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24歲的英國人詹姆斯·阿斯奎斯(James Asquith)成為走遍全球的最年輕旅行者。在過去的6年中,他總共花了12.5萬英鎊,走遍了世界上所有的196個國家和地區(qū)。
2008年,他開始環(huán)球旅行,第一站是越南,在那里待了差不多3個月。旅行途中,他在酒吧、旅館打過工,通過和當?shù)厝肆奶靵砹私馍鐣顩r。在卡扎菲政權倒臺后的第3周來到利比亞,在阿富汗什葉派穆斯林遭到恐怖炸彈襲擊的2周后進入阿富汗。他在非洲停留了6個月,曾在一輛汽車上連續(xù)經(jīng)過3個國家。
2013年底,在經(jīng)過了6年的環(huán)球旅行后,詹姆斯回到了英國。詹姆斯最初開始旅行的時候是18歲,那正是很多年輕人開始讀大學的年紀,而詹姆斯通過環(huán)球旅行來認識這個世界,他的大學就是整個世界。
作家安·摩根則用另一種方式來認識這個世界。2012年,她給自己設定了在一年時間內(nèi)讀完全世界所有國家的至少一個作家寫的一本書的目標,最終,她在很多人的幫助下真的看過了19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作者寫的書。還有人想吃遍世界各地的美食,看遍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好電影。
然而,旅行是最常見的,最容易實行的認識世界的方式,環(huán)球旅行更是讓人值得為之過一次「間隔年」。
2013年9月刊,《商界時尚》曾做過「在路上」專題,介紹了國內(nèi)的一些旅行者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旅行。這次,《商界時尚》為你呈現(xiàn)世界各地的旅行者認識世界的方式,以及那些旅行方式背后的故事,這些故事很多沒被中文媒體刊發(fā)過,更沒有被深入報道過。
我們相信,有足夠自信心和開闊眼界的國家和民族,總是對認識世界充滿興趣,而選擇環(huán)游世界,不單是對自己的挑戰(zhàn),更是探索未知的最好方式。
騎行
之美
探險與工作循環(huán)往復
艾利絲泰爾(Alastair Humphreys)不認為自己有多特別,但卻被評為「2012年度美國《國家地理》探險家」。他做著普通的工作,但在賺夠錢后,就開始環(huán)球旅行,并不去找贊助。這種旅行理念,可能更適合普通白領,他的故事也就值得更多人借鑒。
讀完高中后,艾利絲泰爾曾在南非的一個小村莊教過一年書,在那時,他開始對去遙遠的地方旅行感興趣。一年后,他進入英國一所大學研究動物學,開始閱讀很多關于旅行和冒險的書籍。有三種東西——周游世界,以輕微自虐的方式挑戰(zhàn)困難,冒險經(jīng)歷被寫成名著,讓他產(chǎn)生并保持著對旅行和探險的激情。
大學畢業(yè)之后,他用工作積攢的1萬美元在4年時間內(nèi),邊打工邊騎行46000英里,總共穿越了60個國家。他跑過挑戰(zhàn)個人體能極限的沙哈拉沙漠馬拉松,也橫穿過海拔最高的空域沙漠。2010年,他一個人徒步穿越冰島;2012年,他劃船橫穿大西洋。如今,他既能做攝影師,也做攝像師,還出版過5本書。
重要的是,他沒有接受過任何贊助。伴隨他的是一輛自行車,一頂帳篷和一個睡袋。然后,當他從旅行回來后,會寫一本書,拍一部電影,或舉辦講座,直到攢下足夠的錢來繼續(xù)旅行和冒險。他就想這樣循環(huán)往復下去。在旅行的路上,他無師自通,并沒人指導他。但喜歡冒險的人都是愿意合作,樂于助人的,所以,他從這些朋友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
艾利絲泰爾的可敬之處在于想打破精英主義。他并不想成為高大上的「冒險家」,他也幾乎不會挑戰(zhàn)太冒險或超出自身極限的事情。他覺得,對于普通上班族來說,如果不能長時間旅行、冒險,也還是可以去離家近的地方,在周末的時候走走,這也是給自己的一種小挑戰(zhàn)。所以,他對年輕人的建議是做自己愛做的事情,并把它做得非常好。很多人給他寫電子郵件表示希望成為像他一樣的全職探險家,他給出的建議總是:「去做那些你想做的事情,在好好做了之后再去考慮能否把它變成一項工作。」
車禍后挑戰(zhàn)自己
2007年,一次摩托車交通事故使31歲的詹姆斯·凱切爾(James Ketchell)的踝關節(jié)斷成了15塊,手腳受傷,醫(yī)生告訴凱切爾他永遠不能正常走路了。
然而,凱切爾并沒有被醫(yī)生的囑咐給嚇倒,7年后的2014年1月,他成為第一位既登上過珠穆朗瑪峰,又單人劃船穿越3000英里寬的大西洋,并環(huán)游了世界的人。
正是那次摩托車事故后,他覺得自己要做最瘋狂,最難以挑戰(zhàn)的事情。他接受了幾個月的康復治療,起初進展緩慢而痛苦,但他通過不斷地做練習和運動,使腳踝盡快恢復正常。
然后,他開始一個人劃船穿越大西洋,最后,他只花了110天就成功實現(xiàn)了目標。穿越大西洋之后的第二年,他決定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次,他只用6周的時間就成功登頂珠峰。2013年6月,他從英國的格林尼治出發(fā),開始了他的環(huán)球自行車之旅。他又花了214天,騎著自行車穿越20多個國家,環(huán)游世界18000英里。每一天早晨,他都要告訴自己,不管風霜雨露,今天必須騎100英里之后才能休息。騎行過程中,他也面臨一些危險,他曾經(jīng)因為無意中闖入禁區(qū),而激怒了印度的武裝警衛(wèi)。又沒幾天,他被印度的「嘟嘟」三輪電動車給撞翻,所幸身體沒受傷。他最長的一次連續(xù)騎行是從吉隆坡騎到新加坡,足足262英里,花了20小時。
2014年1月底,他騎車回到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肝也坏貌幻恳惶於计D難地挑戰(zhàn)極限,在這些挑戰(zhàn)過程中,我才真正覺得自己活得有價值,而這些又離不開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他用這些事情來證明自己,也通過這些自我挑戰(zhàn),深入認識了這個世界,并重新認識了自己。騎車環(huán)形全球,是他認識世界、挑戰(zhàn)自我的過程中最困難的,攀登珠穆朗瑪峰是對身體素質(zhì)挑戰(zhàn)最大的,而一個人劃船穿越大西洋并沒有想象的那么艱難。
