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離開我們已近40年,但是人們還是常常想起他說到他,其親切自然如斯人還在眼前。如馬克思所說:“我們的事業(yè)是默默的,但她將永恒地存在,并發(fā)揮作用。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边@也應了康德的那句話:有兩種東西值得我們敬畏,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周恩來離開我們已近40年,但是人們還是常常想起他說到他,其親切自然如斯人還在眼前。以至于“總理”這個詞幾為周恩來專有,他之后雖有多任總理,但人們單稱“總理”時多是指他。1998年,總理百周年時我寫過一篇《大無大有周恩來》,說到“人格相對論”,偉人的人格是超時空的。要不然我們怎么解釋:他雖是生活于那個時代,而后來的人也還在一代代地懷念他;他在政治上雖是代表一個國家,一個黨派,而許多別的國家、別的黨派的人也一樣地尊敬他;和他同時期的還有一大批功業(yè)卓著的老革命家,而人們念叨最多、懷念最烈的卻是他。周恩來是一個超越時代、超越政治、超越黨派和國界,在人格上有普世價值的人。他的思想是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一個民族出了一個全世界都能接受的人物是我們民族的驕傲。研究周恩來,小者可知怎樣做官;大者可知怎樣做人;再大者可知怎樣構建一個社會。
周恩來人格精神有多方面,其基本點有三:仁愛、犧牲和寬容,而猶以第一點為最。
一、仁愛——大仁愛民
我在《大無大有周恩來》中談到周有六個“大有”,其中第一個就是“大愛”。共產黨和一切革命黨都是從同情被壓迫者出發(fā),熱愛他們,因而產生革命的動機和動力,最后獲得他們的擁護而得勢、得天下的。而除邪教外的一切宗教也都是以愛心來團結民眾的?;街v上帝之愛,無分彼此;佛教講普渡眾生,甚至愛一蟲一草;儒家講“仁、義、禮、智、信”,第一個就是“仁”。仁即是愛,強調“二人”,處世要為別人著想,不能自私。愛是人類的本性,是存在于人與人之間的磁場。人人需要愛,也需要貢獻出自己的愛,才能溝通交流,才能生活生存。愛,先從最近處的身邊做起,進而普愛天下。有情愛而成婚姻,有血緣之愛而成家庭,有團體之愛而成宗教、黨派,有一族一國之愛而成社會,有人類之愛而普世同歸。古人設想過大同世界,馬恩設想過共產主義,都是平等、博愛。愛是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也是政治家團結民眾、改造社會、創(chuàng)造世界的大旗。
愛是一粒善良的種子,佛教稱之為“善根”,依其背景和條件的不同可以結出不同的果?,F(xiàn)在常有企業(yè)招收員工時,先考查其人對父母孝不孝。理由是對家人都不愛何能對團體和工作盡職。這是看其根觀其成,有一定的道理。歷史上許多著名人物都是先對家人盡其愛心,然后又將這份愛擴張到社會。岳飛是孝子,也是民族英雄。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有一篇著名的《獄中上母書》,講自己別母而去,不孝之罪;但為國而死,死得其所。辛亥革命義士林覺民很愛他的妻子,他在《與妻書》里說:“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边@就是孟子講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敝芏鱽硎怯小吧聘钡?,從小家庭教育、私塾教育就給了他善良的本性。周家的《家訓》講:“謙退和平、安分守己”“以忍為第一要訣,以和為第一喜氣?!钡酵渡砀锩笾艿倪@種愛心便擴充為對人民、對同志、對事業(yè)的愛,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非凡的大愛。
周恩來式的愛,有三種表現(xiàn):
