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話題
官員文藝范兒貪腐貓膩:落馬后辯稱以為是贗品
玩攝影、養(yǎng)蘭花、藏名人字畫……原本,這些只是個人的“雅好”。但一些官員的“雅好”搖身一變成了“雅賄”的種子,“文藝范兒”中暗藏腐敗,這給逐利商人有空子可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近年來,至少有27名落馬官員涉嫌收受“雅賄”?!把藕谩背蔀楣賳T貪腐的“潰決點”所在,也成了行賄者鉆空子的突破口。所以賴昌星名言就是:不怕領導講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腐敗的源頭就在于此。
“玉石無價,無法認定。懂的人知道你有這愛好,不懂的人也不知道什么價錢。”
——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fā)科曾說,藝術品比現(xiàn)金高雅、文明,披上愛好的外衣,更能掩人耳目。
“不怕領導講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
——這是廈門遠華特大走私案主犯賴昌星的一句“名言”。
“以為是贗品”
——由于珍奇古玩品難辨真?zhèn)?,一些落馬官員事后往往辯稱
“不管他收受的是哪種形式的財物,只要形成其非法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證據(jù)鏈,一樣認定為受賄?!?/p>
——一位紀檢辦案人員說
“雅賄”的背后,實質(zhì)是一場私人訂制式的腐敗。貪官“雅好”,折射出的是中國體制下權力制約的困境:官員權力難以有效監(jiān)督節(jié)制,權錢交易始終以各種隱蔽形式存在。官員正當?shù)膫€人愛好,并非不可,但若與權力糾纏在一起,就必然滋生腐敗。
@微收藏
“這次前往日本,一定會遵守當?shù)厮趪?,只是合理合法向日本皇室遞交要求歸還中國文物的信函?!?/p>
——2014年8月7日,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lián)合會曾致信日本駐華大使轉(zhuǎn)交日本天皇,要求歸還中華唐鴻臚井刻石。日本皇室只表示收到信件,但未予以答復。近日,聯(lián)合會三人到達日本東京,并計劃23日前往日本皇室遞交歸還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的信函。
“價格漲跌的背后,實際上與名人手跡本身的價值關系并不是很大,有時候太沖動,就有可能在高位介入,看上去就被‘套牢’了。”
——對于今年的藝術品秋拍市場中,名人手跡屢屢給市場帶來意外的驚喜背后。不少專家擔心,這個曾經(jīng)冷僻的門類會在二級市場上重蹈那些一度遭爆炒但終歸沉寂的藝術品門類的覆轍。對于此觀點,北京匡時副總經(jīng)理謝曉東表示。
“這一行的水不深,就是水渾?!?/p>
——近日,首屆文化投資與文化消費論壇在京舉行。針對很多人都覺得收藏圈水深的問題,觀復博物館館長、知名文化學者馬未都在現(xiàn)場表示。
“現(xiàn)在人們都追求獨一無二,今年手串市場掀起一股定制風。”
——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近幾年全國文玩類年交易金額達500億元,手串市場從北京輻射全國,每年的交易量還在迅速上漲。對手里有閑錢又難覓合適投資渠道的人來說,文玩成為一個選擇,古玩店老板劉女士說。
“一是感動,中國民間還有這么優(yōu)秀的藝術傳承人,因為她會刺繡又會書畫,而且都非常優(yōu)秀,這是感動的一面,另外還有很多感慨,就是這么優(yōu)秀的一個藝術人,民間藝人卻流落在街頭?!?/p>
——出生于固始縣段集鄉(xiāng)的李友芳,自幼跟隨老輩人學習傳統(tǒng)技藝,剪紙、刺繡、印染、篆刻樣樣都會,而且受書香門第的影響,還擅長書畫,曾是當?shù)匾幻l(xiāng)村美術教師,35歲時考取天津大學美術系,之后又回鄉(xiāng)從教。從2008年開始憑借民間手藝“印染布衣花”、“剪紙”和“刺繡”申報河南省非遺項目傳承人,但6年未果,如今流落鄭州街頭,靠撿廢品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