凱切爾已經(jīng)被英國政府任命為「教育大使」,將周游全國,用他的經(jīng)歷給學生演講。他也開始為英國幫助殘疾人的ELIFAR基金會籌集資金。2014年3月17日,他又開始了新的旅程。2015年,他將和一位患有癲癇的人一起劃船橫渡印度洋,來表明哪怕罹患絕癥,日子也能過得很有意思。
環(huán)游世界來度蜜月
環(huán)球旅行不僅僅是一種「間隔年」的方式,也可以作為度蜜月時的選擇,英國夫婦凱特·特納(Kat Turner)與史蒂夫·特納(Steve Turner)就選擇了這種方式來認識世界。
從2012年4月開始,特納夫婦從新西蘭出發(fā),騎著雙人自行車,在674天內(nèi)環(huán)游世界,足跡遍布3個大陸,總共騎行了3.2萬公里,經(jīng)過了新西蘭、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中國、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土耳其、希臘、意大利和法國。他倆在旅行中相當于攀登了249365米,也就是相當于28個珠穆朗瑪峰的高度。2013年7月,他倆曾在中國定西遭遇地震。
今年3月15日,特納夫婦重新回到英國,在碼頭上受到親朋好友的熱烈歡迎。史蒂夫的父親曾經(jīng)給他倆提過一條建議:哪怕這次環(huán)游只持續(xù)2周,也要確保兩人一起回來。但他倆騎行了2年,穿越過雨林、沙漠、城市,經(jīng)歷了惡劣天氣、流浪狗追逐、洪水甚至地震。
海軍出身的摩托車
探險者
雷西(Lacy Betton)是摩托車探險者,曾有幾次從美國本土騎行到北冰洋的經(jīng)歷。2014年3月15日開始,他又開始一次全新的旅程,從邁阿密開始為期3年共17萬英里的旅程,一個人騎著摩托車環(huán)游世界。出生于美國阿肯色州的雷西,畢業(yè)于芝加哥大學,在美國海軍服役了18年后,2004年以海軍中校的職位離開軍隊。又為美國政府服務了10年后,他在2013年才正式退休,開始了無牽掛的環(huán)球旅行,并為美國紅十字會、邁阿密急救中心、乳腺癌協(xié)會籌集善款。
完成「先輩」的目標
2014年3月,馬來西亞航空MH370航班失聯(lián)事件成為全球熱點話題。飛機失聯(lián)事件容易讓人們想起1937年,嘗試全球首次環(huán)球飛行的女飛行家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在飛越太平洋期間神秘失蹤的事情。阿米莉亞是全球第一位獨自飛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也是第一位獲得飛行優(yōu)異十字勛章的女性。她還創(chuàng)下了許多其他紀錄,曾將自己的飛行經(jīng)歷編寫成非常暢銷的書籍,并協(xié)助建立了一個女飛行員組織。
77年后,與著名女飛行員阿米莉亞同名同姓的Amelia Earhart,將在2014年夏天開始一次冒險,完成阿米莉亞77年前未遂的環(huán)球飛行心愿。Amelia的父母為她起與著名女飛行員阿米莉亞一樣的名字,是為了讓她學習阿米莉亞的榜樣。
今年30歲的飛行員Amelia,從20歲開始學習飛機駕駛,2012年,她曾沿著阿米莉亞曾經(jīng)飛行過的軌跡,從美國加州的奧克蘭直飛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這次,她將駕駛著皮拉圖斯公司的單引擎飛機PC-12,與副駕駛帕特里克·卡特一起完成環(huán)球飛行;而1937年阿米莉亞則是與副駕駛員兼導航員弗雷德·魯南一起飛行。Amelia將在14天時間內(nèi),花100小時,分14次飛完24000海里,環(huán)繞地球一圈,將經(jīng)停巴西、非洲、印度、澳大利亞等地。若Amelia成功完成環(huán)球飛行,她并不是環(huán)球飛行的第一個女飛行員,但會是最年輕的一位。這架PC-12型號飛機是最安全的飛行紀錄保持者之一,由其制造者皮拉圖斯公司贊助。
Amelia和阿米莉亞并沒有什么血緣關系,不過是同名同姓的巧合罷了。Amelia的這次環(huán)球飛行,一方面是紀念阿米莉亞當年的勇氣,并給現(xiàn)代女性樹立一個榜樣,激勵她們進入航空領域;另一方面,因為這次飛行由Amelia在2013年創(chuàng)建的「與阿米莉亞一起飛行」基金會贊助,該基金會培訓16至18歲的女孩子成為飛行員,所以,這其中可能也有商業(yè)營銷的成分。
為工作環(huán)球旅行
康納爾·伍德曼曾是一個經(jīng)濟學者,他想深入體驗一下世界貿(mào)易的內(nèi)在原理。他給自己定下了6個月內(nèi)讓5萬英鎊翻番的目標,于是他從非洲來到印度,從中國轉(zhuǎn)到南美,交易駱駝、咖啡、馬、辣椒醬、酒等各種各樣的商品。2009年,他出版了《與全世界做生意》,講述了他經(jīng)歷的那些貿(mào)易故事,他成交的那些生意。
2007年畢業(yè)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美國人特納,正在環(huán)球工作,嘗試了幾十個不同的工作類型,其中一些失敗了,但更多的有各種收獲。他就這樣邊工作邊旅行。
他此前接受的教育是「上最好的學校,做最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過著美國夢的生活」,然而,畢業(yè)一年后,他覺得哪怕按照「美國夢」生活,又是否有自己的夢想?他覺得按部就班的生活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于是開始環(huán)球旅行,嘗試各種工作,通過工作來認識這個世界,通過環(huán)游世界來嘗試各種各樣的工作。
目前,他在環(huán)球旅行中嘗試的工作有(括號里為該工作所在的國家):
圣誕樹組裝(美國)
商場促銷視頻制作(墨西哥)
分時度假旅行銷售(墨西哥)
龍舌蘭收割員(墨西哥)
文案(世界各地)
節(jié)假日廁所服務生(荷蘭)
旅行博客寫作(世界各地)
游客街頭導購(意大利)
披薩制作員(意大利)
火車列車員(荷蘭)
侍酒師(德國)
圣誕老人助手(澳大利亞)
