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形成一定的思維能力的主要形式之一,有效的課堂教學對于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獲得進步和發(fā)展將會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那么怎樣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掌握好相關內(nèi)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經(jīng)成為每一位教師所關心、關注的問題。本文中,筆者就針對課堂評價對教學和學習的積極作用出發(fā),分析了一些教學經(jīng)驗,希望能對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工作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 課堂評價 教學案例 反思
初中生處在青春期有自身的特性與個性特點,他們的心理變化較為迅速,而這些特質(zhì)又對他們的學習起著一定的影響。初中生的情緒變化很快,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與老師對他們的關注度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在數(shù)學課堂教師能否做出及時的、正確的、適宜的評價對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有著極大的關聯(lián)性。目前,教學評價已經(jīng)成為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也是一門教學藝術。
一、新教學手段的運用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對于學習來說,由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兩種、前者主要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一味的聽從老師的說教,對老師具有很強的依賴心理,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感覺大壓力很大,缺乏自主探究和積極思考的內(nèi)驅(qū)力,學生的學習興趣較為淡薄。對于主動學習來說就是學生能夠參與其中,按照構建主義理論的說法,學生能夠自主的依托個人的元認知來消化和吸收所學知識,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參與性較高,探究意識較強,他們的思維和情緒得到了全身動員,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尤其是創(chuàng)新思維,和學習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而新的教學手段的引入,無疑是為學生實現(xiàn)主動式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但要想獲得一定的成果還需要老師的引導和適當?shù)脑u價。例如:
“在探索圓周角與圓心角的大小關系時,有一位同學首先考慮了一種特殊情況(圓心在圓周角的一邊上)。如圖1所示:
因為∠AOC是⊿ABO的外角,所以∠AOC=∠ABO+∠OAB,又因為OA=OB,所以∠OAB=∠OBA;即∠AOC=2∠ABO,所以∠ABC=1∕2∠AOC。
請你幫這位同學想一想還有其他的情況嗎?如果請你在圖2、3中畫出圖形,猜想結論又將如何,并請你說明理由。”對于這類題,當時那位教師并沒有照本宣科,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解題,而是盡可能的向?qū)W生展示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主動探索知識,讓學生改變一傳統(tǒng)教學中的 “模仿型”學習,而轉(zhuǎn)向了“創(chuàng)造型”學習。多鼓勵學生,不可因為錯誤而批評學生,這樣學生才會放開手腳,大膽的嘗試各種解決方法。
二、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
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主體,應該成為課堂的主人,有效的教學應該是教師在認真研究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從教師的視野出發(f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來講授教學內(nèi)容,進行學生素質(zhì)的評定。初中數(shù)學課要想實現(xiàn)有效評價也要認真的分析學情,教學評價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征,千萬不要脫離學生的生活,對于學生的答案評價不可實行成人化的評價,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分析和考量他們的答案質(zhì)量。在評價標準上,對于初中生數(shù)學的問題答案評價應該側重于學習過程、學習積極性和學習進步方面,千萬不要總以數(shù)學成績來評價學生的答案。另外,在評價中,要以鼓勵表揚為主,凡是能獨立思考,有自己見解的答案都要給與適當?shù)陌労唾澰S,切記嚴重批評、漠視冷淡。在學習過程中,老師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評價之后還要學生有所領悟,對所學知識理解加深一步,能通過教師的評價來分析自身學習的優(yōu)缺點,然后給與修正,教師再給與指導評價,讓學生在寬容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并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關注學生,善于評價
所謂“教學相長”,也就是說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密不可分的,也說明教師的教,歸根到底還是以學生的學為基礎的這就決定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多加關注學生,給學生在問題的思考中留足空間。在下面這一個案例中學生的這一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發(fā)揮和培養(yǎng)。在上《制成一個盡可能大的無蓋長方體》中某數(shù)學執(zhí)教時他向?qū)W生出示這樣一個研究性課題:“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板制成一個無蓋的長方體,怎樣制作才能使制成的無蓋長方體的容積盡可能大呢?”這個問題既是學生能力范圍的,但是又是學生較難獨立完成的。但經(jīng)由老師提出問題后就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有積極引導學生一邊動手一邊操作一邊演算,進過一段時間后,這位老師再組織學生開展合作交流,并且還深入到每個小組,對學生進行指導,最后由小組長收集每個同學的發(fā)現(xiàn),代表本組與全班同學交流,最終圓滿的解決了這道題,老師給與評價,以鼓勵為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求知欲大為增長,探索的積極性也得到了凸顯,同時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采用多種評價形式,促進全面發(fā)展
在以往傳統(tǒng)的數(shù)學課堂中,教師是課堂的主人,有絕對的課堂控制力,學生一般沒有什么話語權,在教學評價中,多數(shù)都是教師進行點評,教師是課堂評價的統(tǒng)治者。新形勢下,隨著學情、教情的變化,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他們在課堂中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按照這種變化來說,課堂評價不應該單單的有教師一個人說的算或者說不能只有教師這一種評價方法,而應該有學生自評、師生共評、生生互評等。需要注意的是師生共評,教師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學生,讓學生對其先進行評價,將個人的學習狀況表現(xiàn)出來,然后教師再因勢利導,給與引導,批評指正,幫助學生構建自主意識,提高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露.初中數(shù)學課堂評價的教學案例與思考[J].黑龍江教育,2010(08)
[2]李秋.初中數(shù)學課堂評價的教學案例與思考[J].理科考試研究,2012(24)
[3]馬占魁.試論數(shù)學課堂評價的教學案例與思考[J].學周刊,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