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益陽箴言書院,望著殘缺不全的書院舊址,人們總會把它與清太子太保、兵部侍郎、湖北巡撫胡林翼聯(lián)系起來,因為這所書院不僅主要是由胡林翼出資修建,而且從書院的命名到辦學宗旨的確定和教學內(nèi)容的設(shè)定,都是他親自確定的。箴言書院傾注了胡林翼晚年太多的心血。
箴言書院坐落于湖南省益陽縣(今益陽市赫山區(qū))石筍鄉(xiāng)東南隅志溪河畔的瑤華山,為胡林翼創(chuàng)辦。胡林翼,字貺生,號潤芝。清嘉慶十七年(1812)六月出生在益陽縣泉交河長崗村;道光十六年(1836)中進士,列“殿試二甲第二十九名”;咸豐五年,任湖北巡撫;咸豐十一年(1861)卒于武昌,年僅五十,與曾國藩、左宗棠號為“咸(豐)同(治)中興三名臣”。
箴言書院初創(chuàng)時有房舍四進10棟96間,后增至108間,分為主室、齋舍、講堂和正殿四部分?,幦A山不算高,而且離當時的益陽縣城有一段距離,胡林翼為什么選這里為書院的院址,而且為何把書院取名為箴言書院呢?
一是瑤華山遠離鬧市,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山下有被當?shù)厝朔Q為益陽縣的母親河志溪河蜿蜒流過,志溪與瑤華山之間有一片開闊地,湍急的河水一個九十度急轉(zhuǎn)之后進入這里漸漸平緩了,水面特別開闊,像一個平靜的湖,這里獨特的地貌和環(huán)境,自然成了胡林翼建書院的首選之地。因為他認為書院應(yīng)建“于山鄉(xiāng),不宜城市,亂世用長,兵燹可虞也?!?/p>
二是因為書院建在瑤華山,緊靠在胡林翼父親的墓室旁邊,中國古時候有要繼承先人遺志,則“必倚先人墳?zāi)埂?,所以胡林翼在父親墓地不遠處修建了祠堂,在祠堂旁修建起箴言書院。
胡林翼之所以將書院取名為“箴言書院”,是為了紀念其父胡達源在長沙城南書院執(zhí)教時所著的《弟子箴言》?!兜茏芋鹧浴穮R融先儒,語出心得,引經(jīng)據(jù)典,授經(jīng)化史,以酣暢淋漓的講授,非常有益于教學,以此為書院之名特別貼切。
的確,當年胡林翼在選擇書院校址時,是花了不少心思的。為最后確定院址,他除親往益陽名山碧云峰(當時稱“小廬山”)、桃江等地考察外,還派精通勘輿之術(shù)的風水先生夏先范到各地勘察。夏先范經(jīng)過考察,回復(fù)說:“十五里有石筍山,結(jié)陰穴富貴悠久,結(jié)陽穴可出詞林?!焙忠碛谑菦Q定:“陰穴葬吾父,陽穴可為書院”。這樣,箴言書院就定址于石筍瑤華山之南麓。
胡林翼創(chuàng)建箴言書院的初衷,一是為了珍藏父親的《弟子箴言》,二是為了解決本地子弟讀書問題,這從他與友人汪梅村、蔣文若等通信中可以看出:“伏念先光祿主持正學,身體力行,為邑人所欽,仰擬行塋高敞,于地旁建立祠堂,外間架迭為書院體勢,購群書實中,即以公之邑人士?!?/p>
1853年,書院奠基之時,胡林翼休病在家,他親自執(zhí)鏟,參加了奠基儀式。而大規(guī)模修建書院時,胡林翼正在湖北巡撫任上,因戰(zhàn)事吃緊,他不可能親力親為,書院建設(shè)的大小事務(wù),均由他夫人陶靜娟主持。
箴言書院在湖南書院中的影響,還在于它的修建得到了曾國藩、左宗棠、李希庵等名人的大力支持,特別是湘軍主要領(lǐng)袖曾國藩的支持。曾國藩不僅捐獻資金為其修建書院,而且親自為書院寫了碑記。
為修建箴言書院,胡林翼與曾國藩等有多封書信往來。咸豐十年十月二十八日,胡林翼致信曾國藩,請求曾氏為書院搜集各種書籍。
曾國藩接書信后,立即贈書數(shù)十種,并親自為胡林翼開列了學院的《藏書目錄》。
胡林翼還請曾國藩作《箴言書院記》,并要求用書寫上石碑的字體。曾國藩接信后立即復(fù)信胡林翼,明確表示,《箴言書院碑記》決不敢推諉。
咸豐十一年六月,曾國藩又致信胡林翼,詢問書院修建的具體情況。
1861年9月,胡林翼病逝后,曾國藩又親自為“箴言書院”籌資。書院修造資金的最后缺口,曾國藩個人獨捐近三分之一。同時,他還致書友人為其捐資。
曾國藩之所以對胡林翼修建箴言書院如此竭盡全力,不僅積極捐資捐物,而且在精神上給予極大支持。一是因為對胡林翼確有深厚的情感;二是表現(xiàn)了他對傳承湖湘文化及藏書利于讀書士子的莫大情懷。