圣誕小丑(澳大利亞)
考山路導游(泰國)
真人秀制片助理(泰國)
真人秀攝像助理(泰國)
大象志愿者(泰國)
稻農(nóng)(泰國)
紀錄片制片人(泰國)
說客(紐約)
漁民(老撾)
老虎廟志愿者(泰國)
公眾演說者(美國)
救援工作者(菲律賓)
慈善籌款人(菲律賓)
攝像記者(菲律賓)
環(huán)球航行的夢想
報道:地平線
上的航行
一個橙色的小點閃爍在遠方的地平線上,在太平洋的蔚藍海面和夏威夷蛋殼白的天空之間。詹金斯是第一個看到橙色小點的人,那是一艘無人風動力帆船,朝著詹金斯的方向前行了一個月。詹金斯正坐在瓦胡島北部、離橙色小點7英里外的一個小汽艇上,詹金斯身旁的歐文斯也叫了起來:「我看到了桅桿!」
詹金斯和歐文斯是無人風力裝置航行公司的工程師,他們認為這艘以風為動力的帆船可以如地面的車輛一樣行駛在海上。2013年10月1日,這艘高達19英尺的帆船從舊金山灣出發(fā),其目的很簡單:航行2248海里到夏威夷。它選擇的路徑恰好與太平洋杯帆船賽相同,該帆船賽的時間紀錄是剛超過5天。而詹金斯和歐文斯設計的這艘無人風動力帆船最后一共用了34天從舊金山到達夏威夷。
航行的過程中,無人風動力帆船還遭遇過足以將小型船只掀翻擊碎的風暴天氣,好在無人風力帆船的穩(wěn)定性很高,風帆迎接暴風的角度恰當,因此在風暴中沒有損傷。
這艘無人風動力帆船看上去呈流線型,由兩個支腿撐著狹窄的船體。它的「帆」其實就是19英尺高,像是飛機機翼一樣的碳纖維尾翼。這種設計是詹金斯從飛機的發(fā)明者萊特兄弟那兒學來的。水平面以上的船體被涂成安全醒目的橙色,并印著「進展中的海洋研究」幾個大字。船體是黑色底漆,靠近船頭印著船名「蜜獾」。
無人風動力帆船
「蜜獾」不僅僅是帆船,也不僅僅是自動機器船,雖然它有兩者的特點。在太平洋上的這次試航,是測試它自動隨著風向朝著既定目的地航行的能力。調(diào)整尾翼上的小按鈕,也就是尾翼上的自動駕駛儀,就足以保持正確的路線和角度。這就沒必要再雇個水手或船員了,就像風車一樣,它能把無處不在的海風轉(zhuǎn)變成動能。
無人風力的發(fā)展?jié)摿h遠超過了從加州航行到夏威夷所創(chuàng)造的紀錄。這種技術可以用到天氣信息的收集上,用來研究海洋氣候的變化。無人機可以取代全球天氣和海嘯浮標,可以監(jiān)測海洋酸化的程度,而這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晴雨表?!肝蚁胍玫较嚓P數(shù)據(jù)來了證明全球氣候的確在變暖?!拐步鹚拐f。石油鉆井平臺水域可以時時刻刻監(jiān)測到石油泄漏的最初跡象。被科學家安裝了電子探測器的鯊魚、鯨魚和其他海洋生物,可以隨時被海上交通控制系統(tǒng)監(jiān)測到,以警告人們遠離危險區(qū)域。
但科學和安全方面的用途僅僅是個開始。自動航行技術能產(chǎn)生最大影響可能還是面向各個行業(yè)時:石油和天然氣、金礦、鉆石開采、漁業(yè)、航運,以及軍事。這些行業(yè)需要監(jiān)管、探索、區(qū)分廣闊海洋的各種情況,影響每年達2.5萬億美元,也就是4%的世界經(jīng)濟總量的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
更重要的是,無人風力航行技術的效率很高,只需現(xiàn)在駕駛摩托車的普通功率就行。詹金斯已經(jīng)開發(fā)了無人風力帆船放大版的輪渡。在大風天,輪渡馬達會斷電,讓無人風力航行技術發(fā)揮用途。詹金斯認為,僅僅需要幾年時間,改造輪渡的費用就能被節(jié)省下來的燃料費用抵消。
帆船折射環(huán)球夢想
詹金斯,37歲,成長于英國南部海岸的一個小鎮(zhèn),很小的時候就有環(huán)游世界的夢想。16歲的時候,他就以水手的身份第一次穿越大西洋,從百慕大到西班牙。17歲的時候,他作為繪圖員在船塢發(fā)現(xiàn)了一個造型奇怪的游艇,以輪子代替龍骨,以硬翅代替軟帆。游艇的主人解釋說,他是為一位客戶制造能打破世界航行速度紀錄的帆船,設計的時速達到98英里每小時,但沒造完。詹金斯覺得這是成名和賺錢的機會,提出要買下這船。船主不僅同意了,在詹金斯修理船只的時候,甚至也沒在意碳纖維材料慢慢失竊。詹金斯本來想快快修好船踏上環(huán)球之旅,「我以為最多只需要一兩年來維修。」詹金斯說,但事實上,他花了超過10年的時間,這幾乎把他折騰得半死,他的環(huán)球旅行得等帆船修好后再實踐。
他要旅行,他也要使帆船速度創(chuàng)造新紀錄。這樣,他需要錢來制作更精良的船。然而,他只是一個窮學生。他花了很多時間和潛在的捐助者溝通,甚至為此見了菲利普親王,來傳播他的計劃。等詹金斯使帆船時速達到98英里,美國的一個團隊已經(jīng)創(chuàng)紀錄地達到了116英里每小時。他必須建造出全新的、更快的船。
為了制作第二代無人風動力帆船,詹金斯設計了一個更大的機翼,并加了印地輪胎,在陸地上試行。第一次試行時時速達到100英里,第四次試行時,迎風支腿時像是一架要起飛的飛機,險些釀成災難性翻船。前四次失敗的設計和試行后,雨季來了,沒有什么資源,信用卡也刷爆了。詹金斯不得不做出選擇,他要么在澳大利亞等一年,要么把帆船打包去美國嘗試。2009年春天,在拉斯維加斯南邊一個干涸的湖床上,他駕駛著風動力的火箭帆「綠鳥」達到時速126英里,這相當于第二代風動力帆船。詹金斯正式成為世界上最快的帆船水手。他花了近10年時間獨自研究,不知道尾翼技術已經(jīng)對很多行業(yè)都有價值,而唯有對打破陸地航行記錄無用。
帆船有帆布。從空氣動力學的角度來講,帆布就是羽翼。風作用在帆布上產(chǎn)生動能,帆布,又通過繩索和滑輪來控制和調(diào)整風的走向,以保持帆船的正確方向。風可能會改變方向,這就需要調(diào)整帆布的方向來改變風作用在帆布上的方向。詹金斯開始意識到「綠鳥」的速度要提升,必須讓它像飛機一樣自動調(diào)整羽翼的幅度,以調(diào)整風向和阻力,這時,他意識到他需要去設計像飛機一樣的外形,而不是做得像傳統(tǒng)的帆船。世界上最快的帆船賽使用的帆布,仍然是需要通過操作船帆的繩子、滑輪和絞盤來實現(xiàn)方向把控。而「綠鳥」的羽翼完全不同,是由它的尾巴控制的,就像在飛機上的機翼。通過這個自由旋轉(zhuǎn)的機翼,帆船也能像飛機一樣得到正確角度的進風。因此,「綠鳥」主要有兩個控件:方向盤和油門。
無人風動力帆船的6個技術秘密
