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體育課程標準提倡要積極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方式,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等多種學習方式來獲得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集體性思考,提高體育教學的探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技能、身能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發(fā)展。
新教材內容生動活潑,結構新穎,圖片資料也大大增加,并且采用多元并進的主欄與啟發(fā)性的補充輔欄相結合,結構創(chuàng)新,提高體育教科書的可讀性,為學生的自學創(chuàng)造了條件。讓學生先自學有關理論與實踐知識,然后在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進行,學生學習技能的速度大大加快,且錯誤動作也隨著降低。動作技能是受意識支配的復雜行動,它是在第二信號系統(tǒng)參與下,受了浯言的刺激后在第二信號系統(tǒng)中所建立的暫時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的建立,可以從第二信號系統(tǒng)擴散到第一信號系統(tǒng)。同時,學生知識的認知能力能大大發(fā)展,在學生自學過程中,通過知識內在的連貫性,能豐富學生動作想象力,并發(fā)展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力,在課中有的學生能創(chuàng)新一些新的練習方法。運動原理、運動文化知識的學習,使學生的運動技能與認知能力有機結合,并一起發(fā)展與提高。使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由“主從型”為“合作型”,“被動型”為“主動型”,“傳授型”為“進取型”,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效果。有關問卷及對比表明,采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效果要優(yōu)于沒采用的。
結合新教材遵循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去改善學生的認知能力,對提高課堂效果切實大有益處。一般來說認知能力包括:感知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
1.感知能力
在體育教學中,學習各種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同樣是從感知開始的,各種感知能力的發(fā)展,是形成運動技能的重要心理因素。從主觀因素方面來看,學生的主觀狀態(tài)是影響人們感知質量的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現(xiàn):1.1感知的目的和任務越明確,感知也就越主動、越全面、越清晰。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直觀教學時,要向學生把看什么、聽什么的目的和任務交待清楚。高一學生注意力極易分散,教師運用直觀教學更應突出目的和任務,涪言精講目的要明確,以吸引其注意力。1.2個人對感知對象的態(tài)度,也;是影響感知效果的重要主觀原因之一。學生對感知對象的態(tài)度是積極還是消極的,取決于感知對象是否符合一個人的興趣、需要、情緒狀態(tài)等。如果學生對感知對象有興趣,他就感知得深,反之則相反。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初一學生生理特點,并結合多數(shù)學生興趣愛好,有針對的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2.思維能力
在運動技能的形成過成中,學生的思維必須處于積極狀態(tài),沒有積極思維活動,運動技能動作的科學概念就不能很好的掌握,動作質量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積極的思維活動能促進運動技能的形成。那么,在體育教學中應積極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2.1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技能,從已知到未知,以科學概念武裝學生。思維總是從已知到未知,在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和技能的基礎上去獲得新的知識、經(jīng)驗和技能。一個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越豐富,技能就越熟練,思維就越靈活,判斷就越準確。任何運動計術都是由一系列科學概念組成的。所謂掌握知識,運動技能,就是掌握科學概念及其體系。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逐步以科學概念武裝學生。掌握概念的過程乃是積極思維的過程。像教材中的術語和一般專業(yè)用語,一開始可說的通俗一些,以后盡可能的術語化,讓其慢慢習慣。
2.2正確提供多種直觀材料,從具體到抽象,以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在直觀材料的作用下(例如:掛圖或示范或多媒體課件)學生頭腦中會形成豐富的感性認知。感性認知是學生思維活動的基礎,思維活動又對感性認知起指導作用。在具體教學中,多運用直觀手段,使學生多種感觀參與活動,直接或間接獲得更多的材料,從具體到概括,在充分增加感性經(jīng)驗的基礎上掌握概念。例如:多面的示范,逐面的講解動作要領,有利于學生直觀性思維的形成。
2.3豐富學生的語言。人腦的思維活動不是憑空進行的,主要是借助語言進行的。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掌握豐富的詞匯,用詞準確恰當,說話語句完整,前后語言要連貫系統(tǒng),層次要分明有條理,要求學生回答老師提問語言要精練、干凈、利落,并注意點評學生言語上的各種毛病。
3.記憶能力
任何一項實踐活動都離不開記憶,在體育教學中,記憶是鞏固運動知識、運動技能的唯一心理因素。人的記憶力和其它心理能力一樣具有很大的潛力,在教學、訓練的影響下還可以達到迅速發(fā)展。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的實際,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培養(yǎng):
3.1遵循記憶成功的有效條件。其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記憶的任務、目的明確。在體育教學中提出的認知任務、目標時,應指出那些內容必須記住,以便初中生能有目的去識記。第二、識記時的積極性。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注意力,調動初中生的激情,排除記憶干擾能力。第三、豐富的知識經(jīng)驗。第四、講就記憶衛(wèi)生。
3.2運用科學的記憶方法??茖W的記憶方法將使記憶效果“事半功倍”。教給學生科學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記憶能力,在具體教學中可采用:第一、趣味記憶法。采用與同半比賽引起興趣,激發(fā)記憶。第二、歌曲記憶法。把記憶內容編成順口溜,讓學生朗朗上口容易記住,例如:初一途中跑的動作可以說成:兩臂體側用力擺,眼看前方跑直線。第三、數(shù)序記憶法。用數(shù)字將動作要領串連起來。例如:排球墊球動作要領可為:一夾,二插,三提,等等。
在體育教學中正確運用這些新方法,使學生的興趣得以激發(fā),主體地位得以突出,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學生的身體練習活動明顯增多,運動技術、技能的學習和掌握顯著加快,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得到全面、和諧、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