書院建成后,曾國藩撰寫了《箴言書院記》,高度稱贊胡林翼“侍郎自開府湖北以來,即以移風易俗為己任”。“建箴言書院,將萃益陽之士而大淑之?!薄昂笥忻勒叱觯^于胡氏父子仍世育才,肫肫之意,與余小子慎其所習之說,可以興矣?!?/p>
l864年,箴言書院落成;次年正式招生。1904年,清政府頒布了《欽定學堂章程》,箴言書院遂改為校士館。1912年,將校士館改為箴言學校,繼而改為縣立第二高等小學,至1921年停辦??箲?zhàn)時期,長沙私立育才中學遷至益陽,借書院地址繼續(xù)辦;1954年,益陽縣人民政府在箴言書院舊址創(chuàng)辦益陽縣第一中學分校,后改為一中。1994年更名為益陽市十一中,2001年改名為益陽市箴言中學。近160年來,滋蘭樹蕙,桃李芬芳,名播三湘。由一本書《弟子箴言》緣起,創(chuàng)立的箴言書院發(fā)展到現(xiàn)在——一個現(xiàn)代化的省級重點中學,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箴言書院從創(chuàng)辦時開始,就明確了書院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是以孔朱儒學為主體,具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朱子》《小學》《近思錄》諸書。二是“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三是《弟子箴言》,即胡林翼父親自撰的著作。
通觀箴言書院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點,顯然是把修身養(yǎng)性育人放在第一位的。
箴言書院竣工并正式招生時,胡林翼雖然已經(jīng)作古,但后人仍執(zhí)行了胡林翼在世時已經(jīng)擬定的書院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及管理方式,并在他原來擬定好的基礎(chǔ)上做了一些完善和拓展。
書院籌建時,胡林翼就曾經(jīng)與人多次談及書院的規(guī)模和教學內(nèi)容。他說:蓋先宮詹之志,由宋五子上推孔孟之旨,尤嚴于公私義利之際,始于切近,以致遠大。這話的意思就是,學習孔朱儒學,重點弄清什么是“公私義利”,而所謂“公私義利”不僅僅是牽涉正心修身問題,而是關(guān)系到治國治民的大問題。要達到這一點,必須以《朱子》《小學》《近思錄》諸書為先。胡林翼特別推崇《周禮》《儀禮》《禮記》等儒家經(jīng)典,他認為,講學亦必以復(fù)禮為主,也就是說要學好“三禮”。他多次說,“三禮”之學,百世不惑,非教好不可。至于胡林翼為什么把自己父親的《弟子箴言》作為書院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表面上好像有“唯親”之嫌,其實,我們從曾國藩對這部書的評價就可以清楚這并非胡林翼的私情使然。曾國藩曾說:《弟子箴言》“自灑掃應(yīng)對,及天地經(jīng)綸,百家學術(shù),靡不畢具。甄錄古人嘉言,衷以己意,辭淺而旨深要?!辈娬{(diào)自己是“實嘗受而讀之”。
箴言書院還非常重視學生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要求學生“本理學、德、政事、言語、文章,一經(jīng)貫之”,反對“徒視誦讀為資文藝”。所以,第一任山長編寫的《箴言書院學程》,就包括經(jīng)、史、立身、治事、為文五門,而“治事”一門,就包括了軍事、地輿、政治、農(nóng)桑四類書目,重在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正如曾國藩后來所說:(箴言書院)以教之琴瑟鐘鼓,以習其耳;俎豆登降,以習其目;詩書諷誦,以習其口;射御投壺,以習其筋力。
箴言書院在辦學過程中,著力推行了胡林翼父親在《弟子箴言》中所倡導的“育材之法”,概括起來有以下三點:
——養(yǎng)成良好的校風與學風。曾國藩曾說過,箴言書院的教育其始矣,無所知識,未幾而聘省,欲逐眾好,漸長漸貫而成,自然出一二人以達于通都。漸流漸廣,而成風俗。也就是說,從書院中培養(yǎng)出“尖子”而提高學校聲譽,并以此影響其他學生,養(yǎng)成學生愛護學校名譽而認真學習的校風。此種校風一旦形成后,其勢不可擋,“窮天人之力,而莫之或御”。在學風培養(yǎng)中,箴言書院主張“崇實而黜華賤”,“使人知務(wù)實學而推見諸行事”。學院堅決杜絕“書院多華士,少樸學”的風氣,認為這種風氣為“官長之道也”,應(yīng)該立即廢止。
