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作為傳播中華文化的一種手段,小學語文教學肩負著重要的任務和使命,更是作為一種基礎性教育和義務性教育貫穿小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近些年,由于應試教育的弊病日益顯露,我國的素質(zhì)教育改革也開展得如火如荼,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成了當今的教學主流。具體到每一學科而言,都有其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小學語文教學同樣如此。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重難點問題、創(chuàng)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c)-0000-00
前言:就課程性質(zhì)而言,每一門課程都有其不同的課程性質(zhì),在教學中也就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相應的也就有各自的重難點教學,因此,也會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來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具體到小學語文教學,筆者認為學習生字、培養(yǎng)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因此,如何更好地在教學中突出重難點,加強學生對重難點問題的學習就成為了我們研究的話題。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相應的探討。
1小學語文教學點的重要地位。
1.1小學語文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基礎。
我們從整個語文教育體系中來看,小學語文、中學語文以及大學語文這三個階段的語文教學都是相輔相成的,后一階段的學習需要前一階段學習的積累,前一階段的學習為后一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就像蓋房子一樣,如果地基不穩(wěn),房子建的再高最終也會倒塌,小學語文教育于整個語文教育來說就像是地基,只有地基夯實了,才能建造更高的房子,才能在語文發(fā)展中有更好的建樹。
1.2小學語文教學是其他學科教學的基礎。
小學語文教學除了是語文教育的基礎之外,同時他也是其他學科教育的基礎。無論是數(shù)學還是英語,抑或是思想政治或者歷史,他們的學習都要求有一定的語文基礎。那數(shù)學來說,首先,我們要先會識字,然后才能讀懂題干,才能繼續(xù)做題,而讀懂題干就要求會認識字,認識了字以后,在解數(shù)學題的時候還要理解題目的意思,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有一定的閱讀分析能力,而這些,全有賴于語文教學,因此我們說小學語文教學還是其他學科教學的基礎。
1.3小學語文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語文是一門充滿著藝術之美的學科,小學生社會閱歷尚淺,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眼光,努力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用積極的態(tài)度來面對美好的生活,這也是語文教學的魅力所在。
2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問題探討。
2.1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識字問題。
學習生字詞,學習基本的聲母韻母,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絕對是課程的重點,因為這些知識是構成其他一切知識的基礎,同時,對于小學生們來說,學習這些基本的生字詞和聲母韻母又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相對于課文或者其他知識來說,這些知識不是十分的靈活,顯得十分的枯燥,因此,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往往十分頭疼,為了使學生們記住這些生字詞和聲母韻母,老師們往往不厭其煩的讓學生們一邊又一遍的抄寫,一遍又一遍的背寫。
2.2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問題。
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中應該教授給學生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學習能力,能夠領會別人說話的含義或者文章表達的意思,對于一個人的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基本的閱讀能力,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筆者認為,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重在學生們對文章或者語言的的理解,因此他更需要的是教師正確的引導,但是面對一群稚氣未脫的小學生們,他們的天馬行空往往又使得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十分困難。
2.3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寫作問題。
寫作,是繼學習生字詞、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之后的又一十分重要的技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問題。我們說,寫作,更注重的是一種思維的培養(yǎng)和一種想象力的激發(fā),作為天真活潑的小學生而言,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并不缺乏,因此,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的任務就是充分的挖掘?qū)W生的這種潛能,引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思考。
3 加強小學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改革,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性能力。
3.1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對于小學語文教育而言,教學方法十分重要,如何突出教學重點,使學生們掌握知識難點,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就學習生字詞而言,他是一項比較枯燥的教學過程,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不太容易接受,所以我們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枯燥的生字詞靈活起來,采用多種手段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學會這些基礎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3.2激發(fā)學生自主性,增強閱讀審美能力。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自主思考,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擔任的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讓他們自主的參與到課堂中來,學會自主的思考,自己去探索語文的藝術美,領悟語言的魅力,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3.3提高學生參與度,激發(fā)想象創(chuàng)造力。
寫作,需要的是一種靈感,而靈感,既來自于生活,又來自于豐富的想象力,擁有了豐富了想象力,才能使寫作有所創(chuàng)新,因此,為了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應該讓他們充分的參與到課堂中來,不局限他們的思想,而只做適當?shù)囊龑?。例如在一段故事中,可以讓學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自己去改變故事的結(jié)局,總之,在寫作課上應該給與他們充分的自由,不局限他們的思想,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4結(jié)語
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使得我國與國際的交流越來越多,外語學習也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但是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母語的學習對于我們來說才是必不可少的,他是我們立足于社會的基礎,是我們參與到社會生活中的基礎。作為學習母語的一個重要平臺,語文教學更應該作出積極的改革來充分發(fā)揮它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學,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更強,因此更應該在這個時間內(nèi)向?qū)W生灌輸更為重要的知識,改革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教育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思想碰撞裝出火花。
參考文獻:
[1]謝幼煒.《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 2007.
[2]林秀梅.淺談素質(zhì)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的開展[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
[3]劉紅.把自由還給學生———關于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思考[J] .江蘇教育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