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良好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源于濃厚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應在課內外的體育活動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在運動中充分展示才能,體驗運動的樂趣,增強體質。
關鍵詞:自覺鍛煉 體育意識 運動興趣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c)-0000-00
當前學生體育意識不容樂觀。很多學生只顧埋頭苦書,認為“參加體育鍛煉會浪費學習時間”,只對眼前的活動感興趣,卻未真正理解體育鍛煉的意義。體育鍛煉最根本的原則是要持之以恒。可是,很多學生對體育鍛煉缺乏恒心,常?!皟商齑螋~,三天曬網(wǎng)”,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尤其一些初中生,沒有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體育活動很被動,體育意識尚未形成,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以后進入社會,不能主動持之以恒地進行體育鍛煉。
1 學生缺少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
(一)學生本身的因素
1、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實踐較少。由于升學的壓力,很數(shù)學生不得不放棄體育鍛煉,擠出時間學習文化課。另一方面,由于學校的運動場地、活動器具有限,加之學校沒有認真進行組織,參與體育鍛煉的學生受到影響。長此以往,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減少。
2、學生參與的體育活動以直接興趣占主導地位。許多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目的和意義,體育鍛煉價值認識不足,更不懂得體育鍛煉是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需要。大部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因為對該運動本身產生興趣,是直接興趣,而不是間接興趣。所以他們參與體育活動不可能持之以恒,一旦受到外界客觀因素的影響,就立刻終止運動,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
(二)、體育教師的因素
1、體育教師的業(yè)務水平高低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體育教師經常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技術指導,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提高,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但是,由于某些體育教師業(yè)務水平不高,加之體育鍛煉課時,對學生的技術指導不夠,造成學生盲目鍛煉,甚至運動損傷。
2、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體育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盡管現(xiàn)在人們對“現(xiàn)代體育觀念”提得較多,但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課堂教學往往只重視身體素質的運動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學生體育意識、體育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都是跟著教師練習,離開教師便無法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
(三)、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因素
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部分家長和教師認為,體育課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化課成績。甚至有家長和教師將體育課與文化課學習對立起來,反對學生參加合理的體育活動。正是因為班主任、家長對學生合理的體育鍛煉缺乏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對體育產生了消極的態(tài)度,阻礙了學生體育意識的正確形成。
2 怎樣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
(一)、選用或開發(fā)適宜的教學內容
1、根據(jù)學生身心特點和能力基礎,確定教材的難度。體育與健康課所教授的知識、技能和方法應適合學生當前的運動能力和認知水平。教學難度應該是略高于大多數(shù)學生,同時是學生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跳一跳能夠得著”。教學過程中還應該遵循從易到難,從簡到繁的原則,對于較復雜的學習內容適當切分,通過多個教學步驟完成教學,讓學生循序漸進的嘗試不同難度的教學內容,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保持興趣。
2、結合教材特點,挖掘現(xiàn)有教材的趣味性和新穎性。教學過程是教師對教材的進一步加工的過程,備課時教師應對現(xiàn)有的教材內容進行梳理,找出該項教材內容表現(xiàn)形式上的核內在的趣味性、新穎性及娛樂性,并用于教學,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學習活動之中。如,初中教科書中“球類”教材,采用游戲和活動的方式展開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和應用運動技術。還有籃球中的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教學與傳球搶球游戲活動相結合,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結合三傳二搶投籃游戲活動進行教學。這樣克服了單純學練技術的單調和枯燥,而是在打球過程中學習和鞏固技術,是讓學生在游戲和活動中激發(fā)興趣,體驗和提高技術。
(二)、采取情境、游戲或筆、比賽法等適當?shù)慕虒W方法和手段
1、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在體育教學中,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描述、教學實物演示、音樂渲染、競賽與游戲、主題故事情節(jié)展開等手段將教材內容融入到學生所熟悉的、感興趣的情境中,并通過積極暗示、角色效應,引導學生想想自己身臨其境,仿佛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從而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練習活動中,這是學生對于體育與健康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就不會感到枯燥和單調。例如人教版體育(三—四年級)中的技巧教材中采用“動物世界”的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在形象思維中有興趣地進行各種技巧動作的動作,學生玩的興趣盎然,同時掌握了有關技術動作,發(fā)展了體能。
2、采用游戲或比賽法。每個人都有展示自我、獲得同伴認可的心理需求,特別是中小學常常有爭強好勝的心理,這是正常的,如果教師引導有法,將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在體育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心理,采用游戲、比賽等活動可以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滿足學生展示自我的愿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組織形式多樣
在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有的教師常將學生排成橫隊,教師在前面示范,學生在后面跟著機械的模仿,這對于低年級學生初學某一技術,有時是必要的。但如果每次課都這樣做,學生處于被動參與體育練習的狀態(tài)中,學習興趣不會高。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運動技能基礎、體能狀況、興趣愛好、性格類型等個體差異,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來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興趣,同時保障體育與健康課有序進行。常用的分組方法有同質分組、異質分組、隨機分組、合作型分組、幫教型分組、有伴型分組等多種形式。常用教學的隊形還有散點式、圓形、半圓形、菱形等。
(四)善用評價手段
成就感對于激發(fā)和維持運動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而興趣又能促使學生進一步取得成功。恰當?shù)脑u價有利于學生獲取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練。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激勵方式有多中,可以是口頭鼓勵、表揚,安排示范,當帶頭人、小組長等,也可以用預先制作的具有象征意義的紅花、五角星等物質獎勵。教師口頭的激勵和期盼,如“快!加把勁!”“試試看,你一定能行”“你的想法有道理,我們大家試試看”等,常常能夠促使學生充滿信心進行學練,這將有利于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更有利于學生告別消極、被動、防范的心理,使其更具主動性。
通過十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體會到:體育教師要用高尚的情操、廣博的知識和健美的體魄、優(yōu)美的示范,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