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而且對培養(yǎng)實踐動手能力也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積極性;創(chuàng)新精神;動手能力
一、相關概述
1.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質
信息技術(IT),一般指利用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等相關通信技術進行信息采集、處理等。但是,信息技術教育并非簡單針對技術的教育,也并非傳授學生信息技術的單一學科,信息技術教育的實質由兩大部分組成:信息技術課程和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信息技術教育將在當前我國素質教育中占據(jù)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接受處理和應用能力以及終身學習能力,為學生更好地適應新時期對人才的需求打下堅實基礎。
2.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功能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主要功能是培養(yǎng)學生主人翁意識以及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其目標是讓學生“會學、善學、愛學”。該教學模式把傳道、授業(yè)、解惑視為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溝通,它是一個變化著的、發(fā)展著的、教與學相互關聯(lián)的彼此影響和交流互動的過程。在此過程當中,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感情,建立友好和諧的互動關系,從而產(chǎn)生教與學之間的共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法。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本文主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分析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方面的問題
(1)對信息技術教學認識程度不深。很多教師并未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對其重視程度遠不及其他教學課程,而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直接原因無疑就是中國的應試教育和考試制度的弊端。傳統(tǒng)的中學教育制度都是以中考為目的,“為考而教,為考而學”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相對于其他的學科而言,信息技術教育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并未得到足夠程度的重視。(2)授課教師專業(yè)性不足。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信息技術知識體系龐大而復雜,并不斷涌現(xiàn)出新思想、新方法,同時也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國信息技術授課教師專業(yè)技能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沒有設專門的教師來教授,這些嚴重影響著課程的教學質量。
2.學生方面的問題
(1)學生對該門課程的認識存在誤區(qū)。很多初中學生都直接將中考視為人生一次重大轉折點,然而信息技術課程考核在中考分數(shù)里占比不大,且教師對該門課程重視不足,產(chǎn)生了錯誤的導向作用,這些是導致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中松懈的直接原因。(2)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隨著個人計算機日漸普及,部分學生對網(wǎng)絡游戲和網(wǎng)絡社交等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這種濃厚的興趣使學生偏離了信息技術課程的價值取向,增加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難度,降低了課堂教學質量。
三、“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針對上述教師和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互動式”教學提供了一套很好的教學模式,能夠較好地解決當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當中教與學缺乏關聯(lián)互動的難題。
1.“互動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和優(yōu)勢
“互動式”教學模式有著如下兩大特點:(1)教師和學生相互主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有趣的提問方式和提問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學生積極開動腦筋,跟著教師的指引探索未知,并允許學生反問老師的觀點,這樣可以同時調動教師和學生各方的主動性。(2)教師和學生相互促進。教師提出問題、啟發(fā)思路對學生而言是一種培養(yǎng)和促進?!盎邮健苯虒W模式優(yōu)勢很明顯,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①體現(xiàn)教師與學生在教學行為中的雙主體地位。②促進教師在備課和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③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④有利于優(yōu)化學習方法,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互動式”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1)“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實施?!盎邮健苯虒W模式可以結合師生具體情況,進行有效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誘導學生積極參與回答問題,課例“Circle畫圓程序”的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讓學生在預設程序(下圖)中模擬畫出米老鼠的頭像,親身體驗Circle畫圓語句的用途和要素。學生在此過程中的體驗和產(chǎn)生的疑問,是課堂教學和師生交流的良好開始。
■
教學過程中盡量讓學生“做中學”,教師在講授基本知識后,要與學生互動,指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探究,及時耐心地解答疑問,學生一邊做一邊學,教師一邊教一邊輔導?;邮侥J揭蠼處煾鼞摲e極引導,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教師提出一些學生能夠完成與解決的任務或問題,指導學生去完成與解決,最大程度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和求知欲。課例“Circle畫圓程序”由學生的體驗和疑問出發(fā),教師指導學生編寫Circle(x,y),r代碼,掌握畫圓程序的兩個要素:圓心位置和半徑。在此基本知識上,教師引導學生繪制“奧運五環(huán)”圖形,在學生對五環(huán)顏色有疑問時,自然引出顏色函數(shù)RGB(r,g,b)的講解。學生“做、學、究”和教師“教、輔、導”,在互動中進行思想交流,教與學相互穿插,相輔相成,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課后延伸是師生互動很重要的一部分,給學生更廣闊的空間自主體驗,是學生學習的一個更高的層面。由《Circle畫圓程序》,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可延伸到橢圓、長方形的繪制,不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更加拉近了師生距離,為以后教學的開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2)“互動式”教學的關鍵。開展互動式教學,教師備好課是關鍵。在互動過程中,需要教師在課前作好大量的準備工作才能保證互動過程的有效性而避免課堂上引導方向偏離教學目的。
筆者通過親身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應用當中不僅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在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熱情和學習成績上效果明顯,而且教師在互動教學過程中也能得到很好的成長和鍛煉機會。因此,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下,教師的作用以及學生的潛能得以最大程度的挖掘和發(fā)揮,使得教學活動更加豐富而且高效。可以預測,“互動式”教學模式必將成為我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一個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1]劉玲.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6).
[2]趙智,沈興華,方德恩.互動式教學探討[J].南京軍醫(yī)學院學報,2012.
作者簡介:連軍,男,出生于1968年,學歷:本科,就職學校:江蘇省蘇州市草橋中學校,研究方向:初中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