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林是德國一家礦山公司的鉆探隊(duì)長。一天,他和5名礦工下井挖礦時,遇到塌陷,被困在了井下。大家知道這次兇多吉少,因?yàn)榈V井很深,井內(nèi)的氧氣最多能維持3個多小時。
大家關(guān)了照明燈,躺著減少呼吸,等待救援。此時,大家只關(guān)心:時間過了多久?大家都問奎林,因?yàn)橹挥兴髁吮怼?/p>
黑暗中,時間被無聲息地拉長,10分鐘就像過了半小時??职l(fā)現(xiàn),大家向他提問時,呼吸會變得急促。于是,他定了個規(guī)矩,每過半小時報一次時間,以減少大家說話的次數(shù)。
第一個半小時過去了,奎林如約報時,可聽到的都是大家的嘆氣聲。他不想讓大家如此痛苦,所以第二次報時的時候,其實(shí)已經(jīng)過了45分鐘。第三次報時就延長到一個小時。大家都在算著自己所剩的時間。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這次事故比想象得更嚴(yán)重,救援時間被拉長了。在焦急地等待了4個半小時的黑暗、寂靜后,礦井被打開了。救援人員以為找到的是6具尸體,沒想到有5個人只是暫時昏迷。只有一人因窒息而死,那就是一直報時的奎林。
身處困境時,希望往往能給人以勇氣和力量。有時,失去了希望就如同失去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