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形勢和財政實力而言,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并不是特別大的問題。地方政府債務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政績觀與財政體系不健全。“分稅制”在很大程度上有退化為“分錢制”的跡象。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債務的風險在流量而不在存量。地方政府債務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公司化行為及其軟預算約束。結果就是,不論是借錢的人還是借錢給他的人,都沒有真正考慮借錢人的資產(chǎn)負債表。因此,財政改革與政治改革是從根本上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必要步驟。
近期,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就如何化解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進行了研討。學者們建議,地方政府債務規(guī)??煽?,但是潛在風險巨大。很多因素共同導致了地方政府債務的形成和擴大,應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長期對策是財稅體制的一攬子改革方案??梢圆扇“巡糠值胤秸畟?yōu)槠髽I(yè)債、從省級和副省級政府開始試點直接發(fā)債等應對措施。同時,宏觀經(jīng)濟形勢決定了對待地方政府債務不能過于強硬。在這樣的復雜背景下,要想管理好舊債,同時發(fā)放新債,就要用好兩個機制,即行政機制和市場機制,其中行政機制在當前尤為主要。進而言之,地方自治是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治本之道,也是財稅改革的正確方向和最終目標。本刊擇其要者以饗讀者。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