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有效性教學的核心在于教學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而實驗設計是課堂有效性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實驗的設計在是否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否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是否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否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等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
關鍵詞:實驗設計;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師生實驗
在課程改革深入發(fā)展的今天,課堂有效性教學成為主流,核心在于教學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而實驗設計是課堂有效性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實驗的設計要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要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要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要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等。下面我就結合新課程改革,通過對“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的實驗設計,談談個人的幾點思考。
一、新課引入的實驗設計
在教學中,新課引入的方式多種多樣,比如有直接引入,故事引入,復習引入,情景引入,類比引入,習題引入,實驗引入等,其中實驗引入是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實驗引入新課,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熟悉而又新奇的學習情景,這也要求實驗器材簡單,實驗本身要有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在上“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時,通過模擬龍卷風——“小小紙屑升起來”,讓學生觀察洗衣機的排水管如何使紙屑升起來。實驗器材:一根洗衣機的排水管和一些碎紙屑,現(xiàn)在我想讓紙屑從下管口進入,并且通過管子從上管口升起來,那么大家有什么辦法?
學生:用排水管的一端吸。
教師:沒有,現(xiàn)在注意觀察老師怎么做,把排水管一端靠近紙屑,用手不停慢慢地搖管子的上端部分。
教師:好,我加速,大家看到了什么?很多紙屑從管口跑出來了,而且像龍卷風一樣。通過這個小小的實驗引入新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快速地進入課堂,也會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及學習物理的興趣,可以使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同時為下一步的教學創(chuàng)造了情感條件。
二、演示實驗的設計
演示實驗的設計要求教師操作規(guī)范,條理要清晰,順序要合理,現(xiàn)象要明顯,生動。演示實驗目的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歸納總結得出物理規(guī)律。另外創(chuàng)新演示實驗是課改發(fā)展的一種必然趨勢,而自制實驗器材是創(chuàng)新實驗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自制的實驗器材要最大化地實現(xiàn)演示實驗效果,設計的實驗要合理,能使學生的思維跟實驗現(xiàn)象有碰撞,使學生逐步認識物理概念、規(guī)律,逐步發(fā)展觀察和思維能力。
在上“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的課時,沒有利用課本上的演示實驗,而是通過自己設計,動手制作器材。
在探究氣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時,用吹風機吹塑料管的一端,判斷塑料管中間的乒乓球會向哪一端運動呢?結果出乎所有同學的意料,它向有氣流吹過的一端運動。通過這個實驗,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再由教師對乒乓球受力分析,建立正確的觀點,使學生認識研究物理問題要抓住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這種的實驗設計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物理規(guī)律的理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探究液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時,利用實驗室現(xiàn)有的氣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器材進行改裝,采用塑料小桶裝水代替水龍頭,一根粗細不同的橫管,橫管上方有兩根上端開口的直管,并在出口處用夾子代替閥門,將出口處調(diào)整到適當?shù)母叨龋勾旨毠芴帀簭姴粫蠡蛱?,當水流動時,直管中水柱液面出現(xiàn)高度差,從而可以比較粗細管中的壓強大小。通過這個實驗的演示,能夠形象、直觀地展示流體中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學生實驗的設計
學生實驗的目的在于鞏固和加深理解所學的知識,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物理實驗基本技能,運用實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同時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把新知識轉化為他們探索研究所獲得的成果,從而使學生明確物理定義和規(guī)律是建立在實驗—論證—再實驗—再論證的基礎上而發(fā)展起來的。
在上“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課時,為了提高課堂的效率,減少實驗的時間,又能加深理解物理規(guī)律,每組學生只設計一個實驗,然后各組同學匯報實驗成果。桌面上的器材有:乒乓球、漏斗、蠟燭、吸管、紙杯、硬幣、鉛筆等。
將實驗分為以下四組:第一組:乒乓球在杯子里跳躍:手拿三個水平連在一起的玻璃杯,靠近嘴的杯中放一個乒乓球,平行于杯口吹氣,乒乓球會依次從一個杯子跳到另外一個杯子。第二組:漏斗吹乒乓球: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方,先用手托住,向下吹氣時,松開手,發(fā)現(xiàn)乒乓球不會掉下來。第三組:硬幣跳高:把硬幣和鉛筆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硬幣上方用力吹氣,硬幣會躍過鉛筆。第四組:用吸管吹蠟燭:先點燃一根蠟燭,用吸管在未點燃蠟燭的一邊吹氣,看到火焰向未點燃蠟燭彎曲,點燃另一根蠟燭。
學生實驗使學生經(jīng)歷如何選擇器材,如何設計實驗,實驗中要注意哪些事項,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得出結論。這種通過學生自己操作,利用身邊的器材驗證所學知識的正確性,直接獲得知識的效果比教師講授或演示的效果要好得多。這種學生實驗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師生實驗的設計
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受到激勵和鼓舞。因此師生共同合作完成實驗是一種越來越重要的教學方式。通過教師的提問和引導,使學生明確方向,但又不直接告訴學生怎么做,這樣不僅沒有扼殺學生思考想象的空間,反而使學生大膽地動腦、動手,聯(lián)系前面學習過的知識,認真思考,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在上“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課時,通過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想辦法使燒杯中吸管的水面上升?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學生知道用吸的方法,用嘴吸的時候,管中氣壓減小,大氣壓就把水壓上來了。進一步引導學生,除了吸的方法,還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變壓強?學生明白使空氣的流速加快,壓強減小,于是有的學生用嘴直接吹,發(fā)現(xiàn)燒杯里一直冒泡;有的學生用嘴直接在吸管上方吹,效果都不好,接著引導要加快吸管上方的空氣流速,怎樣集中氣流?學生看到桌面上有吸管,用吸管吹氣不僅水面上升了,而且看到吸管上方出現(xiàn)了霧狀。通過實驗,學生知道利用這個原理可制成噴壺。
今后要注重師生共同完成實驗的教學,提出的問題能引發(fā)學生探究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和經(jīng)驗,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本文我只闡述了課堂有效性教學的一個因素——實驗設計。事實上,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是否符合學生、教師實際;能否充分發(fā)揮學科特點;能否善于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否進行課程整合;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否有效;是否進行有效的課堂評價等等。這就要求我們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素養(yǎng),多參加一些崗位培訓活動,多聽一線老師的課堂實戰(zhàn),并通過教學反思,尋找新、舊教材的結合點,與新課程的改革共同發(fā)展,以適應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要求,這樣課堂有效性教學才能得到更好的實施。
參考文獻:
[1]班耀華.物理實驗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J].教育教學研究,2011.
[2]關文信.新課程理念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實施[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28-143.
作者簡介:鐘銀錦,男,本科,福建省福州市閩江學院附屬中學,物理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