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范文】
冠軍母親的誕生
□梅樹童
程亮媽每天天還沒亮就起了身,和面、生火,手腳麻利地烙好一鍋香香的餅,然后放入藍布包袱,再滿心歡暢地頂著星星上路。兒子程亮在縣城重點高中上學,從家到學校的山路是三十多里,媽想著兒子吃到餅時的快樂樣子,步履就輕快起來,有渾身勁用不完,她就一路小跑,竟在兒子上課前準時趕到了學校。
程亮的吃飯大問題解決了,另一樁心思又讓媽媽眉頭不展:學校已多次催欠款了,因為上學時學費沒交全。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媽媽的頭發(fā)又白了許多。一天,她望著后山滿坡的青綠發(fā)愁時,突然有主意了:現(xiàn)在城里人不是流行吃什么綠色蔬菜嗎?咱這漫山遍野的蔬菜若是挑了進城賣,不是可以賺大錢嗎?
第二天,媽媽懷里揣著餅、肩上挑著一擔菜上了路。媽即使這樣還是走得飛快,當天還蒙蒙亮時,媽依舊把香軟的還留著她體溫的餅給了兒子,然后再賣菜。程亮望著媽瘦小的背影和一擔沉重的菜吃驚得發(fā)了半天愣。
媽的菜賣得出奇快,那滴著露水的青菜總是第一個被搶光,媽喜壞了。然而,愁人的是街上有穿制服的人不讓賣,每當穿制服的人一出現(xiàn),好多像她一樣的鄉(xiāng)下人就像見了鬼似的四散奔逃,媽也嚇得半死,有時跑得慢了,籃子就被踩了,青翠的菜也被踩得稀巴爛??蓩屵€是偷偷摸摸地賣、沒命地跑,時間一長她就不怕了,因為沒人能追得上她。
程亮不忍心讓媽一個人這么勞累,他也加入了賣菜的行列,每個星期六晚上步行回家,星期天一大早再和媽媽一同挑菜進城。媽開始不允許,后來見兒子的成績一級棒才答應下來的。本來嘛,山里孩子走幾十里路也是無所謂的事,可才開始跑的時候程亮就吃了一驚,他竟跑不過媽媽!媽媽挑著一擔重重的菜竟像沒事人似的。程亮不服氣,腳下拼命加力,還是跟不上,可媽媽已是個四十多歲的人了啊!好在程亮年輕力壯,不久就能趕上媽媽了。
一天,程亮在本地報紙上見到一則消息,說為了使全民健身活動,縣里決定舉辦一次長跑運動會,參賽對象不加限制……獎金很是豐厚,冠軍一千元,亞軍五百元,程亮看了心一動。
程亮就為自己和媽報了名。那天,觀眾看到一個頭發(fā)斑白的瘦削女人也參賽,個個覺得好笑。誰知發(fā)令槍一響,他們才知道笑錯了,那女人跑得極快,簡直像是平地刮起一陣旋風,沒有人能追上她,即使一個高高的、黑黑的學生模樣的大男孩也追不上。
冠軍就是媽媽,亞軍是程亮!
這一來,媒體自然是蜂擁而至,先問程亮媽怎么跑得這么快,是不是有什么絕招?媽媽笨拙地拿著獎杯和獎金,笑得眼都細了,說:“這有什么,跑山路跑慣了唄,如果你也有一個兒子在幾十里外上學,你天天也要送吃送衣給他,還有一大堆債要還,那你肯定跑得比我還要快?!?/p>
記者又采訪程亮,程亮望著媽黑瘦的臉龐拼命克制自己,沒讓眼淚掉下來:“從小到大,我都緊跟在媽后面,如果你有這樣一位媽媽,你也會跑得和我一樣快的,可是……我真的不希望其他的媽媽也能跑得這樣快,因為這樣的媽媽很辛苦!”
