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課是初中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情趣、陶冶高雅情操的重視手段。更加重視音樂教學,就要想方設法的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的思路和策略。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闡述了幾種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初中生;音樂課堂;音樂素養(yǎng)
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有著獨特的位置與特點,關乎到初中生音樂素養(yǎng)、審美情趣與綜合修養(yǎng)的培育,其正面的作用是不可小視的。正是因為如此,才要把初中音樂教學放到更為重要的位置上,徹底摒棄傳統(tǒng)的“小三門”、“副科”等錯誤的教育教學理念。尤其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研討初中階段音樂教學的有效思路與策略,應該成為廣大初中音樂教師的核心工作之一。
一、開展多樣的師生互動和交流,全面激發(fā)初中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教學工作最好的“催化劑”。初中音樂教學的推進和發(fā)展,要以課堂教學為主,同時也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單方面的進步不能換來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升,這一點應該是毋庸置疑的。同時,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升與初中生的學生興趣、參與熱情、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可分離。只有學生自發(fā)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音樂課堂教學才能收到實效。師生關系的打造作為激發(fā)和培養(yǎng)初中生音樂興趣的重要途徑,已經在很多教學實踐中得以驗證。此外,調節(jié)課堂的氣氛,也是音樂課堂教學的一個主要任務,這也與師生關系密不可分。從這個角度看,塑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課堂教學氣氛的活躍,可以讓整個課堂“動起來”、“活起來”,充滿朝氣和能量。
具體的,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推進和發(fā)展,務必要深入強化師生的互動與交流,將師生溝通的渠道作為激活課堂教學的重要策略。例如,在日常的課堂授課中,教師可以設立專門的“師生交流時間”。具體做法為,教師可以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的45分鐘分解為“35+10”,即前面的35分鐘教師按照音樂教材和大綱的要求進行高效的授課,后面的10分鐘則是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的時間。在10分鐘的時間范圍內,學生可以主動向教師提問,也可以與教師加強情感交流、心理互動等。總之,通過類似的課堂時間或內容的分解,盡量多的為師生互動、交流提供便利,這樣有利于師生關系的良性發(fā)展,有利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進步,有利于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
二、深化音樂教學層次與內涵,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應用思維
音樂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初中生的音樂審美情趣,進而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與綜合素質。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需要在音樂教室或琴房、樂器房內完成,而這就是音樂教學的“課堂”,也是決定初中音樂教學走勢的關鍵陣地。在這種情況下,初中音樂教師不僅要立足課堂的實際,而且要充分考量學生的需求,制定并實施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以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創(chuàng)新音樂能力。具體的做法則是,教師在整個音樂教學中必須淡化自己的角色和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人翁精神”,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的授課、講述與點撥必須“少而精”,要盡可能的把大部分的課堂時間交給學生們,讓學生們在自主欣賞、聆聽與鑒賞的過程中發(fā)現音樂之美、藝術之美,從而形成樂感與審美意識。
比如,教師在音樂教室授課的時候,可以適當調低自己講述的時間,讓學生們更多的自主投入學習,將教材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能力。教師可以拿出15分鐘左右的時間對音樂教材與課程的主要知識進行簡要的分析與闡釋,然后給學生們20分鐘的時間進行樂器操作;最后的10分鐘,教師可以對學生們發(fā)現的問題進行集中討論、研讀,然后對重點、難點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的分解,以幫助全體學生更好的掌握本堂鑒賞課的核心知識。總之,堅持這樣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初中生可以更加自由的翱翔在初中音樂教學的課堂里,教學工作的提升就會更加容易。
三、著力渲染音樂教學的氣氛,引導學生們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來
就初中音樂教學實際而言,教師要想方設法渲染、調節(jié)學生們的情緒,讓學生的情緒、思想情感與音樂課、課堂活動連接起來,融為一體。要千方百計的增加音樂課堂的“節(jié)拍與律動”,即通過場景布局、音樂調整、課堂活動等形式創(chuàng)設出具備強大吸引力的課堂場景,從而將學生完全帶入其中,使學生們全神貫注的投入到音樂課堂。學生是音樂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情緒、思維的變得與教學效果息息相關,而教學策略的運用也必須完全從學生的需求和實際出發(fā)。
例如,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擊拍、揮拍、跺腳、律動、舞蹈等方式動起來,充分感受音樂的美妙。如在欣賞《拉德斯基進行曲》時可以讓學生揮拍子或隨音樂擊掌;欣賞《藍色多瑙河》時,讓學生體會圓舞曲的節(jié)奏,可以讓學生離開座位跟著音樂跳起來。當學生在聽不同民族風格的音樂作品時,讓他們走出座位,在預先設置好的空地上,邊聽邊用舞蹈動作表現出來,用簡單的舞步參與到音樂中來。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會音樂意境和音樂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大凡此類的方法,都可以很好的調節(jié)課堂氣氛與學生情緒,進而增加音樂課堂的活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情趣和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杜明靜. 初中音樂課堂有效互動策略探析[J]. 吉林教育. 2013(25)
[2] 汪雪蓮. 關于甘孜藏區(qū)中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思考[J].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5)
[3] 郎甜. 歌曲演唱中的熟能生巧——歌唱教學中重復的方式實踐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 2013(S2)
[4] 王學榮. 新課程實施中關于初中音樂教學的幾點嘗試[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08(08)
[5] 彭昭紅. 淺議怎樣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水平[J]. 新課程學習(中學).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