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成績不夠理想的高三藝體生如何快速提升地理素養(yǎng)?本文通過研究高考地理命題特點,提出快速提升高三藝體生地理素養(yǎng)的特殊策略,對考生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
【關鍵詞】藝體生 地理素養(yǎng) 提升策略
高三藝體生的整體文化知識基礎較一般文史類考生差,并且因為專業(yè)培訓和考試的需要,藝體生在高三上學期基本無法在學校與其他同學一起進行高考復習。這一部分特殊的學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快速提升地理素養(yǎng),達到專業(yè)與文化雙豐收,便成為一個新的課題。本文對快速提升高三藝體生地理素養(yǎng)的策略進行了一些探討。
一、研究高考地理命題特點,明備考重點
自2009年福建省實行新課程高考以來,地理命題出現了如下的特點:
1.強調學生掌握“本質”,主要考查地理中的“理”。
2.強調用獲取的信息答題,主要考查解讀信息的能力。
3.強調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途徑,主要考查新情境的探究能力。
4.強調掌握良好的思維模式,主要考查地理思維能力。
5.強調掌握新知識的學習能力,主要考查學習潛能。
因而,在僅剩的一學期里藝體考生高考地理復習重點就顯現出來了: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原理、規(guī)律和過程;掌握地理圖像、圖表和材料解讀的一般方法和思路,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提高知識遷移的能力,改變考前死記硬背、答題時生搬硬套的毛?。挥柧氁?guī)范語言,讓規(guī)范描述成為學生的習慣。
二、依藝體生的特殊性采取特殊策略
1.關注藝體生心理狀態(tài),加強心理調控
藝體考生考完專業(yè)初返校時不在狀態(tài)。教師在課堂上常提問些經過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的問題,以激勵他們的自信心、自豪感。教師還可利用課余時間與其聊天,結合其專業(yè)分數確立合理的奮斗目標,有利于學生克服惰性,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
進藝體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后,積極備考和考試焦慮交織。這時應引導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階段性目標,在不斷達到目標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引導學生將成功歸結為自己的能力,自信心,減輕學習上和精神上的壓力,緩解和消除考試焦慮。
在適應性考試后,不少同學會有“一切己成定局”的感覺。好的同學覺得已經差不多了,沒啥可做的了,緊張不起來;成績依然不理想的同學會說再看也是沒有用的,或者不知從哪兒著手。這時應根據這兩類同學的特點布置相應的具體任務.讓大家有事可做,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有所突破,不浪費最后的“黃金時機”。
2.制定地理學習任務規(guī)劃,加強地理學法指導
藝體生的地理學習自我規(guī)劃能力有限,教師應細化每天要落實的內容,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地理學習任務??山Y合地理教學進度幫助制定地理學習任務規(guī)劃表:將主要的學習任務列出,附上時間安排,設置“地理復習效果”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地理復習效果及時填寫掌握情況和附上自己的易錯題型,好的自我表揚一下,享受成功快樂學習。不好的及時總結一下并用彩筆注出在課間偷偷瞄一眼,快速提醒達快速復習效果。在后期復習中(特別是第三階段的懈怠浮躁期)就可以根據實施效果欄的記錄,在沖刺復習時進行針對性查漏補缺。此外,結合各次地理練習和考試反映出的問題,從審題習慣、知識基礎、思維拓展、答題規(guī)范、記憶方法等分析,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明確解決方法。
3.探索有效地理復習方法,實施因材施教
適合藝體生地理復習方法至少應包括以下關鍵詞:主干突出、難度漸進、表達深入淺出、練習針對性強。
(1)主干突出。藝體生的地理復習時間寶貴,在有限的時間里應圍繞常考的地理概念、原理、規(guī)律和過程,突出學科主干知識——五大原理規(guī)律四大區(qū)位理論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充分重視河流、地貌、氣候三大自然要素,進行知識整合,引導從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描述入手、分析特征形成原因、思考地理要素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對區(qū)域發(fā)展方向提出建議。形成地理思維導圖進行解題。
(2)難度漸進。先易后難,要落實到每一地理復習進程安排,甚至是每一堂地理課中,因為基礎不好而自信心、自制力有限的藝體生常常會因為上課的前幾分鐘聽不懂而放棄整節(jié)課的學習。
(3)表達深入淺出。用通俗的語言、淺顯的比喻、板畫更能吸引藝體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習興趣,而綱要信號圖則能起到揭示聯系、建立邏輯的作用。把復雜的內容簡單的表達,達到幫助理解,加深記憶的功效。
(4)練習有針對性。綜合題強化“區(qū)域地圖+系統(tǒng)地理”題型的訓練;選擇題強化;等值線圖、數據分析、時間計算和晨昏線之類題型的訓練;選修部分強化“分布特點”的描述、“形成原因”的分析、“措施與對策”的思考。還可針對學生概念混亂、審題薄弱、思維定勢等常犯錯誤精選相關題型,不斷經歷“思考一犯錯一反思一糾正”的過程,從而理清差別。審題,拓展思維,避免一錯再錯。
4.走出課堂復習誤區(qū),重視學生參與
面對學習基礎較差的藝體考生、大量的復習內容和有限的復習時間,教師應避免出現的以下誤區(qū):為了提高課堂效率,為了讓學生少走彎路,多學知識,還是整堂地牽著學生的思路走,以為這樣就是提高效率。其實過程參與得多,獲得的才有生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地理思維能力、學習潛能和表達能力,以適應新高考的命題要求。
5.明確難點類型,巧突破,樹信心
理解性難點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內容。在突破理解性難點時,要講究教法的直觀、形象和具體性,適當時機采用電腦多媒體演示、實驗演示等教學手段。要講究新舊知識之間的前后聯系,要補充相關的感性素材。地理教師在教學中多運用圖表方法來解答,聯系生活,形象記憶等教學方法。
記憶性難點的處理方法是,教學中可采用順口溜、編歌訣、構建知識結構等方法,理清各個知識點間的從屬關系,把同類或相關知識歸納整理成為系統(tǒng)化、條理化、綜合化的知識結構,幫助藝體生實現整體記憶而提高記憶效果。
運用性難點多存在于讀取地圖,運用地理原理解釋具體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教師應力求巧設問題情境,增加設問的梯度和層次,減緩問題的坡度,必要時可提供相關的圖表甚至實物或模型,以引導藝體生層層深入,逐步求得結果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以上是本人對高三藝體生快速提升地理素養(yǎng)的幾點做法,但愿能對實現高三藝體生專業(yè)文化雙豐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