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語文充滿活力,而中學語文教學卻一直缺少活力。本文以中學語文教學的實踐為基點,指出了中學語文教學缺少活力的根源:始終貫穿并影響中學語文教學卻一直得不到充分重視的中學語文教學的獨特性——模糊性。在充分地并有意識地重視中學語文教學的模糊性的基礎上,本文提出把課內以文本解讀、課外以網絡為基點來創(chuàng)建中學語文教學平臺,讓學生在有效地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以期激活中學語文教學。
【關鍵詞】中學語文 模糊性 文本解讀 網絡
隨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到了中學,尤其是高中,語文這一學科充滿活力,對學生充滿吸引力,然而中學語文教學卻一直缺少活力。如何能讓中學語文教學像中學語文一樣充滿活力呢?筆者認為,我們在探索先進的教學方法的同時,更應該回到語文本身來尋找原因,到底是什么讓中學語文教學缺少活力呢?筆者認為是中學語文教學的模糊性。
一 中學語文與模糊性
什么是中學語文教學的模糊性呢?簡單地說,也就是與其它學科相比,中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難以量化、標準化、條理化的特性。
中學語文教學的內容是開放性的,知識間連貫性不強,知識內部又是有機的,它又綜合了情感生活,而中學語文教學的內容又造成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差異很大、教學階段劃分不易、學生定位難、過程不易傳遞與有效規(guī)律少的特點,這些形成了中學語文教學中難以量化、標準化、條理化的特性,它植根于語文教學的內容,不容回避。那么模糊性對于中學語文教學究竟有那些影響呢?
模糊性給中學語文教學帶來了幾個突出矛盾,如:學生的差異性與班級授課的統(tǒng)一性,語文內容的繁多與課時的有限性,思考過程不易傳遞、有效規(guī)律少與“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育理念,對學生定位難與因材施教等。當然,模糊性給中學語文教學也帶來了很多契機,例如:正因為語文內容是開放的,語文才可以無處不在;正因為語文內容是非線性的結構,學習者才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正因為學習者之間差異性大,才使得學生在思維知識的碰撞中能夠相互拓寬知識打開思維;正因為語文綜合了情感生活,才使得語文與學生的關系更加密切;正因為語文的結構是有機的,才使得學生在學習語文時不會顧此失彼;正因為語文有效規(guī)律少,思考過程不易傳遞,才使得學生的思維具有個性,從而具有創(chuàng)造性;正因為文選解讀的多義性,才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等等。
可見,中學語文教學的模糊性提供的更多的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契機。它只是要求中學語文教學能夠擁有一個可以無限制地交流知識、生活、情感體驗的平臺,可以讓學生及時而盡情揮灑自己青春才華,讓學生在傾訴與交流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二 課內文本解讀與模糊性
語文作為中學教學的一個學科,自然要重視課堂教學。而中學語文教學是以文選為載體的,文選解讀自然應該備受重視。
語文的階段性劃分不易,學生難以定位自己的語文水平以及與他者的差距,過程又不易清晰表達,有效規(guī)律少,所以對文選的解讀要的不是規(guī)律,而是思維過程,讓階段性的思考結果之間的碰撞去啟示影響他者思維,所以文選解讀的基本思路是通過一個有效地課堂設計和課堂處理,讓課堂內文本解讀成為一個學生有效地交流平臺。
有效地課堂設計首先應立足文本,語文的課堂設計最終是服務于語文的文本教學的。它不僅讓學生的思維有所依托,而且文本的多樣性與獨特性也讓課堂結構變得更加自然、靈活有效。其次應該簡潔,根據學情和語文素養(yǎng)的需要,結合文本,分清學生自習與師生共同學習,讓課堂變得簡潔清晰,讓時間得到更有效地利用。
在有效的課堂設計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在課堂上及時不斷地亮出自己的思考的結果,從而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去相互體驗并啟示影響他者的思考過程,在學生的交流中,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中,提高學生的情感思維。把對文選的解讀部分變?yōu)橐粋€擁有相似基點的交流平臺,將聽說讀寫融為一體進行訓練,在掌握文選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有效思維。
立足文本,以點帶面,巧設問題,為學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創(chuàng)建有效的平臺,方能揚模糊性之長避模糊性之短,激活中學語文教學。
三 網絡與模糊性
既然中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需要的不僅僅是一節(jié)一節(jié)有明確學習目標的課堂或者一系列語文輔導書,更重要的是一個交流探討的平臺,那么,在如今通訊技術如此發(fā)達,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為什么要拒絕現(xiàn)代科技呢?
試想,既然中學語文的內容是開放的,課本中那極有限的文選又怎么能有效地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思維?放開手去,讓學生尋找屬于學生自己的文選。中學語文帶給學生的絕不應該僅僅是知識點或做題方法,而應該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閱讀,去思考,去交流,最終提高語文素養(yǎng)。而實現(xiàn)學生對文選的自選以及跨越時空自由地交流,當然要首推網絡,它的開放性、及時性以及平民化毋庸置疑。
語文課堂不僅引導學生擁有共同的知識情感思維,也可以規(guī)范語文網站,而語文網站不僅讓學生在知識情感思維共性的基礎上發(fā)展個性,也是語文課堂的補充和延伸,為語文課堂增添活力。充分重視中學語文教學的模糊性,不管是在課內還是在課外,都為中學語文的教學創(chuàng)建一個有效的平臺,以期激活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