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修文
【摘 要】
語文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也該有不一樣的教學方法,其中朗讀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新課標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苯處煈?yīng)該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重視學生的朗讀,讓朗讀成為一種態(tài)度。
【關(guān)鍵詞】
朗讀 存在問題 優(yōu)化策略
一、學生朗讀存在的問題
1.讀不夠
讀不夠是指朗讀的時間不夠。現(xiàn)代教學時間緊湊,教學任務(wù)重,導(dǎo)致許多老師為了趕進度,完成教學任務(wù),忽視了學生的朗讀。如,開始講解新課時,教師讓學生先通讀課文,以了解熟悉課文,但由于學生對課文陌生,有很多新詞難詞使得學生用時加長。而教師忽視這點,僅僅憑自身讀過一遍來斷定學生也讀完整篇文章。于是,學生在讀到一半時便聽到教師拍掌,示意停下,進入下一程序的學習。這使得學生并沒有熟悉課文,不利于教學后階段的教學,同時,學生的朗讀能力也沒有得到提高與發(fā)展。
2.讀不明
讀不明是指學生朗讀過程中目的不夠明確。有些教師課堂上經(jīng)常帶領(lǐng)大家一起朗讀,或者進行分組朗讀,但對朗讀的要求太過籠統(tǒng),僅僅說“讀好”。導(dǎo)致許多學生感覺很懵懂,什么叫“讀好”?完全不知道標準。于是很多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僅僅靠大聲喊來表明“讀好”覺得喊得大聲就是讀好。教師在學生朗讀之后又沒有給出明確的評價與反饋,學生也就不知道自己這樣朗讀到底對不對。因此,教師在讓學生朗讀方面是沒少花時間,但學生的朗讀卻只是念經(jīng)似得讀,毫無感情可言,這樣的朗讀并沒有起到期待的成效。
3.讀得窄
讀得窄是指學生朗讀的人數(shù)面窄。有些教師在課文教學過程中的感情朗讀或者檢查性朗讀,會點某個同學或者某幾個同學進行朗讀,但是在選擇人員方面卻太過有限,往往只是叫那幾個班上學習成績較好或者比較聽話的學生進行朗讀示范。這樣做不僅使得絕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充當聽眾,無法真正了解自身的朗讀能力,也讓很多學生很難培養(yǎng)朗讀的興趣,尤其是那些平時在班上不是很突出的學生,想到老師不會點自己,容易產(chǎn)生對語文課抱著混日子的心態(tài),對其以后得學習都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
二、優(yōu)化學生的朗讀
1.保時間
保時間是指保證學生的朗讀時間。朗讀在語文的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朗讀,保證充足的朗讀時間。課堂上要指導(dǎo)學生吐字清楚,讀音準確,聲音洪亮地朗讀。要讓學生帶著情感,真正讀進課本,而不是為了完成教師要求的朗讀任務(wù),混在人群中張張嘴。教師在學生進行朗讀前,可以設(shè)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去朗讀,這樣能夠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朗讀。當然,教師不僅要保證學生的朗讀時間,保證學生朗讀過后的評議時間也同樣重要。通過評議,能夠強化學生的朗讀能力,讓學生知道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改進,提高朗讀的水平。
2.擴訓練
擴訓練是指擴大學生朗讀訓練面。教師在進行朗讀訓練的過程中要以全班同學作為對象,以調(diào)動全班同學全身心地投入朗讀,愛上朗讀為目的。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同學,本身字詞儲備量還處在急劇擴大中,如果教師只是用單調(diào)的朗讀方法指導(dǎo)學生朗讀,那么會使得學生很快失去朗讀興趣,也容易讓學生朗讀地口干舌燥昏昏欲睡,甚至對朗讀產(chǎn)生厭煩心理。教師可以讓學生跟著課本課文配音一起朗讀,也可以組織課堂朗讀比賽,實行打分機制,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朗讀。
3.寬理解
寬理解是指要把學生朗讀與理解聯(lián)系起來。與理解相脫離的朗讀是毫無意義的朗讀,是假朗讀,是不能夠真正讀出感情、讀出韻味的朗讀。教師在教學生朗讀時,一定要以理解為背景,學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才能真正地讀出感情,才能真正的做到“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朗讀的方法同樣也是很重要,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強調(diào)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朗讀,還是遠遠不夠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把作者的感情深切地表達出來,在朗讀過程中注意讀的重音、輕音、停頓,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學會正確地朗讀,有感情地朗讀。
4.有針對
有針對是指朗讀教學要有針對性。由于學生的層次不同,在實施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策略也不同。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水平、能力的差異組織朗讀,多給平時學習不是很好的同學機會,讓他們也感受萬眾矚目的感覺,同時,在評價朗讀的時候也要有針對性,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多讓他們感受到成就感,從而使他們從心底愛上朗讀。教師只有通過有針對性的朗讀教學,才能真正地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朗讀,讓他們真正學會正確地朗讀。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一定要對其引起重視。《全日制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曾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dǎo)學生學會正確朗讀,愛上朗讀,讓朗讀成為一種習慣。在指導(dǎo)學生進行朗讀時,尤其注意方法,通過形式多樣的方法讓學生愿意朗讀,主動朗讀。相信經(jīng)過教師的指導(dǎo)與訓練,給學生更多的朗讀時候,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一定可以讓學生真正的學會正確的朗讀,讓朗讀成為語文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