)布的《2014年上半年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類基金絕對收益排行榜》顯示,易方達最近五年的固收絕對收益排名業(yè)內(nèi)第一。在RQFII領域,易方達人民幣固定收益基金也表現(xiàn)不俗,自2012年2月28日成立以來,總回報排名常常位居RQFII債券基金第一名,并獲得多項專業(yè)大獎。
問題來了:就連精明的美國投資人都在看好中國債市,中國投資者該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