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立 陳永年
摘要[目的]驗證不同除草劑的除草效果,為玉米的雜草防除提供借鑒。[方法]設不同劑量氟嘧磺隆、普殺特單用處理,以及與增效醚混合處理,研究這2種除草劑對玉米Pioneer 3751 IR和Pioneer 3751品種生長的影響,以及對雜草馬唐和苘麻的防除效果。[結果]氟嘧磺隆與增效醚混合后產生藥害促進效應,但普殺特無這種現(xiàn)象。氟嘧磺隆與增效醚混合處理對苘麻有藥效促進效應,在0.040 kg/hm2濃度下呈現(xiàn)較好的除草效果,對馬唐也呈現(xiàn)藥效促進效應,但除草率較低。普殺特與增效醚混合處理苘麻時,在0.070 kg/hm2處理下有60%的除草效果,無藥效促進效應,對馬唐也無藥效促進效應,但0.017 5 kg/hm2下呈現(xiàn)90%以上的防除率。[結論] 普殺特與增效醚混合可以更好地防除玉米田間雜草。
關鍵詞氟嘧磺??;普殺特;增效醚;促進效應
中圖分類號S5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01-00087-03
作者簡介冉立(1972- ),男,吉林公主嶺人,農藝師,從事水稻、玉米病蟲害防治研究,Email:ybzsyc@163.com。
收稿日期20131209目前已有5種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型除草劑,即磺酰脲類、咪唑啉酮類、磺?;蒗0贰phrhalylLvaline anildes和三唑嘧啶類,其中,磺酰脲類和咪唑啉酮類除草劑廣泛推廣使用[1-2],也是當今新除草劑開發(fā)最活躍的領域之一。這些除草劑在微量的濃度下具有高度活性,并具有廣泛的殺草譜,對人畜毒性很低。雖然這5種除草劑化學結構不同,但是抑制合成氨基酸中參與的主要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導致植物體內纈氨酸、亮氨酸和異亮氨酸的合成受阻,使植株逐漸死亡[3]?;酋k孱惓輨┓谆锹『瓦溥蜻惓輨┢諝⑻卦谟衩咨a中普遍使用,除草效果好[4]。我國湖南化工研究所在2002年已成功合成氟嘧磺隆[5]。然而,目前有關于這2種除草劑同時比較試驗或同一條件下對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的研究鮮見報道。鑒于此,筆者研究了磺酰脲類除草劑氟嘧磺隆和咪唑啉酮類除草劑普殺特與增效醚(Piperonyl butoxide,PBO)的混合效應[6],比較分析了這兩種除草劑對玉米的生長影響和對馬唐和苘麻的防除效果,旨在比較2種除草劑除草作用的差異性,為今后除草劑的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供試玉米品種為Pioneer 3751 IR和Pioneer 3751,播種在直徑18 cm、高17 cm的花盆內。玉米3葉期時,分別將氟嘧磺隆和增效醚、普殺特和增效醚混合進行莖葉處理。氟嘧磺隆處理濃度為0、0.040(標準量)、0.080、0.160 kg/hm2,普殺特處理濃度為0、0.070(標準量)、0.140、0.280 kg/hm2,增效醚處理濃度為0、2.0 kg/hm2。莖葉處理21 d后進行玉米株高、鮮重及干重的測定。
供試禾本科雜草馬唐和闊葉雜草苘麻,播種在直徑18 cm、高17 cm的花盆內。雜草3葉時每盆各留生長一致的3株雜草。當雜草4葉時,分別將氟嘧磺隆單劑、氟嘧磺隆和增效醚,普殺特單劑、普殺特和增效醚混合進行莖葉處理,氟嘧磺隆處理濃度為0、0.010、0.020、0.040 kg/hm2,普殺特處理濃度為0、0.017 5、0.035 0、0.070 0 kg/hm2,增效醚處理濃度為0、2.0 kg/hm2。處理21 d后測定雜草鮮重和干重。
2結果與分析
2.1氟嘧磺隆、普殺特與增效醚混合處理對玉米生長的影響由表1可知,在氟嘧磺隆單劑處理下,Pioneer 3751 IR和Pioneer 3751均具有較高的抗藥性。氟嘧磺隆與增效醚混合處理時,Pioneer 3751 IR品種株高和干重在4倍量處理下才出現(xiàn)差異,具有較高的抗藥性;而Pioneer 3751品種呈現(xiàn)出顯著的感藥性,各性狀、各處理間都有顯著差異,且與增效醚混合產生藥害促進效應。
2.2氟嘧磺隆、普殺特與增效醚混合處理對馬唐和苘麻的防除效果由表4可知,氟嘧磺隆與增效醚混合處理的防除效果高于單劑處理,且存在除草劑藥效促進效應。對苘麻的除草效果高于馬唐,標準量處理下馬唐的防除率為68.9%,苘麻的防除率為74.7%;與增效醚混合時,馬唐的防除率為72.6%,苘麻的防除率為100%。由此可見,氟嘧磺隆與增效醚混合可提高除草效果,從而減少氟嘧磺隆的使用量,起到一定的環(huán)保作用。
由表5可知,普殺特單劑、普殺特與增效醚混合各濃度處理對馬唐的防除效率均高達91.0%以上,并未觀察到因增效醚的混合而產生除草效果促進效應。普殺特對苘麻的防除效果低于對馬唐的,普殺特單劑處理和普殺特與增效醚標準濃度處理下苘麻的防除率為61.7%和61.4%,也未觀察到因增效醚的混合而產生除草促進效應。
3結論與討論
(1)研究結果表明:①玉米在氟嘧磺隆與增效醚混合處理下出現(xiàn)除草劑藥害促進效應,在普殺特與增效醚混合處理下無除草劑藥害促進效應。②氟嘧磺隆處理下,對苘麻的防除效果優(yōu)于對馬唐的,與增效醚混合可減少氟嘧磺隆除草劑的使用量,提高除草效果。③普殺特對馬唐的防除效果高于表5普殺特與增效醚混合處理對馬唐和苘麻的防除效果比較
(2)磺酰脲類除草劑氟嘧磺隆與咪唑啉酮類除草劑普殺特的化學結構不同,但抑制合成氨基酸中參與的主要酶乙酰乳酸合成酶,導致植株逐漸死亡。這2種除草劑雖有同樣作用點,但與增效醚混合后,氟嘧磺隆和普殺特呈現(xiàn)出不同的反應。氟嘧磺隆和增效醚混合后產生氟嘧磺隆藥效促進效應,而普殺特無這種現(xiàn)象,這表明2種除草劑的除草作用機理可能大不相同,也表明這2種除草劑的吸收、轉移、代謝大不相同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 曹坳程.磺酰脲類除草劑新品種[J].雜草科學,1997(2):3-5.
[2] 黃建中.農田雜草抗藥性[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5:196-208.
[3] ANDREW COBB.Herbicides and Plant Physiology[M].London:Chapman & Hall,1995:126-144.
[4] 銷售額超億美元農藥排行榜[EB/OL].(2002-03-11)Http://www.join.china.alibaba.com/bin/news/print/5135714.html.
[5] 黃明智.氟嘧磺隆的合成研究與田間除草劑效果[J].農藥,2003,42(10):15-17.
[6] 許泳峰.農田雜草化學防除原理與方法[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