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c)-0000-00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是一個完整的體系。課堂教學中學與教的過程也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多因素的復雜系統(tǒng)。也就是說,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因素很多,如課堂教學的目標設計、所教學的內容、教材分析的結構、教學過程的呈現(xiàn)、教學方法的設計、評價以及課堂教學的情景呈現(xiàn)、語言的使用和教學方法的使用等。如何從課堂教學的各個方面入手,優(yōu)化各個環(huán)節(jié),提高課堂效率呢?
1 如何理解“高效率”的課堂
根據(jù)我在查找資料后獲取的解釋說,對于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率”的評價要把握好以下三方面的因素:首先,單位時間內(通常是一個環(huán)節(jié))輸出信息量的多少。一般說來,一節(jié)課內輸出的信息量越大,課堂教學效率越高。其次,單位時間內(通常是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接受的信息量的多少。第三,單位時間內學生受益面(是指所獲得信息的學生的數(shù)量)的大小??傊?,一堂教學效率高的課,應達到兩個70%:即70%以上的學生獲得70%以上的信息量。這是對效率的解釋,也就是說,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這是我們實現(xiàn)課堂教學優(yōu)質高效的努力方向。
2 為什么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首先,從小學英語學科的特殊性而言,相比于數(shù)語學科來說,英語學科學生學習內容的獲得多數(shù)直接來源于課內通過老師的講授獲得。課后學生的復習及預習多數(shù)被限制在背誦和書寫上。而且,針對我們的學生情況,可能課后的復習時間很難保證。
其次,從學生的學習情況而言,小學生語言的學習多數(shù)在于模仿的狀態(tài),重點是在課內的教學中,通過老師的知識輸出而獲得。另外,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得不到課后家長的指導。所以,英語的學習很大程度取決于課內教學。
3 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1 有效的使用教材
課堂教學目標設計要科學合理。同時也包括教學活動的設計目標,它既要符合小學生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又要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因此優(yōu)化課堂教學目標要建立在由英語學習態(tài)度、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語言智能三方面組成的目標體系上,讓每一堂課都有培養(yǎng)學生正確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的要求。
3.2 合理的設計課堂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組合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內容,有效的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并充分思考解決學生學習困難的方法,在教學中合理的設計教學方法。例如,有效的針對情景性強的內容,給學生呈現(xiàn)逼真的情景設計,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語言的使用。其次,要優(yōu)化教學情境,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熱情高漲濃厚的的英語學習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不知不覺地積極投入學習過程,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讓學生在積極參與語言活動中扎實地掌握知識,形成語言能力,體驗成功,樂學會學,從而獲得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3.3 認真鉆研教法
備課的重要內容就是尋找學生最能夠接受的方法,將知識滲透給學生,課堂教學中方法的選擇是課堂教學效率高低的關鍵。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合理選取教學方法。首先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信息設備,通過情景教學創(chuàng)造各種語言情景,讓學生利用各種感官參與英語學習。其次通過活動式教學的設計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和參與活動的熱情;恰當?shù)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第三,有效使用任務型教學,給學生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
3.4 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評價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中對小學英語學習能力的基本要求,我們在英語課堂上呈現(xiàn)的教學過程的評價主要包括兩方面,即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所以我們在設計評價內容時正是從這兩方面入手,設計評價角度。 其中包括:朗讀流利、善于準備、參與合作、認真傾聽、書寫美觀、記憶能手、樂于思考、積極回答和作業(yè)優(yōu)秀。這些評價內容是我們在幾年的實踐中,從英語學習的角度逐步完善的。目的就是能從課堂教學的不同角度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3.5 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1)教師要不斷的學習和掌握先進的教學理論。學生是一個個鮮明的個體,在他們的身上有鮮明的個性,而且每一屆學生都不同,作為教師我們不但要豐富自身的知識,更要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多方面的能力,適應英語學科發(fā)展和變化。
(2)深刻研讀領會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我們教師從事教學和對學生進行評價考核的基本依據(jù)。只有深入領會課標的精神,明確教學目的和要求,并在備課、上課過程中自覺地貫徹,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3)拓寬知識面,提高教學藝術水平。教師的知識面越寬,駕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越強。蘇霍姆林斯基曾講過一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一位歷史教師上了一堂極為成功的公開課,他的每一句話都有著極大的感染力。當聽課的鄰校教師問他備這節(jié)課花了多長時間時,他答復說:“這節(jié)課我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边@個故事說明了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的道理。教師只有努力拓寬知識面,認真琢磨教學藝術,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是學生汲取知識養(yǎng)料的重要載體,教師的每一個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會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設計特色,只要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融入了我們的勤奮和心智,課堂就會成為孩子們的樂土,課堂的高效率也就形成了。
參考文獻
[1] 荊玉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1995,(05)。
[2] 胡春洞.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效率[J].中小學外語教學 2005,(02)。
[3] 秦益鋒,蔣健妹.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J].中小學外語教學 2005,(05)。
馬洪波,(1979.10-)女,黑龍江大慶人,教育碩士,小學高級,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