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下現(xiàn)實的世界里,關鍵詞是科學技術(shù)的表征——時間、效率、速度……從1978年開始,中國經(jīng)濟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9.6%。“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每小時486.1千米的高鐵速度匯集成令世界驚嘆的“中國速度”。如此壯觀的中國速度背后,是十三億中國人著急的步伐:急著賺錢、急著成功,怕一切來不及。
我們讓孩子上課外班是為了將來的好工作;我們的年輕人著急買房是為了給自己的奮斗一個落腳;我們崇尚快餐、快時尚和快文化,也無不是因為我們被按下了快進鍵。中國人的時間觀在近二三十年被提速無數(shù)次,已經(jīng)停不下來了。我們需要的是時刻看著鐘表,計劃自己的人生:一步到位、名利雙收、一夜暴富、盡早退休……
著急的心態(tài)帶來了什么?我們在追求速度時無暇他顧,以致與人生的樂趣擦肩而過;我們?yōu)樵缭缦硎艹晒淼挠鋹偢?,可能面臨更多意外和挫折。我們正在快速地消耗著自己的人生,等真正明白快慢、張弛的人生之道時,可能一切都晚了。
教育要趁早,童年漸已老
今天,僅北京,專業(yè)的早教機構(gòu)已逾百家。城市家庭中,有58.1%的“00后”參加過早教班。告別早教上了學,孩子們?nèi)砸疾ㄔ诟黝愓n余興趣班、補習班之間。家長疲于奔命,抱怨教育和經(jīng)濟的壓力,卻又義無反顧地踩進這趟“渾水”——2007年零點“中小學生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家有12歲以下“上班”兒童的家庭,平均每月花在孩子“上班”上的費用約為200元。
這到底是怎么了?是誰在扼殺孩子們的童年?
20年來,大學雖然越來越容易考了,但人們對升學率的追求依然未改。像北京四中、北師大附中這樣高考錄取率達到95%以上的名校,更是家長們不惜代價也要送孩子入門的。以北京為例,中小學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集中在西城、東城和海淀,而目前經(jīng)濟發(fā)展迅猛且人口密集的朝陽、豐臺、通州等區(qū)域的重點中小學數(shù)量則少得可憐。于是,無力以“學區(qū)房”的形式為孩子爭得名校名額的家長只好退而求其次,以讓孩子上各種補習班、特長班來增加享受較好教育資源的砝碼:奧數(shù)、英語全上,鋼琴若不是八級以上,都不好意思跟人說會彈。由于幾乎每個孩子都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特長,很多學校開始對“特長生”不以為然,于是家長開始為孩子找一些冷門技能:鋼琴若太普通了,那就豎琴、大提琴;跆拳道太簡單了,那就合氣道、跑酷等。因為只有學了這些技能,拿了證書,才能讓孩子在報考名校時,顯得更高一籌。
一番刀光劍影后,好學校贊助費猛漲,優(yōu)秀的師資生源也紛至沓來,軟硬件條件一齊得到優(yōu)化。馬太效應導致好學校吸引了更多的家長和孩子,差學校只好無奈地沒落下去。20年間,家長在這種怪圈里越陷越深,客觀上助推了這種惡性循環(huán)。
購房,從畢業(yè)開始
在目下的中國,青年一代心不甘情不愿地當起了“房奴”:2010年鏈家地產(chǎn)市場研究中心與光大銀行合作的調(diào)查報告顯示:在北京,首次購房者的平均年齡是27歲,明顯低于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qū)。
其實很多有思想的大學生并不準備畢業(yè)之后就買房,但是等到工作一兩年之后,各種各樣的原因還是讓他們走上了房奴的道路。
錢夠,當然要買;錢不夠,父母親戚幫著買;再不夠,銀行貸款來買。2000年5月底,在經(jīng)過8年發(fā)展后,建設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總額終于超過了100億元,但僅過了5個月就一躍變成了200億元。盡管沒有相關證據(jù)表明目前中國個人房貸的總額是多少,但10年過后,相信200億元僅僅是冰山一角!
2001年10月,某大城市某小區(qū)一期開盤時,房價是每平方米6000元;而2005年,價格上漲到了2.4萬元,漲幅超過300%。
如此情境下,年輕人坐不住了。在房地產(chǎn)這個瞬息萬變的場域,機遇、形勢成了最為關鍵的成功要素。晚出手意味著同樣的房子需要付出三倍甚至更多倍的代價。
退休,從入職就開始暢想
談及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雷振并不掩飾自己的“享樂主義”,他說:“在我看來,人活著必須要學會享受生活。我現(xiàn)在25歲,打算工作25年,攢一些錢,早點退休,養(yǎng)花種草,環(huán)游世界,做點自己想做的事。”
這可能代表了職場上很多年輕人的想法。2010年零點“城市生活調(diào)查”顯示:高達36.3%的人希望提前退休,且越年輕越希望提前退休。
本來,中國人是“熱愛”工作的,加班、出差、熬夜、不休假是中國眾多上班族生活的一部分。但當工作對個人生活的入侵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感覺承受不住了。因為你每在工作上多投入一個小時,休閑娛樂等業(yè)余生活就要減少一個小時,無任何商量的余地,無任何替代的可能。
當生活被無情擠壓,人們對生活的渴求就愈加強烈,對工作的感情也逐漸變得理性起來。渴望退休、渴望生活成為國人的一種普遍心理。
人們想退休,是為那難以承受的工作之重,為那滿目繁華的娛樂休閑。在這個強調(diào)規(guī)劃人生的時代,退休已不再是工作到老的自然結(jié)果,而是從入職就可以暢想的人生規(guī)劃。
(摘自《日子里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