1.帆布羽翼
隨著風吹過,機翼產(chǎn)生推力。該力集中在其旋轉(zhuǎn)軸線,從而防止機翼紡紗似地旋轉(zhuǎn)。
2.帆翼尾部
在帆翼尾部的后面有一個小突片,就如你在飛機的機翼背風面看到的一樣,可以隨著風向自由轉(zhuǎn)動,來保持機翼的穩(wěn)定方向。
3.配重
定位在梁的端部,用來調(diào)整翼的平衡,以便它的重心是平衡的,允許其根據(jù)需要進行旋轉(zhuǎn)。
4.舵
雖然在理論上只用帆來操作無人風動力帆船,它更有效地朝著你想要它去的方向行駛。
5.自動駕駛儀
GPS提供速度數(shù)據(jù)和位置。而導航指令通過衛(wèi)星實現(xiàn)自動駕駛。
6.龍骨
如果無人風動力帆船被風吹偏向了,龍骨的重量使之恢復平衡,盡量不被掀翻。
帆船專家聯(lián)袂軟件高手
當詹金斯重新奪回帆船航速紀錄的時候,他接受了一項為谷歌的創(chuàng)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設計帆船的任務。他還被介紹給谷歌負責無人駕駛汽車和谷歌眼鏡的團隊。很快,他的眼界大開,意識到自己取得的成就微不足道,沒人關心無人駕駛的帆船,但造出無人駕駛飛機就不一定了。
這時,詹金斯湊巧認識了在同一個船廠工作的歐文斯。歐文斯能編寫軟件,能為潛艇建立防水、抗鹽蝕、抗高壓強的控制器,他也幻想著建造第一架民用無人機。就這樣,造船者詹金斯,認識了軟件高手歐文斯。2010年4月,他倆正式辭去工作一起創(chuàng)業(yè)。
一開始,兩人并沒正式合伙組建公司,直到有新聞報道稱,一個名為「液態(tài)機器人」的公司已經(jīng)正式啟動了遠洋靶機項目,并已經(jīng)生產(chǎn)出了一組「波浪滑翔機」,通過海上波浪的起伏來獲得動能的帆船。2011年11月,四個波浪滑翔機組成的艦隊從澳大利亞出發(fā),穿越太平洋,駛向舊金山,以創(chuàng)造無人駕駛帆船最長航程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是「液態(tài)機器人」公司為自身進行的一個公關宣傳,該公司當時已經(jīng)獲得3650萬美元風險投資。
起初,歐文斯認為,波浪能主要的價值在于其是一種節(jié)能環(huán)保的技術。但他越了解,就越覺得不對勁。「波浪滑翔機」的最高時速只有20英里,而天氣狀況不好的話,更沒法兒保障速度。詹金斯也同樣感到困惑,不只是因為「波浪滑翔機」是他見過的最愚蠢的發(fā)明,而是因為他不能相信任何人會投資3650萬美元來做這樣的事,而回報又沒有一點點。詹金斯反過來想,到底誰是真傻瓜呢?
詹金斯在波浪滑翔機推出的時候一點不急,他知道他的船比波浪滑翔機快至少5倍。即使他出發(fā)較晚,他的無人風動力帆船也能趕上波浪滑翔機。但當時,他從海洋科技基金會籌集的贊助已經(jīng)用完,需要另外籌集必要的資金。300多天的海上滑翔后,兩個波浪滑翔機已經(jīng)開回澳大利亞。另外兩個已經(jīng)到了日本。
環(huán)球航行之前還有很長的路
「液態(tài)機器人」公司可能沒有機會和詹金斯的無人風動力航行公司在速度上進行競爭,但「液體機器人」成立已7年,擁有員工110人,目前已籌得超過77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付鵁o人風動力航行公司在3年的項目發(fā)展中籌集的資金還不到40萬美元。」谷歌的執(zhí)行主席施密特的妻子溫迪·施密特說。
溫迪·施密特認為詹金斯在技術上的天賦被他低能的籌款能力給拖垮了,「他花2000美元買了個原價25000美元的破舊機床,修好了帆船,又要租一個800平方英尺的車間來建造?!箿氐稀な┟芴卣f,「他不該花精力在這些方面的。」但詹金斯卻不那么看,「貧窮是發(fā)明之母?!顾f。
在「蜜獾」到達夏威夷后,它又要開始航行7939海里的路程,向南極和赤道太平洋進發(fā);然后再航行25000萬英里,也就是從加州航行到夏威夷距離的10倍。詹金斯說,大型科研船每日運營成本可達3萬美元至1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燃料和支付船員報酬。作為無人風動力船,「蜜獾」能夠減少這些成本。這樣,他的環(huán)球航行并不需要多少資金支持。
太陽能游艇環(huán)球之旅
只要花一二十萬元,就能在幾十天時間內(nèi)坐郵輪繞地球一圈。這種環(huán)球旅行的方式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商業(yè)化了,但如果有機會坐坐全球最大的太陽能游艇,感覺會不一樣的。
2014年4月,全球最大的太陽能游艇「星球太陽能號」會開啟新一次的環(huán)球旅程,主要旅行目的地為地中海、西非海岸以及太平洋南部等。
早在2012年,「星球太陽能號」就成為首艘完成環(huán)球航行的太陽能雙體船。該船完全依靠太陽能驅(qū)動,沒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從摩納哥啟航,途經(jīng)美國邁阿密,在聯(lián)合國世界氣候大會舉行期間航行至墨西哥坎昆,并抵達加拉巴哥群島宣傳可持續(xù)能源的使用。其后再到哥倫比亞的卡塔赫納、巴拿馬、澳大利亞的布里斯本及凱恩斯、菲律賓的馬尼拉、中國的香港、新加坡、印度孟買、阿聯(lián)酋的阿布扎比等十多個赤道附近的地點,最終以起點摩納哥作為終點。共航行了近6萬公里,用時585天。
「星球太陽能號」的造價為1250萬歐元,名字來自托爾金的小說《魔戒》;船身長31米,寬15米,主船身采用了大量的碳纖維材料和雙體式設計。連電池板計算在內(nèi),船身實長35米,寬25米,可容納40名乘客。船上的太陽能電池板面積為537平方米,為兩個電動機提供的能量可令船速高達每小時26公里。當日落西山時,船只的電力來源就是6塊巨型的鋰離子充電電池板。如果在大晴天航行,一天可以產(chǎn)生480千瓦時的電力,而若遇上陰天,那么該船所儲存的能量也能維持大約3天的航行。
報道:7年重走人類祖先全球遷徙之路
行走,是一種節(jié)奏感極強的動作。兩腳輪流擊打著地面,身體前后左右,搖搖擺擺,抑揚頓挫。抬腳,落地,再抬腳,再落地。循環(huán)往復,不停地向前。然而,這樣不間斷地環(huán)球行走7年的話,會是怎樣一種感覺?