一是仁愛待人,即從人性出發(fā)的隨時隨處的愛。他對所遇之人,只要不是戰(zhàn)場上的敵我相見,無礙大義,都以一種人道主義的慈悲,給予真誠的幫助。因此政治、外交、統(tǒng)戰(zhàn)、黨的生活在他那里都有了濃濃的人情味。周的一生有很大一部分時間和精力是在與敵對方談判,與國民黨談,與美國談,后來與蘇聯(lián)談,這是一件很煩心的事,周說把人都談老了,但他始終真誠待人。1949年國共勝負大局已定,國民黨只是為爭取時間或存有幻想才派張治中率團到北平與中共和談,當然不會有什么結果,最后連談判代表都自愿留而不歸了。但張治中說,別人可以不回,我作為團長應該回去復命。本來一場政治故事到此已經(jīng)結束,周恩來也已完成使命,而且可以坐享勝利者的驕傲。但一場人性的故事才又剛剛開始,周說:“西安事變時我們已經(jīng)對不起一位姓張的朋友(張學良為蔣所扣),現(xiàn)在再不能對不起另一位姓張的朋友?!彼H到六國飯店看望張治中,勸他認清蔣的為人,絕不可天真,并約好第二天到機場去接一個人。翌日,在西苑機場張怎么也不敢相信,走下飛機的竟是他的夫人。原來,周早已通過地下黨把和談代表們在國統(tǒng)區(qū)的家屬安全轉移,談判一結束就立即接到了北平。
在殘酷的黨內斗爭中周常處于兩難境地,但他盡量對被傷害者施以援手或保護。1937年陳獨秀出獄后中央曾有意讓他重回黨內,但由于當時的國際背景及王明、康生從中作梗,毛和陳又都個性很強互不讓步,周就盡力斡旋,并登門慰問。陳說:“恩來昨日來蓉,……此人比其他妄人稍通情理?!?1962年習仲勛因小說《劉志丹》案被整得不知所措,周上門安慰,又派人把習的妻子接回,叮囑她日夜看顧勿生意外。“文革”中鄧小平作為二號“走資派”被打倒,發(fā)配江西。省委先安排在偏僻的贛南,周說要在南昌郊區(qū),二層樓,上面住人下面警衛(wèi);獨院,人老了,便于散步。張聞天被發(fā)配廣東肇慶,1972年周多方周旋促成恢復了張的組織生活,后又安排他到無錫養(yǎng)病。錢三強是我國研制原子彈的頭號科學家,曾在歐洲居里實驗室工作。他忠心報國,精于業(yè)務,但是對極左政治常有微詞,不被領導喜歡,1957年險些被打成右派,總理保他過了關。“文革”初又要整他,周趕忙安排他參加下鄉(xiāng)工作隊。這就是為什么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重要時刻,錢卻不在現(xiàn)場。
二是善解人意,無論公私盡量為對方考慮。我一樂團要赴國外訪問,擅改日程、自定曲目,周批示:“我們完全不為對方設想,只一廂情愿地要人家接受我們的要求,這不是大國沙文主義是什么?”文革中一些小國、窮國的共產黨領導常來北京。一次一位友人在友誼商店看中一件牛仔褲,但無錢買,事后周即著人買了送去。他告訴工作人員,會議的中間要安排休息,房間里要有水果,要給客人留出享用的時間。他對別人的關懷,幾乎是一種本能。朝鮮戰(zhàn)爭喬冠華是中方的談判代表,他是只帶了一件襯衫去前線的,沒想到一談就是兩年。1952年,周就派喬的妻子龔澎去參加赴朝慰問團,順便探親。1958年,周從報上看到廣東新會縣一農民育種家育出一高產稻,便到當?shù)匾暡?。滿是泥水的田頭只有一把小椅和一個小凳,周一到就把小椅推給農民專家,說:“你長年蹲地頭辛苦了,坐這個。”至今那張總理與農民在田頭泥水中的照片還懸掛在新會紀念館里。
周的“六無”中有一無是“生而無后”。這是周恩來和鄧穎超永遠的痛。但是,痛吾痛以及人之痛,周更以一顆慈愛的心幫助著每一個可憐的人。日本著名女子乒乓球運動員松崎君代婚后無子,周就安排她到北京來看病,終于得子。周就是這樣按照他的愛心,他的邏輯,平平靜靜地辦他認為該辦的事。
人情這個飽含愛心的詞,“文革”以前是被當作資產階級思想來批判的,而“人性化”是在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殘酷斗爭之后,痛定思痛,才重新回歸到我們的報紙上、文件中。周恩來卻一直在默默地踐行著,我行我素。該不該有人性?這實際上是到底該怎樣做人,《三國演義》里曹操講:“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辈苤灰I(yè),不要人情,所以后來追隨他的陳宮心寒而去。細觀察,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社會上有兩種人:有的人像一個刺猬,總是覺得別人欠他什么,爭斗,忌妒,抱怨,反社會,永不滿意;有的人像一個手持凈瓶的觀音,總是急人之急,想著為別人做點什么,靜靜地遍灑雨露,普渡眾生。周是第二種人的典型,這可以追溯到中國哲學的仁和世界宗教的愛,無關政治,無關黨派,是一種核心價值、普世情懷。
