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鈺盈
高三了,回憶起讀書,和書蟲們比起來少得可憐,寥寥數本。但每一本都看得十分認真。在這幾份的認真中,《失樂園》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部。當時上語文課講的都是和愛情有關的文學作品,老師便給我們推薦了幾本另類的,《失樂園》就是其一。班上看過的同學總一臉狡黠地宣傳此書,我加入了看《失樂園》的大潮。我之前看過的書都是單純樸素的類型,這本書徹底地顛覆了我對愛情的認識。我自恃傳統(tǒng)和保守,卻第一次被兩個偷情的人感動。
所以,當我看到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的題目時,看《失樂園》時最震撼的情節(jié)便浮現(xiàn)出來,感覺如同重溫了一遍。在又一次獲得感動的同時,手中的筆已不自覺地寫完了開頭。
寫作是真情的流露
我想說,寫一篇作文,得如逢舊友,心頭那一片熾熱會讓你腦海中的萬千思想,自行組構成完整的行文脈絡,即使文筆沒有那么高調和浮華,一番誠意的語言和流暢的行文同樣能打動讀者。許多人文藝得過分的寫作方式早已經審美疲勞,相信大家更喜歡清醒的文學,因為我們希望看到親切有用的哲理。脫出反復模仿他人的文字怪圈,作文甚至是小說,才會在汪洋大海中成為一塊立得住的礁石。
寫文章我沒什么見地,但是經過和同學老師的交流看來,文章脫離不了人。哪怕寫一朵花,寫一只豬,寫一棟危房,都毫無疑問得帶上人的影子,哪怕是一段枯澀的哲理。我們的文章,要么有自己情感的流露,要么讓別人情感流露。我們班有一個很博學的同學,他看過的書很多,我常向他請教作文的問題,他的提醒讓我受益匪淺。他說寫作文要有關懷天下的情懷和積淀,大概是對家國的憂思。當時我覺得深奧無比,我不愛看新聞,也不愛看現(xiàn)實反思的作品,怎樣才能如此呢?后來幾經思索,終于有所感悟。所謂憂思,是要求我們應該有成熟的心智和判斷,不該有小學初中時看問題的偏頗了。
所謂成熟,我覺得最直觀的體驗是,在你回顧往事的時候,驚喜地發(fā)現(xiàn)你和之前的看法不一樣了。這種不同,不只是思考得更有深度有哲理,還有處理事件明白事件的可行性。隨著一個人的成長,再沖動的嘗試,都有我們瞬間的判斷和計劃。而這樣的判斷和計劃,又源自成長的積淀。所以我們寫文章的靈感,既是瞬間的又是長遠的,既是縹渺的又是現(xiàn)實的。
流浪在北京
其實,中國的每個學生,被塑造的流程都差不多,對成長和學習的認識無非大同小異,但是我們肯定有自己的獨特記憶。我現(xiàn)在高三了,讓我記憶最深的還是學習環(huán)境的轉換——從廣西老家到北京念書。因為通過了學校的招生考試,我來到了偌大的城市,開始成為“北漂”的一族。這個和《他們最幸?!分械牧骼烁枋植煌?,他們來到北京是為了目前的生計,我們來到北京是為了未來的生計。這個未來的生計是有賭注的,由于我們是外地生源,在北京就讀高中只有一次機會,我們必須把握好這三年的時間,為了一次高考,如果不如意,就只能回到起點。學校給我?guī)砹诵迈r的體驗,我卻也遭受了難堪——因為我并不是一名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
談了這么多,我終于鼓起勇氣介紹我自己。我是一名理科生,高三黨,物理數學常年不及格。成績中游水平,和其他優(yōu)秀的選手比起來,覺得自己不是黑馬而是黑羊。而且自己也并不是一個語文宅和文學少女,我最大的愛好就是和有趣的人聊天,假如是在一些十分正式的場合,我會說自己的愛好是看電影畫畫什么的,但是仔細一想,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和朋友同學的交流上了。我從各個省市和民族的同學身上體驗到了很多東西,這也是我高中喜歡寫東西的原因。第一次感覺自己生活中的人可以那么多元,即使我沒能去過那么多的地方,但是我也見過了很多不一樣的人,所以我開始寫文章,把這些不一樣的感受記錄下來。
于是,寫作沖淡了我在學業(yè)上的自卑,漸漸地代替了之前生活中喧鬧之后就只剩空虛的娛樂活動。我寧愿動筆寫下我和身邊的人,我和這座城市之間的聯(lián)系,而不是去拆解題目。也許這會對我的高考不利,因為我畢竟要對題目融會貫通。但是我個人認為,我有勇氣去克服做題的困難,我一直都在努力,但是我也不會放棄寫作,畢竟它改變了我本來悲觀的面貌。
我的生活夢
我的文學夢不是我的生活夢,今后的生活,我不會依靠文字去掙錢,我只想在閑暇之余,繼續(xù)用筆記錄下自我的成長和環(huán)境的變遷。一個字就是一個心情,就是一小段歷史,這份感情和為了考試而瘋狂訓練的套作不一樣,我是真的喜歡寫東西,讀書少和資歷淺不是一個人不能寫東西的借口。
我真正的生活夢,是同時走兩條路。比起寫作的時長,我學的最久的是畫畫。個人一直自負地認為自己很有繪畫的細胞,盡管我走的是文化生的路線。對于這個喜好,我十分地想讓它應用于我的未來生活中,我多半做不成一個藝術家,但是我能依靠這份技藝去使另外一個技藝更圓滿——除了學設計,我是想不到別的了。高三了,總要讓生活中帶著一份希冀,我目前的希冀也很簡單,考上心儀的大學學工業(yè)設計,然后讓繪畫和寫作陪伴著我,過著一個別人眼里偽文青其實很憤青的屌絲角色,讓自己很實干很嚴謹,又讓自己很搞笑,以至于自娛自樂。
最后,想推薦大家一本書,大冰的《他們最幸福》。這是讓我印象深刻為數不多的書之一。我個人認為,我們的生活還是遵循著大多數人都一樣的套路,但是內心可以走不一樣的路子,我們的每一份奇特和鮮活的想法,都很珍貴??粗鴦e人的生活,看著城市的脈絡,如果我們累了,我們就不必去糾結于這些周圍的組構,我們完全可以以一種欣賞的態(tài)度,從變化中找到樂子,我們可以很平凡,也可以很偉大,在于你怎樣去做一件你想做的事情,成為一個你想成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