2013年1月22日,保羅·薩羅佩克(Paul Salopek)開始了將持續(xù)7年、總共行程達34000英里的旅程,他把這次旅行稱作「走出伊甸園」(Out of Eden),因為他要沿著人類始祖從埃塞俄比亞開始遷徙的足跡,穿越各大洲,邁開腳步走遍整個世界。
薩羅佩克是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記者,曾兩獲美國普利策新聞獎?!缸叱鲆恋閳@」由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奈特基金會和普利策危機報道中心聯(lián)合贊助。在這個7年行走計劃中,薩羅佩克將堅持寫日記,并計劃每年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12月刊上刊登一篇特別報道。至2014年3月,薩羅佩克已經(jīng)記錄了幾十本行走筆記,在個人網(wǎng)站上發(fā)布了近百篇日志?!渡探鐣r尚》雜志根據(jù)這些英文日志,整理出了薩羅佩克這一年來的行走軌跡,以及他「走出伊甸園」之后的所看所想。
薩羅佩克說,他正在追尋一個信仰,一段故事,一種幻想,或許還有一絲荒唐。他要沿著人類祖先當年留下的足跡,以接近每小時5公里的速度前行。
通過對人類化石和現(xiàn)代人類DNA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約5萬至7萬年前,人類開始從考古學上所稱的「伊甸園」,也就是東非大裂谷北部地區(qū),緩慢地向外擴散。其中的一些先行者向西遷徙進入歐洲,并很有可能消滅了那里的穴居人。其他人則右轉(zhuǎn)進入歐亞大陸。薩羅佩克將走這條歐亞大陸路線,而舍棄歐洲的部分。從中東開始,穿越中亞抵達中國,再向北前往西伯利亞,之后坐船穿越白令海峽前往阿拉斯加。然后,他再沿著美洲大陸的長邊南下,抵達火地島,南美大陸的最南端。整個行程約為34000公里。
根據(jù)考古學研究,當年走出非洲大陸的人類祖先只有200人左右。2014年,薩羅佩克將穿越塔吉克斯坦;2015年,穿越印度;2016年,穿越中國;2017年,穿越俄羅斯;2018年,穿越美國;2019年,穿越墨西哥,2020年,來到終點站,南美洲最南端的智利火地島,1832年,一位名叫達爾文的23歲小伙子,就曾到火地島進行過地質(zhì)和生物方面的科學考察。
選擇步行,是因為這是人類最原始的交通方式,而且接近每小時5公里的步行速度,可以讓他的生活慢下來,更容易思考和寫作。他的背包里帶著完備的通訊工具,這是以游牧為生的人類祖先難以想象的事情。
從埃塞俄比亞再出發(fā)
在埃塞俄比亞阿法爾三角地,水就是黃金。這里是世界上最炎熱的沙漠之一。綠洲永遠是沙漠旅行者的最愛。在埃塞俄比亞,政府大力支持國有移動通訊網(wǎng)絡的快速擴張。2012年,手機用戶增加了30%,達1700萬人。在埃塞俄比亞東北部的阿瓦什河流域,年輕牧民的腰帶上掛滿了各種匕首、AK47,以及手機?,F(xiàn)在,牧民可以給不同的商販打電話,商討交易價格,有了更強的討價還價能力。
23歲的阿雅魯是埃塞俄比亞一個小型電廠的運維工程師,以幾美分的價格為牧民們的手機充電。周一是集市的日子,他的辦公室門前會聚集大量從很遠的地方趕來阿法爾的牧民,排隊等候給手機充電。有些人把手機留下充電。在阿法爾地區(qū)的一個小鎮(zhèn)上,一個當?shù)氐臉I(yè)主能夠在幾分鐘內(nèi)把客戶的手機電池充滿。
每當夜幕降臨,電力開始供應時,這個小鎮(zhèn)的居民會把手機緊貼到耳朵上,通過手機傳遞問候。當兩個阿法爾居民在沙漠中相遇時,他們經(jīng)常要溝通一番。
在埃塞俄比亞,男女老少都會穿著廉價的塑料涼鞋,有黑、紅、橙、綠、藍、紫幾種顏色,大約只需2美元一雙,每一個從事體力勞動的人都買得起,而且易于維護。行走在酷熱的沙漠地表上,這種塑料涼鞋的保護作用顯而易見。
薩羅佩克在埃塞俄比亞的行程由當?shù)氐膬蓚€向?qū)е鴥善ヱ橊勁阒?,一直到接近紅海的邊界。在埃塞俄比亞阿爾法的鄉(xiāng)村,人們之間的交往、溝通很直接,容易得到彼此的細節(jié)。在外人聽來,這就像兩臺電腦彼此之間進行的二進制交流。在埃塞俄比亞人類學家卡薩看來,這種交流「比我們的互聯(lián)網(wǎng)更精確」。他曾寫過一本關于阿法爾文化的書。交談中,過客必須告訴對方確切的消息,以至于一個男人的左前額上是否有一個疤,都能在很多人中間被精確地傳播。
古人類化石考古
來自阿瓦什項目的考古學家邀請薩羅佩克從埃塞俄比亞的赫托布里出發(fā),因為那里是東非大裂谷的零英里標志處,是世界上人類遺骨最密集的地方,是世界上三處最著名的遠古人類化石發(fā)掘地之一。
東非大裂谷保存著遠古時代的石器,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石器是為處理食物準備的。「第一個工具制造者為切開動物尸體,有意將鵝卵石砸開,形成邊緣鋒利的石片?!拱H肀葋喌目茖W家阿斯法這么向薩羅佩克講解。
