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要學會判斷饑飽
我們的胃會有以下幾個狀態(tài):
很餓:這時,你會覺得不舒服,肚里空空的,可能還會因為沒有食物補充而導致低血糖并伴有輕微的頭暈,這個狀態(tài)下暴飲暴食的危險性極高。
餓:你已經(jīng)開始在想著下一餐了。如果你在一個小時之內(nèi)不吃飯,那么就會向“極餓”方向發(fā)展了。
一點點餓:你的胃可能已經(jīng)開始在叫了。這個時候是最佳吃飯時間。
滿足:這個時候你已經(jīng)不覺得餓了。你可以再吃點小點心來滿足一下。
飽:這個時候如果你還繼續(xù)吃,那么你就會吃得過多了。這時的胃已經(jīng)開始覺得有負擔了,而且你也會發(fā)現(xiàn):東西沒有吃第一口時那么香了。
撐:這個時候,你覺得不舒服,吃得太多而撐得胃都有點痛了。
2.一定要吃早餐
早餐時多吃些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這樣一天都不會容易覺得餓,在午餐和晚餐的時候也會比不吃早餐的人吃的少。最近一項調(diào)查表明,很多人都養(yǎng)成了不吃早餐的壞習慣。
所以想要瘦身,早餐必吃,如果在午餐之前過餓的話,那肯定是早餐吃得不夠飽。
如果早上太趕了,可以一起床就準備一杯速食燕麥加牛奶,或者面包片加酸奶,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最佳的早餐進餐時間是起床后一個小時之后如果不能辦到,那就遲一點再補回來,即使是九點、十點才吃,也好過不吃。
3.餐前必備茶水
餐前的一杯茶飲能有效增加飽腹感,時下大家都推薦的天方一草堂的清諧茶可以在增加飽腹感的基礎(chǔ)上,利用純草本制劑的中藥效用帶走體內(nèi)的多余脂肪,配合介紹的饑飽判斷方法,每天都能收到不一樣的瘦身驚喜。
4.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像蔬菜水果這些含有豐富水分的食物,可以讓人容易獲得飽足感,比餅干面包等食物含有的熱量要低得多。
最明智的飲食方法:多吃低熱量食物。
晚餐開餐先吃個沙拉水果,或者喝碗湯,主食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如瘦肉和豆類等食物。
5.每餐補充蛋白質(zhì)
多補充蛋白質(zhì),能增加體內(nèi)的瘦肌肉,促進脂肪的燃燒。
雞蛋白、魚、瘦雞肉這些家常菜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
6.多補充纖維素
纖維素能讓你更快有飽腹感,而且更不容易變餓。另外纖維素含有的熱量也很低。多補充維生素還能降低糖尿病和心臟病的患病率。
想瘦身:每天一定要補充至少25克的纖維素。
7.有規(guī)律的四小時進食
如果你還是不能判斷自己饑餓感的程度,那么就盯緊你的表。一般來說人體的饑餓周期是四至五個小時。如果長時間處于饑餓狀態(tài),那么你就很有可能狂飲暴食。所以只有規(guī)律的飲食才會使人體內(nèi)的血糖濃度保持平衡,才不至于餓到饑不擇食。
想瘦身:如果在兩餐之間的時段覺得餓,稍微補充一下能量,吃些水果或堅果,既能補充能量和纖維素,又能增強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