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著一種平心靜氣、清曠自若的淡泊,永遠保持著一種與世無爭的境界。茶香裊裊,茶韻悠悠,閑暇之余,總喜歡獨坐一隅,靜靜體味茶的韻味。
一只玻璃杯,晶瑩剔透;一撮茶葉,清香盈鼻。開水沖下,頓時上下翻騰,浮起的一片片沉下,沉下的又努力浮起;一片片的茶葉在開水的作用下,變成一簇簇嫩芽,齊刷刷地立在杯底,甚是好看。清澈的水,因茶而綠;碧綠的茶,因水而明。
“茶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品茶之味,悟茶之道,茶不同,茶韻與茶味亦不同。碧螺春淡雅。聽名字就不禁讓人想起眉清目秀、風姿綽約行走在阡陌的秀麗村姑。淡淡的一口,眼前幻化出古典的舊式女人。深閨大院,相夫教子。雖美麗而不張揚,氣質的清芬卻常常在舉手投足間似有若無地飄散出來;云霧茶矜持。沸水注入后升騰起的依然是漠漠的云霧,有幾分超然向外的禪意。像生性沉靜的女人,很難真正被熱情點燃。她總在云里霧里氣定神閑地看你,你卻很難走入她的內心;毛尖含情。溫柔纏綿,風韻十足,散發(fā)著高貴成熟的女人氣息,柔骨而就,媚而不俗,甜而不膩;鐵觀音醇厚。一如韜光養(yǎng)晦、守拙式的婦人。一生的紅袖脂香,滄桑云雨,都已經是明日黃花。沉淀下來的是幾分落寞的清明,品來又有幾分綿長的回味。
無論哪種茶,品的是一種情調、一種心境、一種欲語還休的沉默。凈化身心,濾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在一個寂寞的雪夜,泡一杯清茶,獨自坐在窗前,看孤葉飄零,聽雪落窗欞。在氤氳的茶霧中,在淡淡的香茶中,品清清淺淺的苦澀,想濃濃淡淡的心事。輕輕晃動手中的香茶,看淡綠色的茶或針或片,忽上忽下,簇擁著,沉沉浮浮,變換著不同的位置,試圖尋找一個屬于自己的最佳平衡點。
這個時候,若淺淺地啜上一小口茶,任清清淺淺的甘甜在舌尖蕩漾開來,充溢齒喉,定會立即感到心脾暢然,一如空山新雨后,虛靜空靈。品著那濃烈的芬芳,感受著茶帶來的微苦,或許我們真的會感嘆人生:沒有一帆風順,沒有萬事如意,人生的挫折正是我們奮斗的源源動力。拿起杯子從容地喝上一滿口茶,頓時覺得唇齒留香、豁然開朗。這種心情,在肺腑之間蔓延開來,滌盡了一切的疲憊冷漠。聞著淡淡的茶香,漫漫長夜有一份靜養(yǎng)之心,此時沒有一點矯飾和浮躁,忘卻了一切得失和榮辱,只有一份恬淡的心境。
“美酒千杯難知己,清茶一盞也醉人”。花茶如詩,綠茶如詞,紅茶是劇,禪茶乃經,沏一杯好茶,在茶的甘醇中悠閑地冥想。在這一刻,放松疲倦的身心,把思緒融入茶中,靜靜地參悟,在“正、清、和、雅”的茶道中品悟人生的真諦。
(選自《思維與智慧》2012年4月下半月第八期)
【賞析】
文章看似在寫茶,其實也是寫人,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文章揭示了這樣的主題:做人也要像茶一樣,人生,沒有一帆風順,沒有萬事如意,人生的挫折正是我們奮斗的源源動力。要像茶那樣,做到“正、清、和、雅”,這樣才算真正的人生。以下幾點可供寫作時借鑒:
1.比喻形象,靈動生輝。例如,作者把“碧螺春”比喻為“眉清目秀、風姿綽約行走在阡陌的秀麗村姑”,表現(xiàn)出它的淡雅古典的特點;把“云霧茶”比喻成“生性沉靜的女人”,表現(xiàn)出它的若隱若現(xiàn)、虛無縹緲的特點;把“毛尖”比喻成“高貴成熟的女人”,展現(xiàn)出它的高貴風雅、氣度不凡的特點;把“鐵觀音”比喻為“一如韜光養(yǎng)晦、守拙式的婦人”,表現(xiàn)出它的醇厚、滄桑的特點。這些比喻、擬人使文章靈動生輝、活潑有趣,是作者想象力的集中表現(xiàn)。
2. 詞語重疊,情趣盎然。重疊這種修辭方法的功用是獨特的。本文中的詞語重疊最為典型,例如“裊裊”“悠悠”“片片”“簇簇”“齊刷刷” “清清淺淺”“濃濃淡淡”“ 沉沉浮浮”等。這些重疊的詞語寄托著作者飽滿的感情,蘊藉著豐富的韻味,讀后給人留下美好的享受。
3. 恰當引用,添彩增輝。例如“茶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作者引用此句詩的作用是承上啟下,引出“品茶之味,悟茶之道”的議題來。文章末尾段的“美酒千杯難知己,清茶一盞也醉人”的引用,是對茶的神奇魅力的高度概括和贊許。
4. 節(jié)奏多變,和諧悅耳。本文很講究語言的音樂美。通篇文章語句的表達,表現(xiàn)出錯綜美和音樂美。例如“在氤氳的茶霧中,在淡淡的香茶中,品清清淺淺的苦澀,想濃濃淡淡的心事。輕輕晃動手中的香茶,看淡綠色的茶或針或片,忽上忽下,簇擁著,沉沉浮浮,變換著不同的位置,試圖尋找一個屬于自己的最佳平衡點”。此段文字,奇偶相間,散放中見嚴整,或排疊,或對偶;或展開,或概括,讀起來朗朗上口,充分顯示了作者深厚而扎實的語言功底。
(李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