阿斯法(Berhane Asfaw)是一名杰出的埃塞俄比亞古人類學家,他領導的考古小組曾在埃塞俄比亞境內(nèi)的非洲大裂谷有著非常轟動的考古發(fā)現(xiàn):1997年,他發(fā)現(xiàn)了16萬年前的一個兒童的200多片頭骨化石碎片。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學教授懷特(Tim White)發(fā)現(xiàn)的兩塊成人智人頭蓋骨化石一樣,這些化石是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智人化石,與分子生物學的預測結果比較吻合,為現(xiàn)代人的「非洲起源說」提供了有力證據(jù)。這也就是為什么薩羅佩克要選擇埃塞俄比亞作為「走出伊甸園」的出發(fā)點。阿斯法告訴薩羅佩克:「這里曾經(jīng)水草豐茂,樹木叢生,最早的智人們擁有豐富的資源和食物?!乖诎⑺狗磥?,現(xiàn)代人類的祖先在向全球擴散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一群非洲「宅男」。
懷特四肢瘦長,戴著一副眼鏡,現(xiàn)在是阿斯瓦項目的總指揮。他是學術圈里的明星,但脾氣暴躁。早在1970年,他就在肯尼亞參與人類化石遺跡的發(fā)掘工作。懷特和他的同事所取得的研究結果,把現(xiàn)代人類的演進歷史推到了距今約600萬年前。
38名身背AK47步槍的埃塞俄比亞警察負責護送懷特、阿斯法這些考古學家和生物學教授進入沙漠考察,以免受這個地區(qū)艾薩族和阿法爾族原始部落之間沖突的騷擾。他們在這次考察中尋獲超過2000具化石,其中包括5個靈長類種族的骨骼,以及野豬、巨蜥、羚羊等動物的化石。
1981年,懷特首次來到埃塞俄比亞,現(xiàn)在,他的足跡已經(jīng)遍布了這個區(qū)域周邊大多數(shù)的沙漠地帶。在33年的人類起源實地研究中,懷特經(jīng)歷了很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山洪暴發(fā)造成的半人高的泥石流曾將他連人帶車沖走;牧民間的牧場爭奪沖突曾讓他無法進入化石考察地;而像毒蛇和狼蛛這樣的毒物,因?qū)λ麄儬I地的造訪過于頻繁,而被他們當成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麻煩。然而,這些還不是最難以對付的,最讓懷特頭疼的是那些穿著拖鞋、目露兇光、金錢至上、駕駛著裝備機槍和繩梯的小艇在海中游蕩的索馬里海盜。懷特曾經(jīng)徒勞地在索馬里外海等待了幾年,只為了科考船可以從那里提取一些非常重要的、可以證明東非人類進化關鍵時間點的海底地殼巖芯樣品?!杆黢R里海盜阻止了我們在這個地區(qū)的海洋研究,這些年我們在此地獲得的數(shù)據(jù)是零?!箲烟剡@么告訴薩羅佩克。
因為索馬里海盜的威脅,在印度洋這塊靠近非洲之角的上萬平方英里的區(qū)域,無法進行任何科學研究,這造成了科學界一個巨大的水域數(shù)據(jù)空白區(qū)。全球的科學家們,特別是地質(zhì)板塊構造學、海洋浮游生物進化研究、海洋學、氣候變化研究等眾多學科的科學家,對這種狀態(tài)進行了強烈譴責,但也毫無解決辦法。根據(jù)世界銀行的估算,索馬里海盜的橫行,每年造成180億美元的經(jīng)濟損失。
在這片海域,能夠承擔得起軍艦護衛(wèi)的船只,只有聯(lián)合國世界食品計劃向非洲之角運送糧食的貨船。另外,美國和歐洲都各自承擔著沉重的武裝護送任務,以確保各種油輪和集裝箱貨船在通過索馬里野蠻的海岸線時的安全。讓科學家們看到希望的是,索馬里的海盜問題正在日趨緩和。根據(jù)國際海事局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在這個區(qū)域,2012年海盜強行登船事件只有14起,與2011年的31起和2010年的49起相比大幅下降。但如果海洋研究機構現(xiàn)在就大量涌入阿登灣,他們依舊會成為索馬里海盜們訴諸武力的對象。
AK47步槍
作為一種全自動武器,AK47步槍在非洲起了什么作用呢?雖然這種槍的組成部件不復雜,但卻是一種高效率的致命武器,它操作簡單,甚至連孩子都能使用,這是非洲有很多娃娃兵的重要原因。冷戰(zhàn)期間,東西方陣營的對抗,造成了無數(shù)AK步槍涌入非洲。據(jù)估計,全球至少有大約7000萬支AK47步槍在被使用,而非洲大陸至少有幾百萬支。AK47的地位近乎堅不可摧,嚴重削弱了當?shù)胤傻耐栏?。在莫桑比克,政府花巨資將散落各地的槍支集中起來以各種方式銷毀掉,然而,那些被當作垃圾一般掩埋掉的零件還是會被挖出來重新加以利用。
在埃塞俄比亞荒涼的阿法爾三角地,因為長久以來形成的互相搶奪牧群的積習,使得AK47步槍非常受歡迎,代表著權力、獨立和控制力。在步行穿越這片干旱區(qū)域時,薩羅佩克見到人口普查員、村官、牧羊少年、目光呆滯的老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常常背著AK47。
偷渡者
因為埃塞俄比亞的貧窮,通向紅海的走廊地帶,成了偷渡者活躍的地方。這些來自非洲各地的勞工從這里坐船到也門、沙特阿拉伯、阿聯(lián)酋。他們的目的與那些走出非洲的人類祖先不同,不是用投石器獵取羚羊,也與薩羅佩克「走出伊甸園」,重走人類祖先遷徙之路不同,他們是為了面包而出走,去出賣自己的力氣、身體。
他們可能是來自埃塞俄比亞南部的奧羅莫人和來自高原地帶的提格里尼亞人,他們可能是從索馬里廢墟中逃出的難民,還可能是厄立特里亞軍隊的逃兵。他們大多是年輕的男子,一小部分是強壯的女人,他們必須擁有強壯的身體,因為穿越沙漠是一件嚴峻而殘忍的挑戰(zhàn),一些人會喪命沙海。坐船穿越紅海時,他們的數(shù)量也會因乘坐那些脆弱的敞口船而減少。但他們?nèi)栽丛床粩嗟貋淼桨H肀葋喭ㄍ⒗雿u的口岸,每年至少會有10萬人用這種方式逃離非洲大陸。他們通常在晚上由蛇頭帶路,成群結隊步行著穿過貧瘠無望的平原。星光下,如果離得不是很遠的話,能依稀看到他們的影子,聽到他們的腳步聲。埃塞俄比亞阿法爾地區(qū)的牧民把這些人稱為「哈?!?,意思是「風中的人」。