三是大愛為民,把這種基于人性的愛擴大到對人民的愛,而成為一種政治模式。政治家的愛畢竟不同于宗教家、慈善家的愛,他不是施舍而是施政,是從人性出發(fā)的政治,是基于仁心去為大多數(shù)的人謀福利。中國古代政治中一直有民本、仁政的思想。孟子講:“政在得民”;范仲淹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鄭板橋說:“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雖然歷史上所有的進步力量都是打著為人民的旗幟,但將這個道理說得最透徹的是共產黨,《共產黨宣言》講先解放全人類,最后才解放自己。中國共產黨更把其宗旨概括為一句話:“為人民服務?!钡窃诒姸嗟母锩抑邪褜θ嗣裰異勐鋵嵉米顝氐椎氖侵芏鱽怼?/p>
周恩來是建國后在任最長的總理,是國家的總管,第一要考慮的是民生?!懊裆边@個詞最早是出現(xiàn)在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里,共產黨好像也忌諱它,長期將其打入資產階級的詞庫。“民生”的重新回歸是2007年中共17大的文件,從辛亥革命算起已久違了近一個世紀。但出于對人民的愛周恩來卻無一日不在關注民生。1946年他說:“人民的世紀到了,我們應該像牛一樣地努力奮斗,團結一致,為人民服務而死。”解放后他常說:“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的?!薄拔母铩敝忻珴蓶|語錄、像章泛濫,他胸前始終只佩戴一細條的“為人民服務”徽章。1972到1973年間,甘肅定西連續(xù)22個月無雨,百萬人缺糧,數(shù)十萬人缺水。又值文革大亂,病床上的周恩來聽了匯報后傷心地落淚。他說:“解放幾十年了,甘肅老百姓還這么困難,我當總理的有責任,對不起百姓。”剛做過手術,他用顫抖的手連批了九個不夠、又畫了三個嘆號:“口糧不夠,救濟款不夠,種子留得不夠,飼料飼草不夠,衣服缺得最多,副業(yè)沒有,農具不夠,燃料不夠,飲水不夠,打井配套都不夠,生產基金、農貸似乎沒有按重點放,醫(yī)療隊不夠,醫(yī)藥衛(wèi)生更差等,必須立即解決。否則外流更多,死人死畜,大大影響勞動力!?。 毙吓_地震,大地還沒有停止顫抖,周就出現(xiàn)在災區(qū)。一位失去兒子的老人淚流滿面,痛不欲生,周握著他的手說:“我就是您的兒子?!彼蚓蹟n來的群眾講話,卻發(fā)現(xiàn)自己是站在背風一面群眾在迎風一面,他就立即換了過來?!拔母铩鼻氨本┏S写笮腿罕娂瘯?,一次散會時趕上下雨,他就讓市長在廣播里提醒各單位回去后熬一點姜湯給大家驅寒。他辦公和居住的中南海西花廳墻外正好是14路公共汽車站,上下車很吵鬧,有人建議把汽車站挪開。周說,我們辦事要從人民方便著想,不同意挪。直到現(xiàn)在,14路汽車站還設在那里。他的這些舉動純出于愛心,毫無后來常見的政界領導人的作秀。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江青住廬山賓館,嫌山澗流水的響聲擾了她的睡覺,就下令將澗底全部鋪一層草席。住廣州,嫌珠江上汽笛聲擾眠,就下令夜船停航。做人做官,如此大的差距。
同樣是為人民服務,是以人民的名義干事業(yè),仍可細分出幾種類型,有的把這事業(yè)連同人民做了自己功業(yè)的道具,雖功成而勞民傷財;有的把自身全部溶化滲透到為人民的事業(yè)中,功成而身退名隱;而有的干脆就是騎在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這要追溯到是否真的有仁愛之心。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