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的欣賞能喚起學生自主作文的強烈欲望,讓學生在鼓舞和激勵中自主前行在習作路上,帶給學生愉悅的感受和成功的體驗,因此,我們在強調作文評價是欣賞而不是修正的同時,要有足夠的智慧從各種維度來展現(xiàn)我們的真誠期待,如此才會讓學生在每一次習作時都處在躍躍欲試的積極狀態(tài)。
一、搭建舞臺——給予學生展示的空間
為學生搭建各種展示自我的舞臺,讓他們的習作能夠在老師和小伙伴面前得到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充分滿足學生自我展示的欲望,是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欣賞目光的重要策略。在教學實踐中,除了常見的當眾朗讀這一展示形式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班級板報、班級手抄報、學校墻報等拓展形式,為他們搭建更大的舞臺空間。
如在指導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的“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時,我精心地對教室進行了布置,將學生的習作與他們帶來的相關物品、資料等進行集中展示,如端午節(jié)的粽子、春節(jié)的春聯(lián)等,使學生們稚嫩的文字與鮮活的實物相呼應。小小的教室成了大大的展臺,學生在互相交流中不但獲得了更多更豐富的信息,也展現(xiàn)了他們精心收集、工整書寫等學習品質。
二、捕捉靈光——體察學生的童趣
學生習作中的靈光閃現(xiàn),是學生真實內心世界的體現(xiàn),教師應當及時體察隱藏在童言稚語中的童趣,蹲下身來觀察兒童的世界,以兒童的視角發(fā)掘其中的真善美,避免成人化的種種桎梏強加于學生的心靈之上。如此,學生才能夠大膽地在習作中展露自己的真情,避免空泛之作的出現(xiàn),敢想直言,作文的自主性得到發(fā)揮。
如在指導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為別人畫張像”時,為了能夠誘導學生準確生動地寫出人物的外貌、性格以及愛好等,我將習作評價分為三個階段。
1.評說
(請一部分同學遮住眼睛,再請一位同學走上臺前,定格亮相片刻后走出教室。)
師:剛才有一位同學離開了教室,誰能說一說他的外貌和打扮,讓剛才遮住眼睛的同學聽了你的介紹,就能猜出他是誰。
2.評畫
師:(出示一幅人物畫像)從這幅畫像,你們能猜到這個人物的興趣愛好嗎?
3.評寫
師:他的作文哪個地方寫得最生動?(扣住外貌、性格或愛好等進行分析)
三、轉換視角——緊扣學生心靈的脈搏
建立自我寫作信念,是促進學生作文自主性發(fā)展的關鍵。教師應當擁有多元視角,以開放的心態(tài)面對學生真性情下的文字。視角的多樣化,是評價鮮活靈動的前提,教師不可輕易否定學生筆下蘊藏著的創(chuàng)意,而是在評價學生習作時將自身置于主動賞讀的心理狀態(tài)。寬松包容的評價氛圍,對學生作文自主意識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寫一封信”時,在突破書信格式的基礎上,我啟發(fā)學生在書信中大膽直言。學生們結合自身實際,寫出了別具一格、富有想象的信。
親愛的電腦:
好久沒有打開你了,你最近好嗎?那些有趣好玩的游戲們,該想我了吧?
爸爸媽媽說了,現(xiàn)在是復習階段,不許我碰你,除非我能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你知道嗎?有好幾天晚上,你都出現(xiàn)在我的夢里,我都忍不住笑出聲了。我一定會努力學習,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yè),認真考試,考出好成績,重新回到你的身邊。
祝你
千萬別中病毒啊!
你的伙伴×××
××××年××月××日
四、傾注情感——揮動歡樂的翅膀
教師要將欣賞與指導緊密結合,讓學生感受到教師點撥引導下的真誠鼓勵,體會到教師贊賞中的期待。欣賞,并不是不遺余力地吹捧,而是教師積極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師生心靈的微秒共振。教師要辯證認識欣賞與批評之間的差別,以審慎的心態(tài)表達出自己對學生的期待,使學生勇于在文字中傾注個體體驗,讓文字成為他們灌注情感的靈動音符,在自由表達的文字世界里快樂飛翔。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的“班級討論會”,結合當前熱點,我提出“玉兔發(fā)射成功”這一話題,引發(fā)學生的熱烈討論,并以簡明易懂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玉兔號”月球車的概況;然后讓學生結合課前收集整理的相關資料自由發(fā)言,要求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學會觀察和傾聽;最后讓學生用筆記下班級討論會的過程。學生在熱烈的討論氛圍中充分感受到祖國科技的發(fā)展與進步,激發(fā)了民族自豪感。
在我們充滿欣賞的喜悅目光中,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寫作心態(tài),體會到寫作帶來的巨大歡樂,感受到用文字表達的無窮樂趣。如此,學生在作文之路上才會自主前行,且行且歌,歡暢無邊!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