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亞平
【摘要】目的探討CT在蜘蛛膜下腔出血診斷中的應用。方法選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蜘蛛膜下腔出血的患者42例,利用CT成像技術對患有蜘蛛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進行顱內動脈的成像掃描,明確患者的病因。結果在這42例蜘蛛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有23例的患者為自發(fā)性的蜘蛛膜下腔出血,19例患者為外傷性的蜘蛛膜下腔出血。結論CT成像的技術能夠快速、準確的檢測出患者蜘蛛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是非常值得臨床應用的。
【關鍵詞】CT;蜘蛛膜下腔出血;診斷
頭顱CT是在診斷蜘蛛膜下出血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CT的掃描能清楚的看到患者顱內出血的狀況,腦積水的程度和顱內是否還在出血等情況[1]。蜘蛛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各種原因使顱內的血管發(fā)生破裂之后,血液流入蜘蛛膜下腔導致的。臨床中導致蜘蛛膜下出血的因素大致可分為兩種,由車禍或其他外傷引起的蜘蛛膜下腔的出血是外傷性的;由高血壓動脈硬化、顱內的動脈瘤等疾病引起的蜘蛛膜下腔的出血是自發(fā)性的。CT掃描檢測成像的技術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逐漸趨于成熟,與其他的醫(yī)學影像相比它能更快捷、方便的檢測出患者的病因,能清楚的顯示出患者顱內出血的狀況、部位,成為患者確診蜘蛛膜下腔是否出血首選的確診方法?,F將采用CT診斷蜘蛛膜下腔出血的42例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蜘蛛膜下腔出血的42例患者進行顱內CT掃描。42例患者都是在發(fā)病24小時內送入醫(yī)院接受治療的,其中男性患者為24例,年齡為19-68歲,平均年齡為(43.5±2.6)歲;女性患者為18例,年齡為18-71歲,平均年齡為(45.4±1.2)歲。有23例的患者為自發(fā)性的蜘蛛膜下腔出血,外傷性的蜘蛛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為19例。所有患者在數日前或近期出現頭暈、嘔吐、惡心的癥狀,嚴重的患者意識出現不同程度上的障礙,精神狀態(tài)不佳、暈厥等現象。
1.2方法所有患者采用相關的儀器,全身螺旋CT機進行顱內掃描。接受掃描的患者均成仰臥位,以患者的聽眥線或眶耳線為標準,從患者的顱底向患者的顱頂逐層進行掃描,層厚和層距都為6mm。
2結果
經過顱內CT掃描在這23例自發(fā)性的蜘蛛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有4例為顱內的靜脈畸形,經過CT掃描圖像上看左側的枕葉上有不規(guī)則形態(tài)的密度影,顱內邊界不清楚。7例患者為顱內的動脈畸形。9例患者為動脈瘤,CT成像顯示顱內有不同程度的腦水腫現象、腦溝內有高密度的影像,不同程度也比較局限的腦裂。3例患者為高血壓動脈硬化性的出血,CT成像顯示顱內有比較明顯的蜘蛛膜下腔出血現象。在這19例外傷性的蜘蛛膜下腔出血的患者,7例為車禍損傷的患者,8例為不慎跌落的患者,4例為被重物砸傷的患者,見表1。
3討論
蜘蛛膜下腔出血是由于顱內的血管破裂,破裂后流出的血流到了蜘蛛膜下腔,患者發(fā)生這種急性病的幾率僅僅次于腦內部的出血和急性的腦梗死,發(fā)病幾率非常之高[2]。在本次研究中引起蜘蛛膜下腔的出血的原因有:顱內的靜脈畸形(17.39)、顱內的動脈畸形(30.43)、顱內的動脈瘤(39.13)、高血壓動脈硬化性的出血(13.04)。顱內的動脈瘤破裂是造成蜘蛛膜下腔出血發(fā)生幾率最高的一種因素。其次引起蜘蛛膜下腔出血的因素是顱內的靜脈畸形和顱內的動脈畸形。
在本次臨床研究中因顱內的動脈畸形破裂引起蜘蛛膜下腔的出血有7例占本次研究的30.43%,顱內的靜脈畸形破裂引起蜘蛛膜下腔的出血有4例占本次研究的17.39%。由動靜脈畸形引起的出血多為一種異常的先天發(fā)育,是大腦的皮質的表面經常形成的一些不規(guī)則扭曲的血管輸入到動脈靜脈中。在CT掃描的成像顯示中可以見到一些扭曲的畸形的血管團,邊界不清楚、形狀不規(guī)則[3]。在這42例患者中高血壓動脈硬化引起的蜘蛛膜下腔的出血的患者有3例占本次研究的13.04%,在老年患者中發(fā)生的幾率是比較高的。大多是患者患有較長時間的高血壓,當血壓升高時降低了血管壁的彈性,增加了血管的脆性,形成小動脈瘤。在患者受到刺激血壓急速升高時小動脈瘤發(fā)生了破裂,血液流到蜘蛛膜下腔造成出血。在CT掃描中顯示的影像為腦室和腦溝內有大量的積血,這時應及時的進行手術治療。在本次的研究中外傷性的蜘蛛膜下腔出血有19例,其中7例為車禍損傷的患者,8例為不慎跌落的患者,4例為被重物砸傷的患者。當遭受到嚴重、巨大的沖擊力時致使蜘蛛膜下腔的血管和靜脈的血管破裂,相鄰的腦組織受到傷害致使腦內的血管發(fā)生破裂,導致破裂后的血流入了蜘蛛膜下腔造成出血。外傷性的蜘蛛膜下腔出血比較多的為合并的腦挫傷、和顱骨的骨折。其實造成蜘蛛膜下腔出血的因素還有許多,比如腦炎、血管炎、脊髓血管的畸形破裂等但這些因素是非常少見的。而蜘蛛膜下腔的出血沒有任何的年齡界限,任何的年齡都能造成蜘蛛膜下腔的出血。青少年患者蜘蛛膜下腔的出血一般是由于高空墜落,車禍等外傷性的出血,中老年的患者一般是由于自身所帶高血壓動脈硬化等一些疾病造成的蜘蛛膜下腔的出血。不管任何年齡段的患者如出現惡心頭暈、反復性的嘔吐、意識出現模糊、抽搐、暈厥等癥狀及時的送往醫(yī)院,進行CT掃描,及時的在臨床治療中提供準確的影像,提高臨床救治率挽救患者的生命。
綜上所述,CT掃描技術能準確的掃描出患者顱內的影像,操作簡單,對患者沒有任何影響和損傷,醫(yī)生能及時的觀察到患者出血的范圍、部位、出血量等一些基本的病情,使醫(yī)生進行下一步的治療作出正確的判斷。為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提供了寶貴的時機,在患者治療后一段時間要定期的做CT檢查,了解術后身體的恢復情況和腦部有無再次出血的癥狀,是值得臨床中的推廣和應用的。
參考文獻
[1]彭宗萍,胡志濤.腦出血患者早期血腫擴大的相關因素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1,12(5):13-14.
[2]吳恩惠,戴建平,張石亭,主編.中華影像醫(yī)學:中樞神經系統(tǒng)卷[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7(3):101-102.
[3]向東,程耀英,張克隨,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CT與臨床[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2,14(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