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朱自清說過:“語文學科具有雙重目的,一是養(yǎng)成讀書、思想和表現(xiàn)的習慣和能力;二是發(fā)展思維、涵育情感?!彪S著漢字聽寫大會、成語大會等母語的大熱,語文也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寫字;預習;批注
一、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隨著計算機運用的普及,智能時代的學生們已經(jīng)越來越不重視漢字的書寫,有的甚至提筆忘字,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有“搜狗”,我能大致知道字形就可以了,何必費事去寫。寫字是學習的基礎,個人的寫字習慣也往往與其學習態(tài)度有關。
二、字典為師,做好預習
充分預習,是學好新知識的基礎。預習的內(nèi)容包括:通讀課文,解決生字詞(音、形、義);標注自然段,勾畫體會最深的和不懂的句子,并分別做標注;思考課后題,了解作者。
字詞,在語文教學中始終是學習和測試的重點,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之初,一定要舍得投入精力,開始的2~3篇課文老師要領著學生一項一項進行預習,由扶到放,以后逐漸讓學生自己完成。在此過程中,要讓學生始終都依賴字典,養(yǎng)成不懂就查的好習慣,同時在檢查學生字詞預習情況時,我還注意學生對詞語的理解運用,讓學生用新詞語說一句話,常整理、常運用。
三、培養(yǎng)學生批注的習慣
做批注,是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的重要的方法。開始讓學生批注時考慮到學生不愛動筆的普遍性,批注的內(nèi)容比較簡單,如:在文中畫出課后題的答案;用橫線畫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在旁邊簡單寫上喜歡的原因;畫出文章的中心句等等。但是隨著課程的不斷學習,學生也不再滿足于勾勾畫畫,他們需要難度加大的挑戰(zhàn),這時可以逐漸加進:修辭的作用、動詞的好處、描寫的妙處等等,同時批注的過程既是對文本的深層次理解的過程,也是學生模仿的過程。他知道這樣寫的好處,以后就可以嘗試把這種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如此一個批注,一箭雙雕。
因此,良好的習慣是語文學習高效的保證。如果教師能引領學生培養(yǎng)起良好的習慣,學生就能輕松地到達理想的彼岸。
作者簡介:王維,1982年9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六中,研究方向:初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