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任何一種語言口語能力的形成都離不開語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輸入與積累。中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看到的、與人交流的都是漢語,即使學了英語,也是“啞巴英語”。因為平時幾乎不說,更談不上運用。因此中國學生也就很難從生活中得到輸入英語語言材料的機會;學生在每周有限的四節(jié)英語課當中所學到的聽說訓練,由于平時很少說英語,課堂上所學的英語句子除了早讀外,其他時間也很難運用、復習和鞏固。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 朗讀和朗誦 心得體會
現(xiàn)在大部分學生早讀時根本不開口讀英語,其原因還是平時缺乏練習,課堂上老師教的課后不能及時在遺忘之前得到鞏固,從而導致好多學生不會讀英語單詞、句子、課文。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及所帶來的后果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聽說訓練,也限制了學生口語能力的發(fā)展。
正如發(fā)展經(jīng)濟要走中國特色的道路一樣,學習外語也要選擇適合中國國情的教學方法和途徑。我認為對每一位英語學習者來說,朗讀和背誦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對初學英語的初中學生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朗讀和背誦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和英語成績的有效途徑,也是必經(jīng)之路。朗讀和背誦也是克服當前中國學生的“啞巴英語”的有效途徑。更為重要的是朗讀和背誦還有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第一,朗讀和背誦幾乎可以不受環(huán)境的影響,對環(huán)境的依賴較小,容易得到保證及滿足,我們只要給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和讀背的內(nèi)容,學生就可以在課外時間一個人完成,無需找伙伴做訓練對象。
第二,朗讀和背誦同樣也不受時間的限制。它不需要學生專門用大塊的時間來完成。它具有機動靈活的特點。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朗讀和背誦的時間,課前課后,飯前飯后,甚至于在上下學的路上,學生都可以自由地讀和背。
第三,通過朗讀和背誦,可以積累大量實用的英語短語、句子、習慣用語;可以擴大視野,在腦子里儲存大量有用的詞匯、短語、習慣用法;通過朗讀和背誦,可以了解英語國家的生活、風俗習慣、人文、歷史、地理知識等,還可以動員眼、耳、口等感覺器官同時參與學習,綜合提高聽說讀寫能力。讀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語語感。語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學習中,好些句子就會脫口而出。比如有一道填空題,你甚至不知道這個句子的具體意義,你卻能說出該填什么詞,這就是你的語感。這樣就可以自然的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錯誤,在口筆頭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靈感,有時甚至可以猜對模棱兩可的答案。
第四,努力建設(shè)和諧、親密的師生關(guān)系。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需要教師積極的人生準則來維系,隨著社會的訊猛發(fā)展,傳統(tǒng)的道德標準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但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和一些行為準則是永遠也不會改變的。師生關(guān)系主要決定于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以及個人素質(zhì)、修養(yǎng)。如果教師要受到學生的尊敬進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就必須樹立好自己的形象:
教師一定要熱愛學生,做到無私奉獻。人們把教師比作是蠟燭、園丁、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教師也應該象蠟燭一樣給學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園丁一樣精心栽培心愛的花木,對學生要親切關(guān)懷、耐心幫助、平等相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傾注全部的愛。這種愛是對學生嚴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統(tǒng)一,是對學生未來的深切關(guān)注,這種愛應該是經(jīng)常性的、是公平的,不能只給學習好的同學,而對“后進生”冷若冰霜。因為教師的歧視和偏心,會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挫傷自奠心,從而導致他們拒絕教師的一切要求,產(chǎn)生逆反心理,自暴自棄,覺得前途渺茫,最終就會棄學。教師要想贏得學生的尊敬,就必須主動的接近學生,了解學情,熱愛本職工作,認真?zhèn)湔n,上好每一節(jié)課,把自己所有的知識全部傳授給每一個學生。真誠是一個教師必須具備的品質(zhì),也是熱愛學生的具體體現(xiàn)。如果學生犯了錯誤,教師要及時批評教育;教師本人有了錯也應該學會說“I’m sorry.”并注意改正,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
教師要對學生滿懷期待之心。人們之間的相互期待,一定會給人的思想和行為造成巨大的影響,期待事實上就意味著一種信任,信任是人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對人格的肯定和評價。學生成績的好壞有一部分就取決于教師對學生能力的信心。期待也是一種激勵的方式,這種激勵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而熱烈的情緒,使他們能夠克服一切困難,攻克一切難關(guān),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期待本身也是社會的一種要求,它可以使人們懂得怎么樣去做一個受人疼愛的人,怎么樣去尊敬別人。所以,作為教師就應該對自己的學生滿懷希望、充滿期待,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德、智、體等諸方面會逐步得到完善。每個人都有被別人所信任的希望,學生一旦得到了這種滿足,他們就會感到鼓舞和振奮,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相反,就會失去一切信心,學習成績就會直線不降。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是引導學生去了解另一個語言的民族和另一種語言的思維世界,而不是單純地訓練學生“說話”。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融會貫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內(nèi)容,把握教材的精髓,要選一些少而精的具有代表性、擴展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話題,使學生在話題中能充分發(fā)揮所學知識,這樣既鍛煉了語言交際能力,又復習鞏固、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了新舊知識,能激發(fā)學生關(guān)注日常生活中的英語知識。教師在課堂上要用啟發(fā)式教學,話題提出來,并不一定要在課堂上把什么都講完,應留有余地,也不一定有問必答,給學生一些啟示,激勵他們課堂外的自學。
另外,老師還要積極培養(yǎng)和鼓勵學生上臺表演。每次表演的內(nèi)容是根據(jù)所學課文的句型靈活自由地表演,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運用英語的能力。表演前,讓學生自由結(jié)組,準備幾分鐘,然后讓他們上臺表演,每課句型進行這樣反復操練。這樣,教學內(nèi)容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與此同時,還鍛煉了學生們的膽量,提高了聽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