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高考指揮棒的影響,目前的高中語文學習存在機械、枯燥、應試性強的弊端。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語文的美,發(fā)現(xiàn)漢語言文字特有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促使學生更加喜歡語文。
關鍵詞:生活 尋找 語文之美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c)-0000-00
語文是什么?科學的定義是:語文是語言和文字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tǒng)稱等都離不開它,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文化知識的統(tǒng)稱;浪漫的文人眼里:語文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還有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熱愛語文的人眼里:語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語文是清涼可口的泉水,讓人清甜解渴;語文是芳香濃郁的咖啡,讓人溫馨浪漫;語文是新鮮味美的果汁,讓人滋心潤肺;語文是浪花飛濺的大河,讓人心潮澎湃。語文是和煦溫暖的春風,讓人心曠神怡……在喜愛語文的人的眼里,語文有一種詩意的美,有一種靈動的魂,有一種浪漫的情,有一種厚重的感,有一種滄桑的智,有一種無以言說的豐富和變化的瑰麗。
然而,在現(xiàn)在的高中語文教與學的雙方,語文又是什么呢?教師眼中的語文是沉重的教學負擔:字、詞、句考試方式的枯燥、機械,容不得有美麗的幻想;社科文閱讀的枯燥、深奧的內(nèi)容,繁瑣、細微的考點,容不得一絲的疏忽,在此,不允許有浪漫;現(xiàn)代文遠離學生生活經(jīng)歷,選取材料之罕見,答案的固定,讓你感到雖厚重卻茫然;作文的判分標準,讓學生不敢隨意揮灑自己的豪情。不是教師不想帶領學生去領略語文的美,是沒有時間、沒有機會,高考如山般的沉重負荷,讓本已繁瑣的語文教學變得更加苦不堪言。
學生眼中的語文是乏味的符號,是取得高考分數(shù)的工具,是一篇篇課文的分析,是大量背誦內(nèi)容積壓的苦惱,是一篇篇似懂非懂文言文的閱讀和訓練,是機械的訓練和毫無意義的分析、講解,是按照閱卷標準去寫下一段段言不由衷的話……總之,語文就是一門除了應付考試毫無用途的功課。
最具表現(xiàn)力、最有文化底蘊的祖國語言文字,是如何淪落到這個地步的?我們有無辦法來拯救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呢?這是一位高中語文教師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我們有責任引導學生來認識、領悟我們的語文之美,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學習語文的熱情。那么,我們就應該先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尋找語文之美。
(1)感受本地文化,了解豐厚的文化底蘊。各個地區(qū)都有著豐厚的文化資源,是學生直接感受語文美的首選。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到本地的名勝古跡、名人故居、各種文化展館,以及各處的文化公園去走一走,留心他們的門匾、對聯(lián)、碑文、建筑物介紹等文字資料。比如,安陽的學生可以到“文字博物館”去看一看,當學生看到“文字博物館”前廣場的“字”形雕塑,不由地會對這個金碧輝煌、莊重典雅的字坊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從字形、字的演變來思考漢字的形體美。當學生在文字館內(nèi),看到不同時期的漢字時,眼前向流淌著一條文字的河流,一條華夏文明延傳的河流。此時,學生對文字美的感受是教師課堂講解無法達到的。邯鄲是文化古城,與之相關的成語典故多大百余條,有“成語之鄉(xiāng)”的美譽。邯鄲周邊的學生可以走進邯鄲城,感受成語文化。火車進站,不用下車,從鐵路兩旁的墻體上就能感受到濃濃的成語文化——與成語相關的簡筆畫造型,有“黃粱美夢”、“負荊請罪”、“完璧歸趙”、“胡服騎射”、“邯鄲學步”、“毛遂自薦”等。再讓學生到各個成語產(chǎn)生地去親自感受那種遠古的文化氛圍,學生成語產(chǎn)生的淵源,成語解釋的深刻道理或社會現(xiàn)象,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會更加喜歡成語這種漢語文字藝術,體味其中的文化含量,品味漢語的言簡意賅之美。我國各地都有豐厚的文化資源: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山西的鸛雀樓、江西的滕王閣、成都的杜甫草堂等等,外加上各地的名山大川、名人故居、文化園等,都能成為學生感受漢語豐厚文化底蘊、感受語文美的著力點。
(2)敏銳感受生活,感受生活中的語言文字美。語文是一門來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廣泛應用的工具學科,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中語文的運用之美,是體驗語文之美的必要途徑。讓學生留意身邊人的精彩用語、商店招牌、墻體廣告等,體味其中蘊含的語文之美。比如,一位教師的口頭禪 “從教后,我的一副金嗓子變成了啞嗓子”道出了教師職業(yè)的辛苦;一位大齡剩男自嘲“一年一年又一年,別人結婚沒有咱,又是一年”,道出了其成家的渴望。讓學生從中感悟語言的豐富含義。商店招牌也是體現(xiàn)語文之美的一道風景。很多商家將文化元素或現(xiàn)代信息融入商店招牌,或韻味悠長,或新穎別致,且富有吸引力。比如,飯店的招牌“稻香村”、“太白遺風”、“又一村”、“杏花村”“食為天”等都頗有傳統(tǒng)文化底蘊;服裝店的招牌“褲吧”、“D6感”、“衣吧”等頗具現(xiàn)代的語言元素,符合年輕人的語言風格;鞋店招牌為“走吧”、“千足戀”、“步特”等,迎合現(xiàn)代人的心理需求;賣簾子的商店取名“一簾幽夢”,美容店取名“煥自己”,化妝品店取名“秋水伊人”等等,都符合我們語言審美趨向。
墻體廣告中也有很多以為無窮的創(chuàng)意,一名為“萊茵假日”的小區(qū),廣告詞言簡義豐:從此,德國。引起人們跨越時空的無限遐思。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關注那些具有文學性的電視廣告,如“五糧液”的廣告詞:“她系出名門,麗質(zhì)天成,秀其外而絕無奢華,慧其中而內(nèi)蘊悠遠;壯士為主灑淚,英雄為主牽情。各種滋味,盡在五糧春。名門之秀,五糧春?!币悦琅掠骶疲⒁馕寮Z春名貴、高雅、出身不凡的特殊身份,廣告表達一種悠遠、神秘、沉醉的境界;畫面典雅、富麗,色調(diào)濃重、熱烈,紳士般的旁白語調(diào)娓娓 ,盡顯中華文字之無窮魅力?!熬乒砭啤钡膹V告詞:酒鬼背酒鬼,千斤不嫌贅;酒鬼喝酒鬼,千杯不會醉。無上妙品,酒鬼酒!配以調(diào)侃語氣的旁白,讓人覺得親切而又意味無窮。
教師只有不斷引導學生從生活的點滴中去感受語文的美,學生才能從內(nèi)心真心喜歡上語文,才能體會到語文學習的價值,才能從文字、文學的角度其認識語文、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從而推進語文教學型枯燥的應試學習向生動活潑的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鄒永紅.如何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J].小學教學參考,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