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陽剛剛升起,我獨自站在鴻雁樓的二層平臺仰視著,蔚藍的天空從遠方傳來非常熟悉的鳴叫聲,我聞聲望去,一群大雁隱隱約約地閃現(xiàn)在空中,這習慣的叫聲,驚醒了臥在窗前的雁鵝,它們都站了起來,隨聲應叫,勾起了我絲絲縷縷的回憶。
記得去年秋天,應朋友伊萬林的邀請,到他家去觀賞新修建的養(yǎng)魚池,我同意了,并驅車前去。他家住在縣城的西北端,緊把城邊子,房子西側是一片長滿野草和蘆葦?shù)恼訚傻兀诜课骷s五十米遠的一塊空地上,興建一個養(yǎng)魚池,面積大約有六千平方米,魚池周圍用鐵柵欄圍得嚴絲合縫,魚池的東北角處打一口井,是為魚池補水用的。北側有一塊1千平方米的平地,在這塊空地上,養(yǎng)著二十幾只大鵝,十幾只鴨子,三只小山羊,都散放著。真不巧,就在我欣賞這些可愛的鴨鵝時,一只野雁,在空中盤旋了一圈,竟然從天上慢慢地落了下來,落到了鵝群旁邊,離我們只有30多米遠。
我驚喜了,這雁是不是陪我而來呀?讓我高興得不得了,但又不敢大聲說話,恐怕把它嚇跑了。臥在池子旁邊的大鵝都驚惶地站了起來,伸長了脖頸大聲地叫著,好像在說:“你來干什么?這可是我們的生活領地呀?!庇谑嵌紡堉獗獾拇笞?,追著咬它,攆得它飛飛落落不停地在魚池轉悠,幾只鴨子也上前去幫忙,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三只小羊也跟在后邊用角去頂它。
我和伊萬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也無法去勸他們,我自言自語地說:“大鵝呀你們知道嗎?它可是遠方來的貴客呀!”主人從內心想把它留下,沒有什么辦法,只好順手拿一把玉米粒和蔬菜扔進去喂它們,主要是想分散它們的注意力,大鵝和鴨子一見食來了,都低著頭搶著吃,忘了攆雁了。
可那只大雁不敢上前覓食,呆呆地站在旁邊看著,看它那表情很痛苦也很憂郁。它有可能是自己飛散了,離開了家庭在尋找伙伴;有可能是受傷了,跟不上雁群,落到有水地方歇腳;還有可能生病了,在空中飛不動,只好落在地上。
第二天伊萬林告訴我,那只大雁飛了,臨走時,圍著我家的房子繞了好幾圈,還大聲地叫了幾聲。
“往哪個方向飛了?”我很關切地問他,“向南飛了?!蔽覍λf:“它盤旋飛是戀戀不舍,和你有情無緣呀,那叫聲是對大鵝憤怒而發(fā)出的內心之聲,它一定是找自己伙伴去了?!?/p>
這件事又勾起我四十年前的一段往事,記得小時候,我家住在龍安橋鎮(zhèn)小河東村,村子離烏裕爾河不到兩公里,這條河葦草茂密,植物叢生,魚種繁多,是候鳥筑巢生殖繁衍的好地方。
每年的春季,禾苗剛剛出土,大地還沒有開鋤,人們有空閑時間就三一群兩一伙的到河套里去揀野鳥蛋,每人一天能揀二、三百個,揀回鳥蛋都先飽飽地吃上一頓,然后在壇子里放上鹽水把蛋腌上,腌咸了留著以后吃,腌好的鳥蛋用水煮后,蛋黃的顏色就像初升的太陽,紅紅的,順著蛋黃周圍直流油,吃一口,味道美極了。
據(jù)專家介紹一個和雞蛋一樣大小的野鳥蛋,相當于兩個雞蛋的營養(yǎng)價值。記得有一次父親撿回11個和鵝蛋一樣大的雁蛋舍不得吃,趕巧自家的老母雞抱窩,母親就把雁蛋和雞蛋放到一起,讓母雞孵化,不到一個月,一只身上有點綠肚底下發(fā)黃的雁雛出殼了,母親很喜歡它們,天天喂它愛吃的野菜和糧食,每天早上吃完食,把它們趕到離家很近的水泡子里,讓它們在水里嬉戲,晚上再趕回來。雁很有靈性,二十天左右就不用主人接送了,早上自己出去,晚上自己回來。
不到三個月羽毛變灰色,開始拍動翅膀練飛了,有一天它們晃晃悠悠地回來,母親一數(shù)竟然多了一只,以為是別人家養(yǎng)的家雁哪,其實不然,那是一只野雁,父親想把他抓住,在自家的院內跑了好幾圈,就是抓不著,急得用木棍打,結果不但沒有打著,還驚得大雁展翅高飛了。那個時期是60年代,人們根本沒有保護鳥的意識,每年都有上百只大雁,被獵手用槍打死,作為餐桌上的一道佳肴?;叵肫疬@段往事,看到朋友家那只飛來的孤雁,我非常崇拜和敬佩大雁,大雁和人類一樣群居生活,有著人一樣的親情。
當一只大雁走散了,它就要尋找另一群伙伴,一旦找不到自己的同伙,就連地上跑的大鵝它也愿意和它們在一起。它雖然有野性,只要你喂養(yǎng)它,它就像鵝一樣,和你非常親密,見你來了就伸著細軟的頸,圍著你轉啊,叫啊,總是在和你要吃的。它們生活很普通,從不挑吃挑喝,有嫩草和野菜就足矣,時常能吃上點糧食等于改善生活了。多年來由于人們大量捕殺,雁的數(shù)量越來越少,國家早已把大雁納入二級保護動物了,因此,我們必須很好地保護它們,保護它們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啊!
北歸的大雁在高高的空中,離我越來越近,我看清楚了,那領頭的恰是去年秋天飛走的那只孤雁,它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今年春天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