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對初中歷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實現(xiàn)有效的師生互動在高效課堂的建立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針對初中歷史課堂上師生的有效互動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教學環(huán)境;教學情境;探究小組
“填鴨式”“滿堂灌”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代名詞,該模式下課堂氣氛如同死水,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少之又少,高效課堂可望而不可即,課程改革勢在必行。那么,如何實現(xiàn)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從而建立起高效課堂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構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只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才能真正打開學生的心扉,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與教師進行互動。對于如何構建民主、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筆者做了以下嘗試:(1)確立民主思想。轉變角色和定位,走下講臺與學生做朋友,縮小師生間心理差距;(2)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將關注重心由學生的缺點轉向優(yōu)點,多鼓勵、少批評;尊重學生提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結果,不要認為學生所思所想與教學關系不大便是開小差。
二、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課堂教學情境
所謂教學情境,即帶領學生走進一種由教學問題所構成的虛擬場景。歷史教學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1)從生活取材,以歌曲、表演為形式再現(xiàn)歷史。比如在講“九一八”事變時,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在講到“杯酒釋兵權”時,請幾位學生分別扮演石守信、趙匡胤等人,讓學生在演繹歷史的過程中感悟歷史,加深知識理解;通過指導學生扮演的過程加強師生互動,拉近師生距離。
三、建立科學組合的課堂探究小組
之所以互動,就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又是實現(xiàn)師生間有效互動的一個重要途徑。小組可以由學生自由組合,也可以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特長進行統(tǒng)籌分配。課上我給出探討話題,小組開始探討,而我在小組間來回走動,不時地加入,參與學生討論,指導其認識盲點,從而加強交流。
總之,互動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一個過程,它必須建立在和諧的師生關系、平等的對話身份以及科學的課堂組織形式上,只有遵循這幾項原則,高效互動才能得以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金天明.關于互動教學策略的研究[J].湖北黃岡中學,2009(5).
作者簡介:周煥先,女,1970年4月出生,大學本科,就職于重慶市江津區(qū)李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