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植物學野外實習是植物學教學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本文首先詳細論述了傳統(tǒng)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改革策略,望能為改進與提高植物學野外實習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植物學 野外學習 改革
0 前言
植物學,它是生物學領域的一個分支學科,它是一門主要研究的是關于植物的長生發(fā)育、植物的生理結構以及植物的生態(tài)分布等方面的綜合性學科。它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學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程,植物學課程教學效果的好壞會影響到學生的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在植物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植物學野外實習是一個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與理論教學相比,實踐教學更具有實踐性、直觀性、創(chuàng)新性以及綜合性,在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開發(f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實踐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植物學野外實習存在著許多弊端,因而對傳統(tǒng)的植物學野外實習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1 傳統(tǒng)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組織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制約
大部分高校植物學野外實習安排時間都較短,通常為5至10天,因而,要在這有限時間內取得較好的實習效果,就必須提前做好準確工作,提前制定出完善的實習計劃以及組織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要做到因材施教,這可有效避免出現(xiàn)“一把抓”的現(xiàn)象。在實習之前,要教會學生一些野外實習的基本方法以及基本技術,讓學生掌握一些野外自我保護方法以及急救措施。在野外實習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相對完善的組織管理制度,指導教師無章可循,會影響其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并降低教師的責任心,與時同時,松散的環(huán)境下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這些都將嚴重影響到實習效果。
1.2 師資隊伍以及實習基地不完善的制約
近年來,在我國從事植物學分類的人員越來越少,教師隊伍更是缺乏,并且隨著高校的擴招,教師缺乏的現(xiàn)象更是凸顯,甚至許多高校在植物學野外實習的時候都需要外聘教師,但仍難以滿足需求。對植物的生態(tài)分布、植物的分類進行研究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如果缺乏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必然會影響野外實習效果。
同樣因為高校的擴招,植物學野外實習隊伍的持續(xù)壯大,植物學實習基地卻沒有因此而壯大,這就導致了二者之間的不平衡,然后要尋求新的理想型實習基地并非易事,并且許多學生也難以承受過高的實習費用,因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野外實習工作的良好開展。
1.3 傳統(tǒng)野外實習教學模式的制約
傳統(tǒng)的野外實習教學模式,首先通常是野外實習教師將學生帶到固定的實習基地;然后沿著固定的路線,教師對植物物種進行簡單的講解,教會學生識別方法以及要學生做好簡單的標本采集工作,回到學校之后,讓學生對采集好的植物標本進行整理與識別;最后在野外實習結束之后,教師挑出一些教學生識別過的植物物種進行考試,實習任務也就此完成。這種傳統(tǒng)的實習模式,總的看來,似乎是完整的,既包括教師的講解,也包括了學生的采集以及標本的制作,但是其實習效果卻不理想。大量教學實踐證明,實習過后,學生通常在較短的時候內就會忘記所學內容,這樣實習也便失去了意義。
1.4 缺乏科學合理的實習考核評價體系
實習考核評價也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對學生實習過程中各個方面的表現(xiàn)來進行綜合考評。傳統(tǒng)的考核,一般都是以學習認識植物種類的多少、學生制作標本的多少以及標本質量的優(yōu)劣為標準,雖然這種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卻忽略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2 植物學野實習教學改革策略分析
2.1 進一步完善組織管理制度
在進行野外實習之前,應該做好宣傳動員以及一切準確工作,制定完善的實習計劃。首先做好野外實習宣傳動員工作,要求所有指導教師與后勤工作人員共同參加,成立一個實習領導小組,確定野外實習的準確時間與地點;其次,要求每個實習教師都制定好一份完善的實習教學計劃,制定好詳細的教學步驟,盡可能要求每一位參加實習的教師都提前去實習基地熟悉環(huán)境,保證心中有數,以此來確保之后的實習工作能夠有序順利地進行。
2.2 加大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與實習基地建設的投入
由于每年度高校的植物學野外實習的開展時間都相對較為集中,因而在這一時間內就會出現(xiàn)實習指導教師嚴重不足的現(xiàn)象,但是僅為短時間的野外實習而另聘教師的話卻不大可行。因此,各校應該加大對現(xiàn)有教師的培訓力度,尤其是要做好青年教師的培訓工作,盡可能地為青年教師提供一些野外見習的機會,讓他們能夠積累經驗,以提高其教學指導水平。
盡管在我國許多高校都有自身固有的植物學野外實習基地,但隨著高校的擴招,顯然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因而發(fā)現(xiàn)以及開發(fā)新的實習基地便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措施。在實習基地的選擇上,不僅要充分利用本?,F(xiàn)有的實習基地,而且應該與附近院校、相關科研機構以及相關自然保護區(qū)等合作共建,要努力開拓校外資源,以提高實習效果。
2.3 加大對學生植物識別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應該教會學生掌握一些野外實習基本技能,讓學生能夠學會查閱以及使用植物志之類的相關書籍與文獻,并且能夠有效地運用這些工具書進行植物識別。除此之外,還應該要求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做好植物采集工作并且能夠獨立制作植物標本,讓學生掌握一些植物標本的采集與制作的方法。
2.4 制定科學合理的野外實習考核評價體系
制定科學合理的野外實習考核評價體系,應該在原有的傳統(tǒng)考核方式的基礎上,增加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考核,將學生的參與性、動手能力、合作精神、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個方面作為考核標準。建立這一實習考核評價體系,不僅能夠端正學生的實習態(tài)度,避免出現(xiàn)因實習而實習的現(xiàn)象,而且能夠提高實習效果,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也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席嘉賓,廖文波,凡強.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2(06):88-89.
[2]張海軍,張淑蘭,王長寶,程海濤,許龍.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保障體系的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02):145-148.
[3]胡變芳,郭生金,張欽弟,武玉珍,張謹華.植物學理論與實踐教學改革初探[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2):109-110.
[4]苗芳,姜在民,程金鳳.植物學野外實習改革與實踐[J].生物學雜志,2012(0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