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一名即將走上教師工作崗位的身份踏進小學,接觸一線,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與理想還是存在著落差。作為一名小學老師,一名班主任,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那么輕松,小學老師在管理、教育、教學等各方面都需要非常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能力。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班級文化;教學評價
作者簡介:馬瑞娟(1988.08-),女,河南省濮陽市人,渤海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方向。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03--01
小學是人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小學生就像一張張白紙,通過學校的教育繪出最美的童年。學校、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要從多個方面,多個維度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使學生能夠在小學階段獲得基礎的學科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端正正確的處事態(tài)度,樹立清晰的人生理想。由于小學生的心理還不成熟,這就要求小學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過硬的教育教學能力,科學的方法去管理班級,教育學生。
一、班主任角色多,生活學習都得說
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階段,班主任要在生活、學習、紀律等方方面面一點一滴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班主任也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一)教師的角色
班主任自然離不開教師這個角色。對于像A校班主任要擔任語文、數(shù)學兩門學科這種情況,就對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完成小學語文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的任務,又要完成小學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感的任務。班主任和學生打交道的時間最多,又擔任兩門課程,會在某種程度上讓學生產生視覺倦怠,這就要求班主任要處理好角色之間的轉換,處理好不同課堂中不同的學習氛圍。
(二)慈母的角色
面對小學一個班級七八十個學生,班主任要把這些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悉心照顧。在兩所學校聽一年級的課時,觀察到班主任會提醒學生熱了把棉襖脫了,上課前喝水,上課后就不能喝水了,文具應擺放在課桌的什么位置等等。班主任要時刻關心學生的身體,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學習,關心他們的思想。經常鼓勵他們,在肯定他們進步的同時也要悉心指出他們有待完善的地方,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
(三)朋友的角色
我們知道,一個學生喜歡某學科的老師會自然地喜歡這門學科,作為每天都要和學生打交道的班主任老師要和學生成為朋友,親近學生。在教育學生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才能夠把班主任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班主任的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班主任要用心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站在和學生同等的高度去看待學生。
二、班級文化很重要,奇思妙想來出招
班級文化是班級的靈魂所在,也潛在地給班級學生一種精神力量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具有無形的教育力量,不但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展板文化建設彰顯課程文化
在B校每個教室外面的墻面上都有兩塊展板,一塊是貼著學生優(yōu)秀的書寫作品或繪畫作品。作品內容,粘貼方式由學生和班主任共同商量決定(教室里也有這樣的展板)。另一塊展板是一塊小黑板,不同的班級展板形狀不同,有的是蝴蝶形狀,有的是花的形狀,這塊展板主要寫一些班級的寄語、班級理念等等。把班內學生的各種特長展示在展板內,用于激勵全班學生的競爭與發(fā)展,也可通過評選班級新星等方式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和個性發(fā)展。
(二)讀書文化建設彰顯班級內涵
有的老師就特別注重學生的閱讀,致力建設“書香班級”,也特別強調學生讀書,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讀書要求,并及時給予“晉級”獎勵。我觀察了A校的一些班級中都有一個書柜,但可惜的是里面并不是放的可閱讀的書籍,而是放的雜物,像學生的作業(yè),老師的包等等,這樣就造成了一種資源浪費。我在B校聽課時也留意了一下,有的教室后面的墻上上下釘了兩塊木板,不是特別大,但是上面放滿了書。我覺得每個班級都應建一個小小的圖書角,地方無需很大,書也可由學生自己捐出,應讓學生多讀書,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好習慣,學生通閱讀會變得更加活潑和自信,思維也會更加積極,語言表達也會越來越流暢。
(三)黑板文化建設彰顯班級個性
每個班級后面都有一塊黑板,要充分利用起來,這是展示班級個性的平臺,也是展示學生才華的一個平臺。在黑板的布置上,教師進行指導,把主動權充分交給學生。板報的設計要有班級的風格和特色。我觀察到兩所學校的教室前面的黑板都有留出一角進行“古詩詞、名言警句、成語接龍”等積累活動,通過日積月累,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三、教學評價多元化,賞識教育作用大
(一)課堂教學評價
在課堂上對于學生回答的問題或其他一些行為,教師要作出即時的評價。在兩所小學聽課時,已經很少聽到“你真棒!”“真厲害!”這樣的評價了,反而更多會聽到“你很勇敢,今天舉手回答問題了!”“沒關系,你還沒想好,再想一想好嗎?”“你真是個細心的孩子!”“你讀的真有感情,我都被你打劫了”等等這樣的評價。運用這樣賞識性的語言大大激勵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充分肯定了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像這種即時評價,起點低,目標小,因此教師要做到勤評價,快反饋。
(二)作業(yè)評價
我在聽課時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細節(jié),學生的作業(yè)本上,做錯的題老師會打上一個“ X ”號,這也是多數(shù)老師在批改作業(yè)時普遍的做法,我想下面一種做法會不會更好?學生做錯的題,老師先打上一個“\ ”,等學生改正過之后再把對號的另一半補全,這樣學的作業(yè)本上就沒有“X”號而都是“√”號了。
在學生作業(yè)的最后寫上恰當?shù)脑u語也是很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寫評語時要避免批一個“閱”字,而應以更貼近學生實際的個性化語言進行評價,比如“如果再認真一點,你一定是最棒的!”“你與眾不同的見解真讓人耳目一新!”“多漂亮的字呀!要是再細心一點就好了!”盡可能地從積極的方向,把鼓勵與批評兩者巧妙地結合起來。表揚時指出進一步努力的方向,批評時又肯定了其進步的一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
這次見習,我收獲很多,我看到了小學老師的辛苦,也看到了他們的幸福;看到了他們的多才,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一線中的小學與我們理想中的形象有很大差別,真正走進小學,走進課堂才發(fā)現(xiàn)我們要學習和努力的還很多很多。
參考文獻:
[1]崔振喜. 新課程下中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初探[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7).
[2]朱茂元. 淺談小學數(shù)學作業(yè)評價的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2(2).
[3]季誠釣.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訓練[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