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文識字,吸取集中識字音、形、義面面俱到的精華,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使識字和閱讀相輔相成,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關鍵詞:同步;興趣;生動;交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钡湍昙壌蟛糠终Z文老師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困惑:課文大部分識字量大,遇到課文較長的情況,教學時,如何進行合理地安排課時內容?究竟是先識字還是先閱讀?教學中,是識字重要還是閱讀重要……這些問題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教師。識字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軟肋。而長期以來,低年級語文課堂卻出現(xiàn)顧此失彼的現(xiàn)象:重視了識字,卻忽視了閱讀;強調了閱讀,卻錯過了識字的最佳良機。識字課堂高耗低效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因此,要分步處理生字,盡量做到識字融入語文課堂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不可否認,隨文識字是最佳的識字方式了,它對實現(xiàn)有效識字課堂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舍識字之“孤立”
縱觀低年級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把識字與閱讀分開教學,分成固有的兩個模塊:首先,指導識字,出示課文中的全部生字,并教拼音,強調一些容易讀錯的字音,接著分析字形,記字形,無非是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字謎等孩子常用的識字方法。其次進入第二模塊——閱讀教學,先通讀課文,再理解分析并感悟,而卻把最初學的生字孤立地擱置在一邊了,指導孩子讀課文時,孩子對生字還是陌生的,課文讀得結結巴巴的。這樣的識字方法,固然會使學生學得快,但生字量大,又扎堆一起學,學生也忘得快,且識字與閱讀沒有太多的聯(lián)系,這樣的教學,許多教師課課如此,期期如此。教師教得枯燥,學生學得無味。因此,隨文識字就是要求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中識字,但是很多老師也擔心,在閱讀教學中,突然停下來穿插識字,寫字指導等會顯得很突兀,沒有條理性,教學思路都弄亂了,使得孩子剛剛進入文本,卻受到干擾,整篇課文會變得支離破碎。一節(jié)課下來,既要考慮識字,又要重視閱讀,弄得手忙腳亂、事倍功半。
二、承兒童之“天性”
識字教學的對象一般都是低年級兒童,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這是他們認知發(fā)展的特點,而且注意具有明顯的情緒色彩,喜歡具體生動、直觀形象的事物。因此在隨文識字教學中,把生字放置在具體的情境中,更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注意。
如《雨點兒》一課中,我以“飄落”一詞展開教學,首先我邊讀句子邊點擊課件,當“飄落”一詞輕輕飄落下來的時候,立即激發(fā)了學生的興奮點,他們從心底里對這個詞充滿了好感,接著我通過演示紙片“飄落”的實驗,讓孩子集中注意力認真觀察并發(fā)現(xiàn):只有輕的東西才會“飄落”下來,進一步加深對這個詞的理解,但在生活中,孩子們對落葉、雪花的印象還比較零碎,我播放圖片讓他們欣賞樹葉、雪花飄落的美,通過具體生動的畫面,勾起孩子們對美的回憶,再讀“飄落”一詞,孩子美的感受一下子就凸顯出來了,把這種感受帶入句子中,就會美不勝收。
三、重識字之“趣味”
在隨文識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fā),讓學生能夠深刻地記住字形。然后通過文字的構字特點,利用具體生動、趣味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在觀察、比較、聯(lián)想、游戲中生動愉悅地識字。
如《泉水》中“縫”字的教學,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時,我先出示文中彩圖讓孩子認真觀察,看看這股清泉是從哪里流出來的?引出是“石縫”一詞,接著再通過舉一反三,分別指著教室的門、墻,讓孩子脫口說出門縫和墻縫,加深了孩子對“縫”的理解,最后,通過游戲,讓7個孩子圍成一個圓圈,再讓一個孩子鉆進圈里,讓孩子親身體驗“人縫”一詞的含義,然后再回到句子中,孩子再讀這句話就不是最初那模糊的感覺了,而是了然于心了。
隨文識字教學利用生活實際和教學相結合的識字情境,激發(fā)了孩子潛在的識字欲望和興趣,孩子在看圖片、觀實物和玩游戲的過程中,動腦、動口、動手,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認識和鞏固了漢字,使簡單枯燥的識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四、同閱讀相“交融”
隨著教學觀念的不斷更新和轉變,我們很清楚地意識到:識字教學與閱讀是不能彼此孤立開的,兩者的融會貫通更會促進孩子的學習發(fā)展?!半S文識字”教學就是調動學生在課堂中,能夠積極地參與形象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中來識字,層層深入,從文字到詞語,再由詞語到句子,然后將語句置入文本中相互交融。
總之,“隨文識字”是以文本為載體,摒棄傳統(tǒng)識字教學的不足,能根據(jù)孩子的思維發(fā)展特點,迎合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到語言環(huán)境中去識字,這過程也需要教者必須吃透教材,對文本經(jīng)過巧妙的設計與安排,根據(jù)閱讀與識字教學的具體要求靈活變通,使音、形、義緊密結合,聽說讀寫如影隨形,把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進行有效完美地整合,從而提高識字的效果,點亮識字課堂。
參考文獻:
張茜.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興趣培養(yǎng)[J].語文天地,2009.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