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來看幾個生活中的小鏡頭吧:
鏡頭之一,某菜市場門口。
喧鬧的人群中,一個男青年,坐在一堵墻跟前,面前攤著一幅幅作好的畫。他的左邊是賣大白菜的,他的右邊是賣雞蛋的。人群涌過來,對著他,發(fā)出驚訝聲。原來,他沒有雙臂,兩袖空空,他在用腳作畫。
青年面含堅毅,畫牡丹、畫芍藥、畫茉莉、畫薔薇,花朵飽滿,朵朵艷麗。他也畫絲竹,畫向日葵,竹拔節(jié)而長,向日葵碩大金黃。圍觀的人一撥走了,又一撥來了,人人臉上既憐惜,又敬畏,大家感嘆,“真不簡單!”
我在這個青年的身上看到人性溫暖的光芒——努力活著,活出自己的色彩來,那是一件再溫暖不過的事。
鏡頭之二,某水果攤。
賣水果的女人,紅唇白衫,坐在一排賣水果的灰撲撲的人里面,顯得分外妖嬈。人們都愛到她的水果攤上去,她的生意因此特別好。
女人的境況并不好,男人多病,少有收入。她一個人撐著家,還要供念高中的兒子讀書。女人卻不頹廢不抱怨,每天出攤前,都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的,給自己的唇涂上鮮亮的口紅。
女人讓人看到的,不是灰暗,而是明媚。
鏡頭之三,某廣場。
暮色四合。城市的燈火,次第點(diǎn)亮。跳舞健身的人們,漸漸聚攏而來。音樂響起來,人們舞起來。
她來了。每日,她必準(zhǔn)時到來。她放下扛在身上裝垃圾的蛇皮袋,攏攏有些灰白的發(fā),理理褶皺的衣,便站到了跳舞的人群里。周圍的人對她微笑著點(diǎn)頭,她回他們一個笑,開始跟著音樂跳起來。夜色中,她和他們?nèi)诤显谝黄穑植磺逭l是誰了。
是的,她是個撿垃圾的老人。她的身上,沒有卑微,只有高貴。
這些鏡頭里,都是些尋常的小人物,他們默默生活在自己的一隅,擁有艱辛無數(shù)。然而他們不拋棄,不絕望,如磚縫里的草,不屈不撓地活著,心懷美好地活著。
我想,我們的寫作,有時要做的,就是真實(shí)地發(fā)現(xiàn)他們,記錄他們,用他們身上人性的光芒來溫暖和激勵這個塵世。當(dāng)有一天,你的文字抵達(dá)他們身上,縱使你的筆下沒有山高水長,沒有波瀾壯觀,沒有驚天動地,有的,只是尋常相遇的一段,但它所煥發(fā)出的力量,足以感動成千上萬個心靈。因?yàn)?。那是最低的擁有——?zhí)著、希望、向往,是這個塵世里,絕大多數(shù)人所站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