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地中海東部的塞浦路斯,國土面積不到1萬平方公里,人口不足百萬,蕞爾小國也。然而發(fā)生于該國的存款征稅風波,卻讓全球金融市場為之心神不寧。
為挽救受希臘債務危機影響的銀行業(yè)并彌補政府財政的不足,塞浦路斯2012年6月向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救助。2013年3月16日,歐元集團、IMF和歐洲央行組成的“三駕馬車”與塞浦路斯達成一致,同意實施總額為100億歐元的救助。
但世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來自歐盟和IMF的援助是“有條件”的,而且條件頗為嚴苛。按照塞浦路斯與歐盟和IMF達成的援助協(xié)議,想要拿到這100億歐元的資金援助,塞浦路斯首先必須向當?shù)劂y行存戶征收一次性存款稅,存款達10萬歐元或以上的稅率為9.9%,10萬歐元以下的稅率為6.75%。據稱,此舉預計可使該國政府獲得大約58億歐元的收入,不但可以降低其所申請救助的資金數(shù)額,還使其債務達到可持續(xù)性。除此之外的“援助條件”還包括:對銀行存款利息額外征收“代扣所得稅”,把公司稅從10%提高到12.5%,并將廉價出售國有資產。
這一消息在塞浦路斯國內引爆后的沖擊力可想而知?!斑@是在打劫!”從電視畫面看,民眾的憤怒溢于言表?!熬戎桨浮庇诹璩窟_成,塞浦路斯民眾在當天一早醒來聽到消息后,紛紛前往銀行取錢。全國各地銀行的自動取款機前排起了長龍,眾多自動取款機數(shù)小時內被取空。塞浦路斯銀行當局發(fā)出通知稱,存款稅的稅額是根據方案達成一天前的存款金額核定的,儲戶現(xiàn)在取錢并不能減少納稅金額。但這顯然無助于阻止人們瘋狂取款的行為。為防止銀行系統(tǒng)因“擠兌風潮”而崩潰,塞浦路斯不得不暫停銀行運營,臨時凍結銀行賬戶。
塞浦路斯政府向歐元集團和IMF申請貸款,主要是為了救助岌岌可危的銀行業(yè),以及緩解政府債務危機。按照塞浦路斯政府的說法,如果沒有這筆救助貸款,塞浦路斯兩家申請救助的銀行將面臨破產,從而導致整個銀行系統(tǒng)崩潰。而獲得救助的前提,是必須征收存款稅。也就是說,征收存款稅是為了挽救銀行業(yè)。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征收存款稅引發(fā)的“擠兌風潮”,足以讓塞浦路斯的銀行業(yè)加速破產。
關于稅收,經濟學行內有一個頗為戲謔的理論,是“粘蠅紙理論”。當對一種產品征稅時,誰來承擔稅負,是買者,還是賣者?“粘蠅紙理論”認為,誰繳稅就只對誰有影響。也就是說,稅收負擔就像粘蠅紙上的蒼蠅,被粘在它落地的地方。這理論,經濟學行內只是將其作為茶余飯后的笑談,并不當真。但在現(xiàn)實中,信之者大不乏人——譬如說,我國樓市調控出臺的“新國五條”中,規(guī)定將對“二手房”交易采用差額的20%征稅。但這20%的轉讓所得稅由誰承擔呢,主事的住建部的官員顯然是“粘蠅紙理論”的信奉者,天真地認為對誰征收誰就承擔,并發(fā)表了一通“轉嫁將嚴懲不貸”的宏論,引來坊間一片笑聲。
“粘蠅紙理論”為什么是錯的?因為它忽略了最為重要的一點:課稅對象是可以“逃跑”的。以塞浦路斯存款稅為例,對銀行儲戶存款征稅的消息一出,儲戶隨即蜂擁至銀行取款以至發(fā)生“擠兌風潮”。擠兌,就是存款的“逃跑”。雖然塞浦路斯政府強調存款稅是“一次性”的,但人們顯然不會相信,因為“一旦他們開始這么做了,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從經濟學上說,儲蓄和投資是一回事,只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存在銀行的錢,銀行必須借貸出去才可以生存,投資是也。對存款征稅導致儲蓄大量流失,個人和企業(yè)想要投資將無法從銀行籌措資金。投資不足,經濟發(fā)展無從持續(xù)發(fā)展。事實上,塞浦路斯“把公司稅從10%提高到12.5%”的做法,也是在打擊企業(yè)投資的欲望。經濟發(fā)展沒有起色,政府的財政收入又從何而來,又如何彌補財政債務危機?一言以蔽之,歐元集團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的100億歐元救助方案所附帶的“條件”,對塞浦路斯而言,是“飲鴆止渴”。換言之,雖然這一方案本身號稱是為了消弭塞浦路斯的銀行業(yè)及政府債務危機,若實施,在救助資金到位之前,塞浦路斯的政府和銀行業(yè)就已然破產。
塞浦路斯國會最后投票否決了“存款征稅方案”,盡管該方案已修改為不對低于2萬歐元的儲戶征稅。雖然這意味著塞浦路斯將無法獲得100億歐元的救助貸款,但是,這顯然是正確的選擇。
