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漢語讓步句中的關聯副詞“也”“都”“還”為研究對象,分析它們的共現規(guī)律,并通過對語料的實證調查考察它們的實際使用情況。研究發(fā)現,這三個關聯副詞在讓步句中的共現順序為“也>都>還”;左側轄域廣的副詞往往包含右側副詞的語義;它們在實際使用中往往并不同時出現,“單用”數量多于“疊用”數量。
關鍵詞:讓步句 也 都 還 共現順序
一、引言
漢語讓步句的典型格式有“P,也Q”“P,都Q”“P,還Q”等?!耙病薄岸肌薄斑€”三個關聯副詞在讓步句中有時單獨使用,也有時重疊使用,如例(1)、(2)。
(1)即使個中經受的種種委屈和辛苦不為人知,榮譽和獎勵與己無緣,也都可淡然處之。(《長江日報》1997年12月5日)
(2)即使將來我們富裕了,也還要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人民日報》2001年7月1日)
關聯副詞“也”“都”“還”的轄域和語義指向有何不同,它們之間具有何種層次關系,這些將作為本文研究的內容。
二、文獻綜述
杉村博文(1992)指出漢語的“都”是“總括副詞”;“也”是“分舉副詞”,表“類同”。韓玉國(2003)認為“都”表示“橫向范圍”,“也”表示“縱向范圍”。袁毓林(2005)進一步指出“都”通常是以小句為界限的;“也”的轄域通常是跨越小句的,即以平行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小句為范圍。“都”加合操作的對象是一組具有相同性質的個體,而“也”加合操作的對象是一組具有相似意義的命題。呂叔湘(1980)指出“還”表示動作或狀態(tài)持續(xù)不變,與副詞“仍”意義相同。
三、漢語讓步句
首先來看一下“P,也Q”讓步句?!耙病北硎尽邦愅?,“也”所限定的行為或事件通常具有典型性或極端性,通過對典型或極端情況的肯定或否定來表達對整個論域集合內所有情況的肯定或否定。如例(3)、例(4)。
(3)你即使討個豬婆,我也不攔你!(邢福義,2001:469)
(4)即使圣賢,也會有過。(《人民日報》1981年10月05日)
“P,都Q”讓步句中的關聯詞“都”表示“總括”,左向約束偏句中的復數性話題事件。如例(5)、(6)。
(5)不管是誰搞錯的,我們都得向院里寫個檢查。(邢福義,2001:345)
(6)我素來不揀角色,無論戲多戲少,戲輕戲重,我都唱。(《人民日報》1981年10月23日)
“P,還Q”讓步句表示“讓轉,延續(xù)”,即一種否定的時間上的繼起關系。如例(7)、(8)。
(7)即便是自己的行為玷污了明星的尊榮,善良的觀眾還是會百般愛護 。(《長江日報》1989年10月23日)
(8)即便有的職工家庭目前還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如果學會正確的比較法,還是會豁然開朗的。(《長江日報》1995年9月6日)
四、“也”“都”“還”共現順序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也”和“都”一起使用時的共現順序。袁毓林(2005)指出“也”和“都”加合操作的對象不同,因而它們的轄域,即語義作用范圍大小也不同:“也”的轄域通常是跨越小句的,即以平行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小句為范圍,而“都”通常是以小句為界限的。根據袁毓林(2002)的范圍原則,轄域廣的副詞應該出現在轄域窄的副詞之前。因此,讓步句當中“也”一般出現在“都”之前,如例(9)。
(9)實在沒有切面,則掛面、方便面,也都可以拌炸醬吃。(袁毓林,2005:300)
再來看“也、都”和“還”共現時的順序。張誼生(2000)提出了副詞共現的順序規(guī)則:評注性>關聯>時間>頻率>范圍>程度>否定>協(xié)同>重復>描摹?!耙病焙汀岸肌本顷P聯副詞,一般出現在“還”的左側,“還”是表示“體”(aspect)的時間副詞,為它右側的謂詞附加一種“體意義”,三者中與主句謂詞關系最為密切的。因此這三個副詞在讓步句中共現時的語序順序應為:也>都>還。以上是基于理論分析所得出的結論,在現實的語言編碼中這三個關聯副詞使用情況如何,下面將通過語料庫進行實證調查。
五、語料調查
(一)調查結果
為了了解“也”“都”“還”三個關聯副詞的真實使用情況,我們對華中師范大學CCCS復句語料庫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的結果顯示:這三個副詞的“單用”數量遠遠多于“雙用”數量,“雙用”數量又遠遠多于三個副詞共同使用數量。三個副詞中位于最左側的“也”使用頻率最高(見表1)。
(二)結果分析
我們認為出現以上使用傾向的原因有三:第一,由于“語義蘊涵”和“語義吸收”等原因,左側轄域廣的副詞往往包含了右側副詞的語義。如:關聯副詞“也”和“都”常常包含了“讓轉,延續(xù)”義,即“還”所表達的意義。如例(10)(11)。
在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補充上副詞“還”,句子意義不會發(fā)生變化。
(10)美國人權政策的雙重標準還表現在,即便同樣是對外,也(還)要實行雙重判斷標準。(《人民日報》 1999年05月31日)
(11)無論做什么,無論走到哪里,它都(還)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人民日報》 2002年09月30日)
第二,由于語言的經濟性原則及趨簡原則。除特殊的語用需要之外,在表達時一般會盡量規(guī)避關聯詞語的疊加使用,以減少表達的臃腫感。
第三,漢語是“意合”(parataxis)型語言,作為關聯詞語的副詞常常可以省略。有的時候省略掉三個關聯副詞中的一個或兩個,有的時候會將三個關聯副詞全部省略,變成徹底的“意合句”。 如例(12)、(13)。
(12)即使你燒成了灰,我φ照樣可以認得出來。(邢福義,2001:469)
(13)智者千慮,φ必有一失。(諺語)
六、結語
本文通過理論分析,探討了漢語讓步句中“也”“都”“還”三個關聯副詞的共現順序,實證考察了在真實語料中三者的使用情況。
參考文獻:
[1]韓玉國.“連”字句中“都”與“也”的語義差別[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3,(1).
[2]李光赫,林樂青,張北林,張斌.轉折復句日漢對比與其翻譯傾向:表示“逆原因”的ノニ和“但(是)”[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
學),2013,(7).
[3]李光赫,林樂青,張北林,張斌.轉折復句日漢對比與其翻譯傾向:“(然)而”和“(ソレナ)ノニ”[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
學),2013,(8).
[4]李光赫,林樂青,張北林,張斌.轉折復句日漢對比與其翻譯傾向:“卻”和ノニ[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3,(9).
[5]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6]杉村博文.現代漢語“疑問代詞+也?都……”結構的語義分析[J].世界漢語教學,1992,(3).
[7]邢福義.漢語復句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8]袁毓林.多項副詞共現的語序規(guī)則及其認知解釋[J].語言學論叢,2002,(26).
[9]袁毓林.“都”的加合性語義功能及其分配性效應[J].當代語言學,2005,(4).
[10]張北林,李光赫,林樂青.累加條件的テモ句式日漢對比研究[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2,(12).
[11]張北林,李光赫,林樂青.“テモ”轉折句式所表示的偽實和事實[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3,(2).
[12]張誼生.現代漢語副詞研究[M].北京:學林出版社,2000.
(林樂青 張北林 李光赫 吳世蘭 遼寧大連 大連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11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