(選自《寫作》2006年第24期)
技法解碼
本文有以下幾個亮點:
1.情節(jié)跌宕:本文雖篇幅不長,但情節(jié)一波三折,引人入勝。媽媽長途奔波,解決了程亮的吃飯問題,讓人欣慰;接著又出現(xiàn)了學費問題,令人心急;終于找到一條掙錢之路,卻又遇到穿制服的人的驅趕,讓人著急。幸虧媽媽在長期的躲避中又跑快了,雖然媽媽賣菜偷偷摸摸,不合規(guī)矩,但我們還是為媽媽能成功跑過穿制服的人而高興,因為她是一位母親,在她身上凸顯了一種偉大而神圣的母愛。
2.暗設伏筆:本文多處暗設伏筆,使情節(jié)發(fā)展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如媽媽每天給兒子送餅,為了不影響兒子上課,三十多里山路,她“一路小跑”;賣菜時,為逃避城管的追趕而“沒命地跑”,故媽媽獲得長跑冠軍,并不讓人感到突兀。
3.巧設鋪墊:作者以“兒子的成績一級棒”這句話作為鋪墊,使前后情節(jié)互為因果,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力地推進了故事的發(fā)展:因兒子成績棒,媽媽才勉強答應兒子每周日一同挑菜進城,兒子才得以發(fā)現(xiàn)媽媽竟然跑得很快,才會報名參賽。而聯(lián)系后文“從小到大,我都緊跟在媽后面”,讀者可推測出媽媽的摯愛和堅信是兒子“成績一級棒”的緣由。
4.妙用對比:如“觀眾看到一個頭發(fā)斑白的瘦削女人也參賽……那女人跑得極快……”,“頭發(fā)斑白”卻跑得飛快,這不相稱的兩者統(tǒng)一在母親身上,讓人覺得傷感、酸楚。
【學生跟帖】
心晴了,陽光真好
□王 杰
驕陽似火,毒辣辣的陽光,將柏油路兩旁的樹曬得蔫了。在這沒有和煦溫暖春風也沒有涼爽愜意秋風的夏日,因為做菜沒有鹽,老媽命令我上街去買。暑假里,整天躲在空調房里的我過得很滋潤,哪里忍受得了這接近四十度的高溫?對,騎車去,快去快回,好繼續(xù)享受我的舒適的空調生活。
從車庫角落推出閑置已久的自行車,只見車布滿了灰塵,骨架上沾滿了泥水,已看不出原來的顏色。不知道車有沒有毛病?管它呢,這毒辣辣的陽光,走著去,還不熱死人?我“唉——”一聲長嘆,騎車出門。
超市距離我家?guī)桌锫?,我遙望那條路,一手握車,一手擦著頭上滴落的汗珠,“吱呀”“吱呀”的摩擦聲從耳邊傳來。突然,車子猛地向前,只聽“咔啦”一聲,我差點兒從車座上摔下來。我氣憤地下車一看,老天跟我開了一個玩笑,怎么偏偏這個時候鏈子掉了呢?這可怎么辦才好?我連忙環(huán)顧四周,想找個認識的人幫忙修一下,可左看右看,也沒看見個人影。大概陽光強烈氣溫高,大家都不高興出來吧!我無奈地望著耷拉的車鏈,沒辦法,求人不如求己,只能自己修了。不就是修個車鏈嗎?有什么困難的?我難道會被一條小小的車鏈打敗?
不可能,年輕的生命里沒有“輕言放棄”四字。想著,我滿懷信心,蹲下身子,開始撥弄那車鏈子。一股刺鼻的油味傳入鼻子,我胃里一陣翻江倒海。弄了好久,手上沾滿了油污,黑漆漆,油膩膩,令人反胃,小腿已經(jīng)麻木,沒有了知覺。看著手表上的秒針滴答滴答轉個不停,時間過去很久了,車鏈還沒有上好,怎么辦呢?
就在我欲哭無淚之際,迎面走來一個人,我一看,呀,是同學!我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樣,“快來幫幫我,車掉鏈子了。”同學蹲下來,看了幾眼,說:“很抱歉,我也不會!”聽了他的話,我火熱的心一下涼了大半。同學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突然想起了什么,“對了,前面不遠,有個修車鋪,我以前修過的,你推過去修吧!”我喜出望外,忘了這毒辣辣的陽光,連謝謝也忘了說,趕忙推車向前。
遠遠地看到,果然有一個修車鋪,我開心得差點跳起來。但走近一看,門關著,只見上面貼著一紙條:天熱,10點~15點休息!看著紙條上的字,我就像剛爬上岸又被人無情地推下了水,內心充滿絕望。看來,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了!
鉆在鋪子有點陰涼的地方,我重新振奮士氣,繼續(xù)與車鏈子作頑強抗爭。想著爸爸以前修車時的情景,我也先把一端掛上齒輪,再輕輕轉動踏腳板,然后把另一端裝上去,誰知這鏈子這么不配合,居然卡住了,一用力,卻連另一端都滑落了。我不死心,繼續(xù)再來,一次又一次,終于,我親愛的車鏈回歸了齒輪的懷抱,車輪滴溜溜地轉了起來。哈哈,求人不如求己!看吧,憑我一雙纖細的小手,也居然能修好這調皮的車鏈子。
頓時,忘記了汗水浸透夏衣,忘掉了喉嚨干渴難耐,只覺得心晴了,陽光真好!我踏上車子,飛快地向超市馳去……
點評
本文描寫了在一個暑假的上午因為炒菜沒有鹽,要頂著烈日騎車去買鹽,結果車鏈掉落無人幫忙修理,只能自己修的故事,突出了“求人不如求己”的主旨,而且本文借鑒了《冠軍母親的誕生》一文三個使文章增色的亮點:
1.巧設鋪墊。本文第二自然段中對擱置多時的自行車樣貌的描寫,看著滿是灰塵的自行車時的心理描寫,第三自然段中“吱呀”“吱呀”的摩擦聲的描寫,都為后文寫自行車掉鏈子作了鋪墊,使得修車成為了“必然”的事情。同時,文章開頭及第二自然段關于毒辣辣陽光的描寫,也為因為天熱,路上沒有行人作了鋪墊,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
2.妙用對比。如文章開頭寫陽光“毒辣辣”等,陽光灼人,讓人討厭;而文章最后“心晴了,陽光真好”,不僅讓景物烘托了人物心情,而且前后照應,形成人物情感上的對比——同樣的太陽,因為心情不同,而感受不同。
3.情節(jié)跌宕。這是本文最成功之處。文章重點部分——修車,從找不到人,滿懷信心自己修,到因修不好而失望;從遇見同學帶來希望,到同學無法幫忙而再次失望;從聽說前面有修車鋪重燃希望,到修車鋪關門陷入絕望,最后不得已終于自己修好了車,可謂一波三折。在這情節(jié)突轉中,文章波瀾起伏,就有了生動性和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