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好像沒有什么人會喜歡亂,但是亂確實是一種生動。
②文人雅士,居家尤其是書房或者工作室,很多都是以亂為標(biāo)志。倒不是刻意,經(jīng)年累月,亂就成為了秩序,別人看著亂,自己看著舒服,用著順手,因此很多文人的書齋或者工作室都最煩別人亂動。動一小手指頭都不行。很多影視作品都有這樣的細節(jié):某文人的熱戀情人滿腔熱情悄悄地幫愛侶把書房或者書桌收拾得整整齊齊,結(jié)果當(dāng)然是吃了一碗大大的貓面。
③私人空間因工作而亂,實則因經(jīng)年累月的創(chuàng)作而生動。亂是靈感和心血的一種特殊形式的記載,也是由歲月和人一起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秩序。別人讀不懂所以覺得亂,而創(chuàng)造這種秩序的人,反倒覺得五星級大酒店房間式的整潔是一種孤寂的清冷和裝腔作勢的刻板。
④也有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的亂,比如藝術(shù)家蓬頭而不垢臉,頭頂寸草不長剃得賊亮,下巴美須飄飄留得賊長,等等。又比如無名的時尚姑娘,里面的衣服長外面的衣服短,甚至內(nèi)衣套在外衣外,加上一頭五顏六色的朋克頭,左右腳顏色不一樣的鞋子等等,無一不充分展示了由亂而生的亮麗和生動。青春無敵。
⑤下鄉(xiāng)的時候總是盼望農(nóng)歷逢三、逢六、逢九的墟日。趁墟是鄉(xiāng)村盛大的節(jié)日。人頭涌涌,摩肩接踵,能吃的不能吃的密密麻麻排列在長長的路旁,雞鴨鵝豬貓狗的叫聲此起彼伏,人聲鼎沸,雞毛上天,還不時傳來遠處拖拉機的突突突和一聲半聲低沉著余音繚繞的牛叫聲,那份亂,那份熱鬧,那份生動,至今記憶猶新。這份生動,是鄉(xiāng)村生命和生活的律動。
⑥去年冬至前拍片曾經(jīng)在夜里匆匆走進石牌村。狹窄的街巷,密密麻麻的商鋪食店??諝庵幸廊粡浡锨槐闭{(diào)的味道,五顏六色的微型燈箱還是散發(fā)著曖昧的光彩。穿著迷彩服的保安對我們每一個反復(fù)掃視著的是警惕而狐疑的目光。腳步匆匆的行人。路燈陰影中,依稀可辨的幾張小廣告在夜風(fēng)中瑟瑟顫抖。石牌村已經(jīng)失去了上世紀(jì)80年代最初的那份亂和生動。當(dāng)初此處的那份亂和生動,曾與最早落腳在此的南漂先鋒們的理想和混沌交相輝映,如今早已遠離。
⑦沒什么,這種敝帚自珍的亂總是要遭受突如其來的整理,然后再亂,再整理,以至無窮。藝術(shù)與個性,亂與生動,總要在此時或彼時與別人的意愿相遇,與別人固執(zhí)的潔癖相遇, LET IT BE. 隨他去吧。
⑧魯迅詩曰: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它冬夏與春秋。
⑨革命歌曲有唱:星星和月亮在一起,珍珠和瑪瑙在一起。我說,心靈的自由與只屬于自己的亂在一起。屬于自己的亂是活著的無窮生動。
(摘自2012年12月25日《羊城晚報》)
【閱讀訓(xùn)練】
1.解釋文章中的兩個詞語。
(1)摩肩接踵:
(2)敝帚自珍:
2.文章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結(jié)合全文,你認為作者所說的“亂”究竟是什么意思?
4.作者在文章的第⑧段,引用了魯迅的《自嘲》詩,請問作者引用的目的是什么?
5.作者提出了“亂是一種生動”,但是在我們班上出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意見,有的人同意作者的觀點,有的人卻不同意作者的觀點,請談?wù)勀愕目捶ā?/p>
(崔益林 設(shè)計)
(參考答案見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