然而,「到了也門也非常困難,」一個遷徙者告訴薩羅佩克,「他們會用刀和槍殺死我們?!挂粋€叫丹尼爾的年輕人來自埃塞俄比亞的沃羅省,要趕往一個在沙特阿拉伯舉辦的工人招聘會,遇到薩羅佩克時已經(jīng)走了13天。丹尼爾能在沙特阿拉伯拿到每月4000埃塞俄比亞比爾,這個月工資約為200美元,是一個非常令人滿意的報酬,兩倍于在埃塞俄比亞的相同工作。2012年,丹尼爾也曾在也門打工,他和他的那些勞工伙伴遭到了竊賊的攻擊,一個工人被刺死扔進了井里。丹尼爾在逃到沙特阿拉伯邊境前,在一片灌木中忍饑挨餓躲了三天。
穿越紅海
紅海是一個峽谷,是非洲大裂谷的延伸,只不過恰好被海水淹沒。在紅海深處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地熱加熱使水分鹽度很高,并不與普通海水混合。
在走完了埃塞俄比亞的行程后,薩羅佩克要坐船穿越紅海,為此,他花了近6周等一艘船載他到沙特阿拉伯。這艘船1978年建造于意大利,原本是用來運汽車的,現(xiàn)在船上裝載著將近9000個生命,其中包括8000只羊,855匹駱駝和24個人。這24個人中,有20名船員,3名獸醫(yī),唯一一名乘客就是「走出伊甸園」的薩羅佩克。羊群在悶熱的船上咩咩地叫著,駱駝則亂轉(zhuǎn)著。在紅海上航行了3天后,這艘船來到了沙特阿拉伯的吉達港。
購買駱駝
「你要多少駱駝?」
這時,薩羅佩克坐在著名的四季酒店優(yōu)雅的咖啡廳中,和一個買賣中間人商量購買貨運駱駝的事情。而在非洲,薩羅佩克是蹲在小屋里,告訴那些很關愛他們的駱駝的牧人,他絕不會讓這些駱駝馱運大件貨物。最后,中間人確定薩羅佩克需要2匹5歲至7歲之間被閹割過的公駝,而且每匹價格不高于2500沙特里亞爾(約5400元人民幣)。
幾天以后,在吉達的一個露天牲口市場,薩羅佩克買到了他要求的兩匹駱駝。在混雜著塵土、牲口糞味的空氣中,在牧民們的吆喝聲中,薩羅佩克感覺自己又回到了非洲。他把這兩匹駱駝取名為法瑞斯和西瑪。
夏娃的墳墓
薩羅佩克住在一個擁有106間客房,約有130年歷史的旅館,和阿拉伯人圍坐在古董地毯上吃著新鮮酸奶和甜芝麻糊。
「你可知道,夏娃是被安葬在吉達的?」房主這么問薩羅佩克。房主叫薩米納瓦爾,是吉達著名的歷史街區(qū)的管理者,有各種奇怪的想法,和就像是一千零一夜故事般的規(guī)劃。薩羅佩克告訴薩米納瓦爾他知道。他早些時候就去找過夏娃的墳墓。
1853年,英國探險家伯頓爵士曾到訪過夏娃的墳墓,并測量了一下距離、大小。后來,也門人受夠了陌生人要求看夏娃的墳墓。在吉達現(xiàn)代的「夏娃公墓」,并沒有發(fā)現(xiàn)陵墓或神社,只有簡單的混凝土墓碑。美國《時代》雜志1928年的文章曾寫道,夏娃的墳墓被拆毀,是因為曾有人擔心它會導致穆斯林信徒誤入歧途;而另外有研究指出,夏娃原來的墳墓是在20世紀40年代的城市發(fā)展中被拆除的。
沙特阿拉伯的另一面
沙特給人保守、傳統(tǒng)的印象,似乎與西方主流社會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但沙特因為石油資源而成為富國后,還是逐漸在一些方面與歐美接軌,而且他們建設的速度要遠遠快于歐美國家,也不遜色于中國,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建立和發(fā)展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是4萬工人花了3年時間就從一無所有的荒漠變成可供學生上學入住的學校,擁有游艇俱樂部、數(shù)字圖書館,可以說展現(xiàn)了沙特阿拉伯善于學習、節(jié)制和現(xiàn)代化的一面。2009年,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正式創(chuàng)辦,有7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碩士、博士研究生來到這里學習。在這里,傳統(tǒng)的清規(guī)戒律并不很嚴格,學生們穿著牛仔褲,男女學生可以自由交往,女性也可以開車。學校里還有沙特阿拉伯唯一的電影院,而在保守的沙特王國的其他地方,電影院是被禁止的。沙特阿拉伯曾有高級神職人員譴責這所大學是一種邪惡和罪孽,結果一周之內(nèi)就被具有改革意識的國王阿卜杜拉解職。
阿卜杜拉國王經(jīng)濟城的實驗室,是沙特最大的項目,英文簡稱KAEC。這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全新城市,在這片超過50平方英里的土地上,有工廠、商場、大學、碼頭、海水淡化廠、公園、醫(yī)院、賓館、辦公大樓和倉庫。投入的成本相當于盧森堡、拉脫維亞等許多小國的GDP,約有幾百億美元。未來20年將有約兩百萬的人在這里工作。這里類似于美國的一些城市,相同的城市布局,相似的高速公路設計,一樣的必勝客……這是有史以來私人資助的最大的經(jīng)濟特區(qū)。