塞浦路斯政府與“三駕馬車”達成的救助協(xié)議,在遭到民眾的抗議之后,塞浦路斯政府將存款征稅方案做了“微調”,2萬歐元儲戶免于征收一次性存款稅。但這一方案在3月19日被議會否決,“三駕馬車”的救助計劃由此擱置。
塞浦路斯隨后轉向俄羅斯尋求援助,無果而返。為獲得“三駕馬車”的救助,塞浦路斯議會在3月22日通過了包括《存款征稅法案》在內的9項緊急救助法案。3月25日,在歐盟劃定的“最后時刻”,塞浦路斯終于與“三駕馬車”達成最新救助協(xié)議。新救助協(xié)議無須經過塞浦路斯議會表決,因為執(zhí)行新協(xié)議內容所必需的法律程序已在3月22日提前通過。
最新達成的協(xié)議可以讓中小儲戶松一口氣。因為塞浦路斯銀行中所有10萬歐元以下存款都將得到“完全保護”。由于塞浦路斯銀行系統(tǒng)37.1萬儲戶中約有36.1萬儲戶存款規(guī)模低于10萬歐元,僅1萬儲戶超10萬歐元,且其中大部分是俄羅斯富人,因此救助協(xié)議實施后,這些俄羅斯富人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對塞浦路斯第二大銀行大眾銀行而言,這也是一個壞消息。根據協(xié)議,大眾銀行將被拆分為一家“好賬銀行”和一家“壞賬銀行”,該行低于10萬歐元的存款將轉入塞浦路斯最大的銀行塞浦路斯銀行,10萬歐元以上的存款將被凍結,其中大部分將被用于償債。
表面上看,為最新救助協(xié)議“埋單”的是那些存款超過10萬歐元以上的“富人”,而在世俗的價值觀中,“劫富濟貧”又具有天然的正當性,因而救助協(xié)議的執(zhí)行較之前的“存款稅”方案容易得多。但就其“惡劣影響”而言,結果是一樣的:政府和銀行的信用在此次“搶錢”行動中將喪失殆盡。一家經營不善而要倒閉的銀行,責任不追究其股東和經營者,而要無辜的第三方——儲戶承擔,這種對儲戶財富和產權明目張膽的侵犯,豈不是赤裸裸的強盜邏輯!可以推斷,盡管塞浦路斯議會批準了《資本管制法案》,塞浦路斯公民面臨著“每日提款額限制”、“不得在定期存款到期以前提款”、“所有定期存款在到期日將被強制續(xù)存”、“禁止或限制非現(xiàn)金交易”、“禁止或限制支票兌現(xiàn)”等諸多管制,在暫停運營的銀行重新開門之后,人們依然會想盡各種辦法將錢從銀行取出來,銀行體系的資金流失將不可避免。
容易明白“三駕馬車”伸手援助之時要求塞浦路斯學會“自救”的意圖,但不容易理解為什么會開出這樣的“藥方”。因為按照其聲明,其援助的目的,“旨在恢復該國金融板塊生存能力,在未來數(shù)年恢復可持續(xù)增長和健全的公共財政”,但其提出的“援助條件”,恰恰是在斷塞浦路斯金融業(yè)的生路。
眾所周知,塞浦路斯的金融業(yè)近年來發(fā)展迅猛,也是該國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而其金融業(yè)的崛起,正是得益于其自由開放的資本市場以及優(yōu)惠的稅收體制。譬如說,塞浦路斯有歐盟成員國中最低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塞控股公司在其海外子公司的紅利收入上可以享受的完全稅收豁免,非居民股東的股息收入稅收豁免,股票、證券和公司債的出售收入稅收豁免,等等。開放的市場和輕松的稅負,造就了塞浦路斯為世界離岸金融中心的知名地位,也是金融業(yè)繁榮的動力所在。
問題是,由于受“三駕馬車”提出的援助條件的蹂躪,這一切將不復存在。為了防止資本外逃,塞浦路斯議會通過了《資本管制法案》,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yè),在未來動用、轉移資金時面臨著煩瑣而嚴格的限制;與此同時,包括企業(yè)所得稅在內的稅收也進行了上調。也就是說,塞浦路斯金融業(yè)賴以生存的“兩大法寶”均宣告失靈。加上“搶錢”行為導致的政府和銀行信用的喪失,塞浦路斯的支柱產業(yè)——金融業(yè)已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金融業(yè)的不振,也必然影響與金融相關的專業(yè)服務——會計、精算、法務等行業(yè)的發(fā)展。而這兩大板塊,正是近年來塞浦路斯最為蓬勃發(fā)展的經濟領域。它們的衰落,也將直接意味著塞浦路斯經濟的跌落?!叭{馬車”期待的所謂“恢復該國金融板塊生存能力,在未來數(shù)年恢復可持續(xù)增長和健全的公共財政”,也將成為一句空話。
沒有疑問,為了獲得這100億歐元救助貸款,塞浦路斯最終付出的代價,將遠高于100億歐元。這一代價的負面效應,將在未來逐一、清晰地顯現(xiàn)。那所謂的塞浦路斯危機得以平息的說法,只是一廂情愿的臆想,一切才剛剛開始。
(摘自清華大學出版社《解惑中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