——因材施教。箴言書院非常注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學方法。正如曾國藩在《箴言書院記》中說:“竊嘗觀天之生斯人也,上智者不常,下愚者亦不常,擾擾萬眾,大率皆中材耳!中材者,導之東而東,導之西而西,習于善而善,習于惡而惡?!睍焊鶕?jù)個人的資質(zhì),進行分等排隊,而后按不同情況進行教育,這是符合當時的教學實際的。當然,曾國藩提出的上智不教而能,下愚教而不能的觀點,認為人智慧和才能是先天的,是一成不變的觀點,帶有明顯的主觀唯心主義色彩。
——建立規(guī)章制度。書院成立之初,就有一套較完整的用人、教學、學生學習的規(guī)章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對此,曾國藩在《箴言書院記》中曾說:箴言書院“寬其涂轍,而嚴其教條”。換句話說,箴言書院在培養(yǎng)邑人子弟時,路子可寬一點,但要形成條例、制度,并且嚴格執(zhí)行。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合符規(guī)格,既有利于樹立良好的教風,又有助于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箴言書院管理體制完備有序,實行的是山長負責制。書院規(guī)定山長每月必須講學二至三次,同時負責處理書院日常事務(wù),包括執(zhí)掌契約,管理田產(chǎn)、租谷、房屋、膏火等。另設(shè)齋長若干名,一般由秀才擔任,要求有一定的學識,主要負責學生作文的收發(fā)等教學事務(wù)。山長的選聘十分慎重,條件嚴格,要求很高,必須是“品學兼優(yōu)”的名儒。我們僅從以下幾任山長的選聘中,就可以看出書院對這個問題的高度重視:
莊受棋,江蘇陽湖人,清翰林侍講,曾任湖北布政史,后因病休居桃花江,被書院選聘為第一任山長。
黃自源,安化人,清探花,著名書法家。著述有《宋真宗御注四十二章經(jīng)》《殿試卷》;字貼有文天祥《正氣歌字貼》和《黃自元間架字貼》。也是“品學兼優(yōu)的名翰林”。
王龍文,湘鄉(xiāng)人,清光緒時的探花,官至編修。曾著《平養(yǎng)堂文集》10卷,《詩文集》20卷、《平養(yǎng)堂疏稿》《湘鄉(xiāng)篤袁君墓志》《湘鄉(xiāng)潘劉孝烈婦徵詩啟》。曾為箴言書院大門題聯(lián):“以文會友,舉善為師”,為禮堂題聯(lián):“斯文一縷千鈞日,我輩三綱五典身”,橫額是“一縷千鈞”。他是第十八任山長,也是書院的最后一任山長。
書院規(guī)定:山長任期一年,可以連聘連任。山長待遇頗高,“每年束修谷三百石,每月伙食需谷四石,廚役、隨丁每月工食需谷二石?!睍簩P蕖鞍雽W齋”供山長居住。其中有一位受聘而未應(yīng)聘的山長叫趙午橋。他因主持龍洲書院無法分身故未到任。一般來說,當時書院聘定山長由知縣下聘,而箴言書院則由知府下聘。
除山長外,書院還有志道齋、據(jù)德齋、依仁齋和游藝齋長各一人,監(jiān)院一人,掌理院事;掌管二人,幫助監(jiān)院處理院務(wù);首事數(shù)人,掌開館放館及春秋祭事;司書一人,掌書帖、備試卷、發(fā)榜等事。
箴言書院主要招收本邑子弟,約兩百人。由于箴言書院體制完備,提倡“黜華賤”,崇“樸學”,所以,培養(yǎng)出了不少奇才,有清末舉人羅德源、周成厚、夏玉忠、賈興元;有民國年間教育家陳天倪、曾運乾、張德藩,民主革命烈士劉安幫,國民革命軍將軍蔡鉅奠等。
離開箴言書院,回頭遠眺瑤華山,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瑤華山的整個山體像一仰臥的巨人,頭、頸、身了了分明,眼、鼻、唇歷歷在目,箴言書院正好處于巨人的心臟部位,天人合一,天衣無縫,古人真是獨具匠心,用心良苦??!瑤華山、《弟子箴言》、箴言書院,使我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題圖為箴言書院舊址和胡林翼題寫的“箴言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