沙特阿拉伯的建筑項目,讓薩羅佩克想起了消失已久的時代,想起了巴西政府投入巨資另起爐灶的首都巴西利亞,想起了美國公共建設領域的「高大上」時代。但當?shù)卣賳T跟薩羅佩克解釋:「我們不是迪拜,迪拜是一個國際城市,如新加坡。我們是一個沙特的城市,我們要尊重傳統(tǒng),但也對外界開放?!?/p>
沙特舉辦的一些活動,可以看出其在獲得財富之后的野心。沙特人烹飪過世界上最大的飯團,大米和肉的數(shù)量創(chuàng)下了吉尼斯紀錄;制造了最大的湯碗,打造了最大的金戒指……
遠古流傳的火療
探險家塞西杰在他的旅行經(jīng)典《阿拉伯金沙經(jīng)典》中這么寫過寫阿拉伯火療:貝都因人幾乎在自己或駱駝每次得病后都使用火療,他們的腹部、胸部和背部經(jīng)常有縱橫交錯的火療后的傷疤。一位消化不良的患者曾滿意地向薩羅佩克展示他腹部的燒傷疤痕,表示那種效果是立竿見影的?;鸠煼ǖ氖褂靡呀?jīng)是很古老的事情了,這并不是一種貝都因人的創(chuàng)新醫(yī)術。
薩羅佩克在沙特阿拉伯的向?qū)且晃粺崆檠笠绲耐诵蒈姽伲鍪掠袟l不紊,也是沙漠生存方面的專家和野生動物攝影師,他給薩羅佩克介紹了火療治療師約赫尼。
72歲的約赫尼是位火療治療師,通過炙燒來治病。她一直在沙漠手術室里塵土飛揚的地毯和爐膛邊完成一天的工作。關于神經(jīng)和靜脈的知識是她父親當面教給她的,而父親又是由祖父面授經(jīng)驗,依此類推到幾千年前?!肝易鲞@行40年了,不斷有人來接受治療,也只有我留在沙漠里做這件事。我快要不行了,但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都不會放著病人不管的?!惯@些病人已經(jīng)使用過普通的醫(yī)療方法,當他們對那些醫(yī)生絕望后,會從卡塔爾和也門等地來找著名的火療師約赫尼。他們?nèi)フ壹s赫尼就說明他們已經(jīng)在心里接受了火療。一位名為賽義德的男子被罵不是男子漢,他的父母認為他有些瘋玩。因此,他們不得不請火療者在他的頭上燒了一個洞。約赫尼的一些患者不希望別人聽到他們受治療時的尖叫聲,于是,她后來發(fā)展出了冷療法。
哈?!べM迪,成為薩羅佩克的新物流師,他像海明威般富有魅力,嫻熟地將漁線放進入水中。這樣的動作,他做過一遍又一遍。他感受到水中漁線隨著波浪的拉曳動作,感覺到拖船緩慢的波浪,鉤子的簌簌震動。他在20或30碼開外的海水之下測試他的誘餌。人們一直這樣做了很長的時間,最古老的漁鉤,由貝殼制成,在東帝汶的海穴里發(fā)現(xiàn),可以追溯到23000年前。
約旦「月亮谷」之行
2013年12月20日,薩羅佩克告別了阿里、阿瓦德和哈桑,這些可以作為他終生朋友的人。他還與他的物流師賽義德告別,謝謝賽義德在沙特鹽步市郊外的沙漠農(nóng)場為他牽來兩頭駱駝運輸物品。他還與Haql的政府工作人員告別,謝謝他們允許他在沙特阿拉伯和約旦邊境之間走動。這一天,他離開了沙特阿拉伯繼續(xù)前行。
據(jù)官方統(tǒng)計,約旦境內(nèi)有55萬敘利亞戰(zhàn)爭難民,而真實數(shù)字可能是其兩倍。數(shù)萬難民生活在聯(lián)合國的兩個難民營內(nèi)。許多約旦人很抱怨這些「客人」,高失業(yè)率對當?shù)禺a(chǎn)生了嚴重影響。這些因為戰(zhàn)爭而流離失所的人們,就像是一千多年前巴比倫被征服時逃難的人們一樣失去了原來的家園。
薩羅佩克開始進入被阿拉伯旅行者稱作「月亮谷」的地方。超過80英里長的約旦「月亮谷」就是瓦迪拉姆,是聯(lián)結阿拉伯游牧民族和地中海西岸黎凡特地區(qū)的心臟。舊石器時代,游獵民族追逐著獅子經(jīng)過瓦迪拉姆的草原,游牧民族隨后來到這里,開始了遷徙生活。在公元紀元之前,在納巴泰王國被羅馬帝國吞并之前,古阿拉伯人就是瓦迪拉姆的建設者。
瓦迪拉姆依舊有跡可循,美國考古學家科貝特研究過該地區(qū),他表示,現(xiàn)存的幾十萬壁畫說明這兒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洞穴藝術最精美的地方之一,也許只有澳大利亞和美國西部能夠與之比擬。一些保持至今已有9000年左右的壁畫,描繪的是公牛,體現(xiàn)的是新石器時代的風格。薩羅佩克和他的兩個美國同事以及一位沙漠向?qū)Ч弦黄?,每人牽著一頭馱著貨物的騾子。他們跟隨著考古學家馬哈茂德,來到一個峽谷。薩羅佩克用數(shù)碼相機來記錄這些文字和壁畫。
薩羅佩克繼續(xù)向西,橫跨約旦河谷,到一個陌生而破碎的新的世界,這里植被多起來,人口也較稠密,和約旦地區(qū)降雨量最高的朱迪亞丘陵只有一小時距離。在干燥、細菌難以繁衍的沙漠行走了一年之后,薩羅佩克對病菌的抵抗力降低了。來到這片雨水滋潤的土地兩天后,他得了肺炎。
這是一個叫Natuf的山谷,被認為是現(xiàn)代人類停止遷徙,開始穴居的地方。這些人被稱為納吐費安斯人,懂狩獵,生活在大約1萬至13000年前,他們開始馴服狗,并懂得烤瞪羚。他們有了固定的穴居場所,開始懂得「回家」。賈德·戴蒙在《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中這么寫道:穴居的缺點是生活空間小,容易人口過剩,并產(chǎn)生了階層分化,尤其是容易得傳染病,對這個時期的人類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薩羅佩克的7年徒步之旅,才進行了一年多,2016年,他將來到中國,到時候會有一些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