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注小學語文的各個有效教學細節(jié),構建節(jié)時、高效的語文學習課堂,有利于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主、高效。本文我從將五方面加以簡析,即:加強備課,高效課堂保障;嚴抓預習,高效課堂基礎;激發(fā)興趣,高效課堂前提;設計問題,高效課堂核心;巧設作業(yè),高效課堂拓展。希望能對提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關注;有效細節(jié)
一、加強備課,高效課堂保障
要想有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師備課就需要周到全面、有效細致。比如在備課《小蝌蚪找媽媽》時,我設計了同學配合老師表演讀,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小組表演讀,競賽讀等多種形式。孩子們在多種形式的讀書中懂得了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科學知識,體會到了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高興與快樂。這種教學方式會讓學生產(chǎn)生無窮的樂趣,從而引起其學習的興趣。
二、嚴抓預習,高效課堂基礎
抓好預習細節(jié),為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做好鋪墊。郭思樂教授指出,教師可以在課前設計前置性作業(yè)……讓學生在老師講課之前,先自己閱讀新課的內(nèi)容,做到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并做好學習新知識的準備工作[1]。尤其是低年級級教學,他們正處在習慣的養(yǎng)成階段,要將預習作為一項家庭作業(yè)提出來。孩子們做好了預習,在老師進行課堂教學時,就能更好地抓住重點,解決難點,提高學習效率。
三、激發(fā)興趣,高效課堂前提
(一)情境激趣
語文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饵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七言絕句,詩人以景寫情,用大手筆勾勒了一幅壯觀雄渾的滔滔江水送別圖。講析時,可以用電影蒙太奇手法,先組合不同的畫面鏡頭,教師滿含感情地描述送別的情境,學生自然就情隨意遣,變此景此情為我景我情,依依惜別之情就會油然而生。
(二)激勵激趣
小學生喜歡教師的表揚和鼓勵。在語文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采用不同形式的激勵,使小學生充滿信心、積極熱情地參與學習[2]。小學語文學習朗讀很重要,但是有些同學性格內(nèi)向不愿朗讀,教師要鼓勵他們大膽朗讀,鼓勵方式可以是一個簡單的手勢或者是言語激勵。如“你能行的,不信你試試?”“讀得有進步!你愿意再讀一段給大家聽嗎?”低段課堂上,教師盡量準備 “小星星”“小紅旗”等,發(fā)現(xiàn)有進步的同學及時鼓勵。高段則以口頭表揚為主。另外在學生作業(yè)本上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書寫激勵評語[3],讓小學生感受教師的關愛、理解與支持。這樣,小學生就會提升學習各項任務的興趣,主動性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大增。
(三)活動激趣
低年級的小學生易爭強好勝,但又缺乏耐心,注意力容易轉(zhuǎn)移所以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在學習新知后適當?shù)拈_展競賽活動,掀起學習的高潮,使他們保持旺盛的精力,鞏固和發(fā)展學習成果,以此來刺激他們的學習動力??梢越M織朗讀比賽、寫字比賽、寫話比賽、演講比賽等,在競賽活動中,小學生能看到自身存在的專項不足,激發(fā)其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致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有了努力的方向,學習會更有效。
四、設計問題,高效課堂核心
(一)調(diào)動思維觸類旁通
提問調(diào)動發(fā)散思維,引發(fā)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濃。課堂上,教師再輔以新穎的提問形式,多樣的提問方法,漸進的提問速度,必然會調(diào)動起學生的發(fā)散思維[4]。比如教學《恐龍》一課時,教師首先以一段恐龍的生動動畫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向?qū)W生提出:問題①:誰能說出動畫中的恐龍種類?問題②:你還能說出其他的種類嗎?問題③:恐龍如何繁殖?問題④:我們和什么動物比可以顯現(xiàn)雷龍的龐大呢?問題⑤:你想想恐龍是如何滅絕的?尤其是在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恐龍滅絕原因這一問題時,孩子們立刻思維活躍,情緒高漲,積極主動回答問題,此時,老師及時有針對性的與學生討論,課堂效果必然高效。
(二)分層啟發(fā)深入探究
提問注重層次啟發(fā)深入探究。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問題的提出是以平面形式展開還是層層推進,決定了教學效率的高低。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從整體出發(fā),由點而面,逐步深入,注重啟發(fā)小學生對文章的深入探究。在教學《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篇課文時,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師:你能在文中找到描寫居里夫人外貌的句子嗎?她給你的印象如何?(學生在讀文中迅速找到,并談對居里夫人的印象)師:居里夫人的工作態(tài)度是怎樣的?對待功名的態(tài)度又是如何?她的高遠追求是什么?為了這一高遠的追求,居里夫人表現(xiàn)出怎樣的性格?她的哪些高尚的品格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并一生學習?逐步提問啟發(fā)的過程中,學生的情緒已經(jīng)達到了制高點,有的用文中的詞語、有的則是自己歸納,對居里夫人刻苦鉆研、淡泊名利、志向高遠等的高尚品質(zhì)充滿了敬仰。
(三)抓準角度巧解重點
提問抓設問點巧解教學重點,教師可以抓中心句、矛盾反復、細節(jié)、題眼、關聯(lián)等處提問。在課文講解過程中,提問的切入很重要,找準切入點,就等于把握了課文的命脈[5]。如學習《找駱駝》時,就文章第2至7節(jié),我提出如下問題:①找找聽了老人的問題,商人是怎樣的反應?②再讀讀這幾節(jié),想想每一次商人都肯定了老人的問題,那么這三句話能否交換位置呢? ③試著給商人的回答加上提示語?④想想書上為什么這樣寫?學生在回答這些問題的同時,準確地把握了人物的情感,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五、巧設作業(yè),高效課堂拓展
首先,有效設計表演表現(xiàn)型作業(yè)。如學習《牛郎織女》后,布置學生改編劇本,并告訴學生要舉行一次課本劇表演賽。讓小學生體驗到尋覓真知和增長才干的成功樂趣,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其次,有效設計專題搜集型作業(yè)。學習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可圍繞“西部”完成專題搜集性作業(yè)(1)搜集近幾年媒體有關西部(如什么是西部、西部包括哪些地區(qū)、有什么特點等)的報道,了解主要情況,談談你的看法。(2)搜集有關建設西部、開發(fā)西部的先進人物、英雄人物的故事,并在班上開故事會,看誰講得生動感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主動求知,學會合作,學會搜索信息,提高處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有效設計實踐作業(yè)。可以讓學生輯錄本地新穎的好對聯(lián),并寫出賞析文字;摘錄最精彩和最差勁的廣告詞,并簡述理由;把讀過的好書,用短評或介紹文字向大家推薦;就有關問題進行調(diào)查,寫出調(diào)查報告等,同時積極開展諸如春游、參觀等活動,以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廣泛涉獵,增長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小學生正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在語文課堂上千方百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體驗到有效討論的興奮、高效閱讀的快樂、快速作業(yè)的激動、準確書寫的喜悅等。
參考文獻:
[1]朱福蘭.小學語文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研究. [J].新科教.2008,(12).
[2]陳莉莉.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自主探究學習. [J].新一代.2012,(01).
[3]李雪燕.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0,(03).
[4]吳德芳,夏玉蘭.教師提問的八大策略[J]教學與管理,2002,(19).
[5]陳科頻.淺析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