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師曾說:“靠自己讀書成長起來的學生,不但結(jié)實,而且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后勁?!边@句話形象地表達了學生課外閱讀的必要性。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老師,我們深知課外閱讀對學生學習與成長是多么重要。每一位語文老師都應該致力于引導學生去閱讀,做學生閱讀之路的航標燈。
一、選好讀物,激發(fā)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囵B(yǎng)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是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關(guān)鍵。要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愿望,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認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知識水平幫學生選好讀物,引導學生讀優(yōu)秀的課外作品。
一般來說,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應選取圖文并茂的課外讀物,內(nèi)容應較廣泛,可涉及兒童生活、歷史故事、啟蒙讀物、科普讀物、卡通讀物等。體裁應多樣,可以是詩歌、散文,也可以是童話、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內(nèi)容健康、有教育性、趣味性,對兒童的思想品德、智力和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響的書籍,都可以推薦給學生閱讀。例如,兒童啟蒙讀物《三字經(jīng)》《百家姓》《弟子規(guī)》等;科普讀物如《兒童百科全書》《十萬個為什么》;中年級的學生可以推薦閱讀一些童話和兒童小說;高年級的學生可以推薦閱讀中外經(jīng)典的文學名著,如《三國演義》《西游記》和《童年》等??傊懈吣昙壗處熞M量讓學生讀一些能刺激兒童語言中樞發(fā)展的文字讀物,少讀漫畫類的讀物。
二、師生共讀,營造氛圍
閱讀需要時間和環(huán)境。把課外閱讀完全寄托在學生課余的自主閱讀上,是無法保證的。而在教室里就不一樣了,“你讀、他讀、我也讀”是一種氛圍。尤其對低年級學生而言,老師在教室里帶讀,更有強大的磁性力,對他們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和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當學生看到老師也捧著一本兒童讀物時,心理上的暗示與接近,會讓他讀起來更有興趣。共讀的氛圍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催產(chǎn)劑。一年級時,我常常利用“班班通”帶著學生讀繪本故事。每次他們都懷著興奮與企盼的心情上語文課,識字多的學生會和我一起讀,一年級上學期我們讀了大量的繪本故事,例如《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好好哭吧》《小熊包力刷牙記》……這些故事悄無聲息地滋潤著學生,教育著學生。
三、讀抄背結(jié)合
這里的“抄”指的是摘抄語言文字中精華的部分,這樣有利于學生語言的積累,又有利于他們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從二年級開始,我要求學生摘抄好詞好句。開始學生胡亂地抄,這樣的摘抄沒有意義。于是我對他們提出摘抄要求:描寫人物、動物、景物的,有關(guān)它們的形狀、聲音、動作、色彩十分形象的詞句可以抄;描寫四季天氣變化的語句可以抄;精彩片段以及成語、格言等可以抄;用來概括總結(jié)道理,對人有警示、啟迪作用的語句可以抄;學生感興趣的百科知識可以抄。這樣學生摘抄起來目標就很明確了。為了讓學生較快地掌握摘抄的方法,學會摘抄,我在他們閱讀時巡視,告訴他們哪些語句可以抄。然后再用這部分學生的作示范,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大部分學生逐漸掌握了摘抄的方法,在摘抄的基礎(chǔ)上再背誦。中高年級可以教師要求學生摘抄段、篇章并背誦。
每一部優(yōu)秀的書籍都可以讓學生學到一些東西,體驗到一些東西;每一部經(jīng)典作品,不論它的內(nèi)容是什么,其中一定包含著真善美的東西。這些真善美的東西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引導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樂趣,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是我們語文老師的責任。愿我們都能做兒童閱讀的航標燈,用光明照亮他們前進的道路,引領(lǐng)孩子們駛進課外讀物的浩瀚大海中,讓孩子們聞著書香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張秋菊.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幾點做法[J].科技資訊,2008(1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