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科學思維是物理學的生命,在物理學中,概念的形成,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理論的建立,都有其堅實的基礎;任何物理理論的真理性都要以實驗作為唯一的檢驗標準,物理實驗不僅是物理學理論的基礎,也是物理學發(fā)展的基本動力,是啟迪物理思維的源泉。
【關(guān)鍵詞】提升 高中物理 實驗教學 質(zhì)量
一、重視實驗基本功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實驗基本操作能力
物理實驗基本功是指實驗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實驗基本功的訓練主要是在高一階段,教師要充分重視課本的每一個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中學物理教學大綱要求的分組實驗一定要做。一方面,教師要注重演示實驗的規(guī)范性。物理演示實驗本身就是技能的展示,具有很強的示范性,教師演示時的一舉一動會成為學生獨立操作時的依據(jù)。教師做課堂演示實驗前應先多次演練,力求操作演示規(guī)范、熟練、完整,確保課堂上效果明顯,一次成功,使學生信服。對較復雜的實驗,還可利用多媒體的仿真實驗作為輔助,逐步展示真實實驗的動態(tài)過程。另一方面,在做分組實驗之前,教師要求學生必須對本次實驗原理、所用實驗器材、實驗步驟能清楚了解(當然學生能夠自己設計出來的更好),要求每個學生都動手參與到實驗操作中,并如實記錄實驗的原始數(shù)據(jù),等等。這些分組實驗對于訓練學生的實驗基本功、規(guī)范學生的基本實驗操作具有重要作用
二、設置實驗新情景,提高學生的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物理實驗,力學和電學既是考查的重點也是難點。主要特征是:電學為主,力學為輔,兼顧其他;既重基礎,尤重遷移。比如測電阻的實驗幾乎年年考,題目年年翻新,角度常常變化。雖然實驗的情景很新穎,但實驗試題中涉及的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的要求仍然立足于課本實驗。在復習時要注重教材上的實驗。教師可以從教材中選取一些典型的實驗,在同一個實驗中設置新情景,引導學生將已經(jīng)學過的物理知識和實驗方法遷移到新情景中,根據(jù)實驗目的和提供的儀器設備,開動腦筋設計方案進行實驗。既通過多種方案的設計、論證等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又通過實驗操作驗證設計得合理性,提高實驗操作能力。
三、組織的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課題研究
指導研究性學習小組作研究課題,讓學生從身邊的自己熟悉的事情開始研究。例如: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習慣用手指轉(zhuǎn)筆,這其中的力學原理有哪些?足球、乒乓球的弧線球的產(chǎn)生原理。家用電器的人性化設計等……。學生在這些活動中能學到在課堂上不能夠體驗的知識。又如:在學過《力》后,指導學生寫小論文:如果沒有摩擦力,世界會是什么樣?在講《庫侖定律》時,啟發(fā)學生將庫侖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兩者在形式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且都是距離平方反比規(guī)律,但是兩者為何如此相似,它們之間到底有何聯(lián)系至今仍是物理學界的一個謎,鼓勵大家敢于猜想,勇于探索,使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yǎng)。
四、要鼓勵家庭小實驗
家庭中的許多常用物品都可以用來做小實驗。例如,可樂瓶具有透明、絕緣性能好、比較牢固、易加工等特點,可用它來做很多的小實驗:“完全失重現(xiàn)象”“水流星表演”等……利用玩具手槍測量子彈射出時的速度,利用電視機的熒光屏做靜電實驗。利用廢舊材料制作測電筆、指南針等。又如在學“超重和失重”時,指導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失重實驗裝置并觀察失重現(xiàn)象,有些學生找了一個用過的易拉罐,在靠近底部的側(cè)面打一個洞,用手指按住洞口,在里面裝上水,移開手指,水就從洞中噴射而出;如果放開手,讓易拉罐自由落下,在下落過程中,水將不再從洞中射出.甚至有些同學還搜集了有關(guān)宇航員在太空中處于超重和失重狀態(tài)生活的資料…… 在實驗教學中,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實驗,鼓勵學生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
五、自制教具教學策略
首先就地取材,用簡單的器材做實驗容易使學生感到物理就在身邊,研究物理并不神秘,因此老師可以用可樂瓶、易拉罐、飲料吸管、膠帶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做物理實驗,如抽水馬桶原理的模擬;虹吸現(xiàn)象等。長久下去,學生對周圍生活的關(guān)注意識就會增強。其次采用簡單的器材還容易突出實驗的物理原理,而不為器材復雜的結(jié)構(gòu)所干擾,因此能獲得更好的效果。麥克斯韋在評價簡單儀器時曾經(jīng)說過:“這些實驗的教育價值往往與復雜程度成反比,學生用自制的儀器雖然經(jīng)常出毛病,但他卻會比用需仔細調(diào)整的復雜儀器學到更多的東西,仔細調(diào)整的儀器學生易于依賴,而不敢拆成零件?!北热缭隍炞C單擺擺動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的實驗中,如果用光電計時器來測量小球某個位置的瞬時速度,學生絕大多數(shù)時間用來熟悉儀器的安裝、使用,調(diào)整光電門的位置,而忽略我們實驗的目的是機械能守恒的驗證,采用剔須刀片在某位置緊貼小球割斷擺線的方法,器材雖簡單,但體現(xiàn)了拋體運動和單擺運動的整合思想,學生完全理解這種思想,很容易地就接受了這個實驗方法。
【參考文獻】
[1]馬祥霞.優(yōu)化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方法[J].中學物理,2013(03)
[2]陳馬云.加強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幾點建議[J].學周刊,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