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申報的崗位是櫥窗清潔員,學校是我們的家,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應該愛護自己的家,清潔櫥窗既能為學校服務,又能讓我得到鍛煉,一舉兩得。我服務,我快樂!
——四10班學生 王悅
志愿服務崗,看似小小的崗位卻讓孩子有了屬于自己的舞臺,他們體驗、生長,慢慢領悟什么是付出,什么是堅持,什么是責任。
——教師 丁倩微
作為孩子的母親,我真心感覺學校開設“小小服務崗”是個非常好的點子,鍛煉了孩子們的能力,提升了孩子們的責任心。
——家長 吳衛(wèi)燕
甘當志愿者,為大家服務,有這樣一種愿望和情懷,是崇高和值得驕傲的。純粹的公益,無私的奉獻,我們的校園在這樣一種充滿精神力量的氛圍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何等的溫暖和美好!做公益,做志愿者服務,在實踐中鍛煉我們的才干,增強我們的責任心,既是付出,也可獲得別樣的心靈慰藉。今日我們是學校的小主人,明天我們就是社會的好公民,讓我們?nèi)巳藸幃斨驹刚撸巳藶橹驹刚吆炔剩?/p>
——校長 陳衛(wèi)平
走進無錫市玉祁中心小學,可以看見一排櫥窗,這里的文字、圖片記錄了學校玉芽兒志愿服務崗的活動足跡。
我校自然教育的核心目標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有責任心的人”,而志愿服務崗就是達成這一目標的資源保障之一?!巴ㄟ^志愿活動來引導和強化兒童的志愿服務意識,把兒童從偶爾或好奇地參加活動的狀態(tài)引向有意識、主動、積極地參加服務,在自覺參與活動中提升其社會責任感?!痹谶@一理念的指導下,學校從2013年正式開展了“我志愿、我擔當、我成長”的玉芽兒志愿服務活動。
一、自愿選擇,讓每一個孩子找到適合的位置
服務崗位既是學生實踐體驗的載體,也是促進學生成長的有效途徑。崗位的產(chǎn)生與設置過程是引導學生關注校園生活、自主建構的過程。有別于其他的公益活動,我們更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其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不限范圍、不限項目,只要認為有需要去服務的都可以提出來,還可以提出崗位建議。比如學期初經(jīng)過自主發(fā)現(xiàn),全校師生共尋找出16個服務崗位,監(jiān)督提醒類(廁所文明、乘車管理……)、提供服務類(自行車排放、圖書整理……)等等。德育處對上報的這些崗位進行整理和公布后,三到六年級學生自愿報名,每個樂于為學校服務的孩子都能參加。
由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自主設立,自愿選擇,吸引其主動參與到自我管理中來,這種敞開的方式讓孩子們自已發(fā)現(xiàn),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崗位,他們在自然的過程中也較快地找到適合的位置。
二、自覺擔當,讓每個孩子體味服務的快樂
為了滿足更多孩子的需求,每個志愿崗上崗服務的時間是兩個星期,之后就輪換。瞧,孩子們穿上鮮紅的志愿背心,“我志愿,我擔當,我成長”幾個黃燦燦的字熨帖于背心上,校園里時時能見到這些鮮紅的身影。
李秉翰是四年級的學生,也是“拖把小排長”志愿服務小隊的組長。每天中午,他都會帶領著組員,一起在校園中巡視。學校有四幢教學樓,每幢有三層、四層、五層不等,他們每天都要走上一遍,凡是見到拖把擺放不整齊的就立即上前,將它們依次排放在欄桿上?;顑弘m不累,但一圈走下來,他們的額頭上常常冒出細密的汗珠。雖然放棄了午休的時間,但李秉翰說,通過志愿服務,他走出班級,交到了更多的新朋友,而且看到自己的勞動為校園整潔添了一份力,心中就充滿了成就感,人也變得更自信了。
這學期初的天氣格外寒冷,“紅領巾小督察”崗位的同學們比其他同學更辛苦。他們每天都要早早來到校園,頂著凜冽的寒風在校門口服務。當發(fā)現(xiàn)有同學沒有佩戴紅領巾時,總會悄悄提醒他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同學們基本都養(yǎng)成了進校園自覺戴好紅領巾的習慣,大家紛紛對這些“小督察”豎起了大拇指,心中的溫暖驅(qū)散了天氣的寒冷。
如今,這些“紅背心”已經(jīng)成了校園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他們熱情、細心、有責任心。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學生們學會了合理安排時間,處理好學習和服務的關系;學會了與他人、與環(huán)境友好相處,寬容忍讓;學會了勇敢面對挑戰(zhàn),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們在不斷的實踐中收獲著,快樂著。
三、自我激勵,讓每個孩子做更好的自己
玉芽兒志愿服務力圖在具體的、活生生的主體實踐中成為兒童、教師的自覺行動,倡導的是自愿、奉獻。所以,我們對志愿崗隊員的服務并不作刻意的評價,而是讓他們在實踐體驗中不斷自我激勵,將志愿服務內(nèi)化為自愿行動的品性。服務過程中,老師看似不經(jīng)意的一個微笑,一個豎起的大拇指,或是拿手機隨手拍下的瞬間,都是對服務同學的一種肯定和鼓勵。我們還會即時地把隊員服務照片張貼在學校櫥窗內(nèi),進行輻射影響,這是另一種多元評價,它以無痕、自然的方式,還評價以教育、發(fā)展的本初意義,淡化了功利性的量化評價,給學生以自我成長的空間,讓學生在自我覺醒、自我生成、自我發(fā)展的過程中享受童年成長的精彩。
玉小的志愿者們正用自己的行動努力踐行著自然教育的意義。兒童的健康發(fā)展是一種自然進程,教育的意義不在于加快這一進程,而在于豐富這一進程、提高這一進程的社會化品質(zhì)。要尊重童年文化,保護兒童天性,因為兒童是自主的人、完整的人、有個性的人,也是發(fā)展中的人。
(吳曉芳,無錫市玉祁中心小學,214100)
責任編輯:宣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