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音樂教學能否富有趣味性對小學生以后的音樂學習,以及是否能在音樂道路上越走越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音樂還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情感。因此,小學音樂教學應該賦有一定的趣味性。
關鍵詞:趣味教學;小組競爭;樂器
在現(xiàn)代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學不僅僅為了完成教學要求,還要注重在教學中融入一些符合學生發(fā)展的因素,比如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音樂。本文根據(jù)目前小學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對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趣味性教學提出以下幾點淺談。
一、利用生活化教學來提高教學趣味性
由于小學音樂不參與升學考試,很多學校對音樂教學不是太過重視。再者,由于教學進度等要求,小學音樂老師往往為了追趕教學計劃而忽略了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以及教學趣味性的開發(fā)。以往傳統(tǒng)意義上的音樂教學并不是完全不可取,而是要求小學音樂老師在以往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完善和改進。比如說,課文中音樂的學習,很多學生并不太感興趣,很多學生并不知道這些歌曲是如何創(chuàng)作起來的。小學生的特點是喜歡聽故事,作為音樂老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一定的音樂文化背景,比如一首歌曲是如何創(chuàng)作出來的,它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什么,作者是誰,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等等。這些都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求知的欲望,推動學生“愛屋及烏”的思維——對某一段故事背景的興趣從而轉(zhuǎn)移到音樂本身上。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方法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再者,老師可以從學生的喜好入手,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可以在課前給學生播放一段帶動畫的歌曲,引出教學內(nèi)容。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與老師共同努力提高音樂教學的趣味性。
二、通過小組競爭來提高教學趣味性
小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如果小學音樂老師的教學課堂沒有一定的趣味性,學生很容易喪失對課堂的興趣,減少對課堂的參與。小學生的競爭意識比較強,老師可以根據(jù)這一特點對學生進行競爭教學。比如,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兩個小組的實力應該相當,最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比如說,對學過的音樂進行復習回顧。老師唱出第一句,看哪個小組可以快速接唱下面的內(nèi)容,并保證音準和節(jié)奏。最后得分高的小組可以得到一定的獎勵。這樣的小組競爭教學,能夠調(diào)動學生極大的興趣和積極性,每個學生都是小組的一分子,都有一定的集體意識想要為自己所在的小組爭光,所以就會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競賽中去,這樣的教學,讓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都能跟著老師的教學步驟走,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哪怕是一開始不積極參與的學生,隨著大部分學生的參與也會受到一定的感染,參與其中。競爭教學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讓學生意識到團隊意識的重要性,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三、利用游戲和樂器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小學生的普遍心理還是喜歡做游戲,喜歡玩耍,哪怕是在課堂上,很多學生還是想著如何玩。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教學中,一到了老師講故事的情節(jié)就會特別有積極性,而到了講課的環(huán)節(jié)則會無精打采。作為小組音樂老師,可以把游戲融入教學中,這樣既解放了小學生愛玩的天性,也能讓學生學習到音樂知識。比如說,在學習《數(shù)鴨子》這篇樂曲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做游戲,讓游戲中有一定的情節(jié)和動作,老師可以找?guī)讉€學生扮演小鴨子,一邊唱歌一邊用手打節(jié)奏,讓學生手腦結合,在游戲中找到教學的樂趣。再者就是,老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樂器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對一首歌曲的演繹,老師可以用不同的樂器進行演奏,老師還可以把樂器演奏的權利放到學生手中,讓會樂器的學生進行演奏。樂器引入教學不僅能夠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還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對樂器的喜愛,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小學音樂教學的趣味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建立起來的,這需要小學音樂老師要在傳統(tǒng)音樂教學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完善和創(chuàng)新,根據(jù)學生的愛好出發(fā),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作為小學生,也要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積極參與課堂,共同完成趣味教學的實施。
參考文獻:
劉佳佳.關于小學音樂趣味教學的幾點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9).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