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戶外進行各種活動,近距離接觸大自然的時候,你是否有種想要與大自然進行更加親密接觸的沖動?你是否渴望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的奧秘與生命的神奇?如何才能成為一名自然觀察達人呢?我們先來上一個基礎培訓班,學習一下親近自然的“五感法”吧!
視覺感知法
當我們接觸到一個新事物的時候,第一步的感知都是通過眼睛,先用眼睛看到這個物體,然后觀察物體的大小、高矮、形狀和顏色,這些就是事物的形態(tài)和體貌。即使我們不知道它們的名字,也可以通過這些信息來感知它。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可以通過它們的顏色來表達自己的狀態(tài)、需求,或者是顯示自身的信息。比如繁殖季節(jié)的鴛鴦、野鴨和孔雀,都是雄性的顏色光鮮亮麗,而雌性的顏色反而平淡無奇。而有一些動物則是通過自身的顏色對天敵發(fā)出警告,比如中南美洲的草莓箭毒蛙,它們體型不大,但是軀干呈現(xiàn)鮮紅色,搭配著藍紫色的四肢,表達的意思就是:“我有毒,別輕易來招惹我哦。”還要特別指出的是,拍照并不能代替我們的眼睛,很多時候,拍照會讓你忽略很多有趣的細節(jié)。所以下一次去野外的時候,不妨特意不帶相機,只用眼睛進行細致的觀察,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
嗅覺感知法
在野外見到一朵花,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湊上前去,聞聞它的香味,這時,我們就是在運用“嗅覺感知法”,我們通過鼻子感知的氣味,基本可以分為兩類,好聞的和難聞的。比如,各種花朵的香氣:比如,刺激性的榴蓮的味道、椿象(俗稱“臭大姐”)的氣味;再比如,花椒、大蒜、八角等調(diào)料,我們只需要用鼻子就可以辨識出它們特殊的味道。其實,只要我們用心去感知,除了食物的味道、植物的氣味、動物的體味,我們還會聞到很多自然的味道,比如:森林、海洋、草地、泥土……甚至春天、秋天,都有屬于自己的味道呢。
味覺感知法
我們對于食物的認識大都是伴隨著味覺進行的,眾多的味道可以歸納成酸、甜、苦、辣、成、澀這幾種,如果我們在腦海中想象一下這幾種味道,想到的多半是各種植物的果實。酸的檸檬、甜的西瓜、苦的苦瓜、辣的辣椒、澀的柿子……如果你有在野外采摘野果的經(jīng)歷,一定難以忘記那種酸、甜、澀夾雜在一起的味道,那就是最最真切的自然的味道啊。但是沒有把握的東西可不能亂嘗哦,不然可能會有危險的。
觸覺感知法
可能我們最為忽略的感官就是觸覺了,但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其實更加喜歡用觸覺來感知世界。我們喜歡用手去觸摸各種事物,甚至用皮膚去感知它們。讓我們再次回到小時候吧,用觸覺和大自然做一次親密接觸,用心感受樹皮粗糙的觸感,花瓣絲滑的觸感,草葉邊緣毛刺刺的觸感,葉脈凸出的觸感,仙人掌有點扎手的觸感……讓我們抱住自己的寵物,感受皮毛的觸感與動物的體溫,你會覺得自己與它們的心靈更加貼近了。如果你有心事,你還可以抱住一棵樹,閉上眼睛和它傾訴。試試看吧,這將是一種非常美妙的體驗!
聽覺感知法
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用耳朵聽到自然界中的不同聲音,溪水潺潺流動的聲音、鳥兒在樹上鳴叫的聲音、刮風時樹葉“嘩嘩”抖動的聲音——這些都是我們能在第一時間感知的。聽覺還會傳達更豐富的信息,比如:我們可以通過聽覺辨別事物距離的遠近,感知動物的情緒,體會季節(jié)的變化。其實聽覺的作用往往被我們所忽略,如果我們閉上眼睛,就能更加敏銳地感知周圍的世界。把手掌微屈貼在耳后,仔細聆聽,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的周圍有著如此豐富的聲音。
(責任編輯 何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