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華
旋耕機是一種由動力驅動工作部件(旋耕刀)以切碎土壤為主,兼有覆蓋翻轉土壤的耕作機械。它是利用刀軸上刀片的旋轉和前進的復合運動對未耕地和已耕地進行碎土作業(yè)。其性能特點是碎土能力強,一次旋耕作業(yè)能達到一般犁耕作業(yè)幾次的綜合效果,這樣大大縮短了作業(yè)時間,有利爭搶農時。旋耕后的田地可滿足播種或插秧的要求。
1 旋耕機的使用方法
1.1 正確選擇旋耕機刀軸轉速和拖拉機轉速
為保證旋耕機在作業(yè)中碎土符合農藝要求,旱耕作業(yè)前進速度選用2-3千米/小時,水耕或耙地作業(yè)則可選用3—5千米/小時。對旋耕機刀軸轉速而言,一般旱耕或耕作比阻較大的土壤時選用低速擋,其轉速為200轉/分鐘左右:在水耕、耙地和耕作比阻較小的土時選用高速擋,其轉速一般為270轉/分鐘左右。
1.2旋耕機作業(yè)操作
由于拖拉機的液壓懸掛裝置和動力輸出軸的結構形式不同,旋耕機升降操作也不同。
一種是手拉機液壓懸掛機構和動力輸出軸是分別傳動(如泰山—50、東風-50、上海-50等拖拉機),不管動力輸出軸是否轉動,旋耕機的升降均不受動力輸出軸影響。
另一種拖拉機的液壓懸掛機構和動力輸出是聯動的(如豐收—27拖拉機),采用這種機型,只有當動力輸出軸轉動時才能提升旋耕機。這種拖拉機在田間作業(yè)時,如遇到刀滾陷在泥里、刀軸轉不動,因負荷大而使拖拉機熄火,旋耕機就升不起來。這時,應將動力輸出軸上的方向節(jié)拆下,讓動力輸出軸空轉提升旋耕機,使軸脫擋旋轉。
2旋耕機的調試
2.1鏈條的調試
應注意鏈條松邊過松而發(fā)生爬鏈的現象,過緊則會加重磨損。在進行調試時,注意頂向張緊滑軌的力應在49-90牛頓內,以能壓動松邊鏈條為宜,若用力壓不動,則表示鏈條太緊。
2.2軸承間隙的調試
增減墊片。凡內圈位置固定、外圈可調的軸承,可用增減軸承蓋處墊片的方法采調整軸承間隙。采用這種方法調整軸承間隙主要有 1.00米旋耕機第1軸、1.25—1.75米兩側邊傳動旋耕機第1軸和第 2軸上的圓錐軸承,中間傳動旋耕機圓柱齡輪輪軸及刀軸花鍵軸處的圓錐軸承。檢查調試后的軸承間隙,若沒有測量儀器和專用工具,可憑經驗用手轉動軸,應無明顯的軸向竄動并轉動靈活。如過緊,轉動困難,則應增墊片;如過松則應抽去墊片。
調節(jié)螺母。凡是外圈固定、內圈可調的軸承,可采用此法來調整軸向間隙。采用此法調整主要有 1.00米旋耕機中間齡輪箱第1軸、 1.25~1.75米側邊傳動耕機中間齡傳動旋耕機齡輪箱的錐齒輪軸(第 1軸)處的圓錐齡輪。調節(jié)方法為 (以1.00米旋耕機為例),先擰緊大錐齡輪端部圓螺母,鎖好止推墊片,然后擰緊另一端圓螺純度,用手使軸承鎖好止推墊片,然后打緊另一端圓螺母,用手使軸承轉動,直到其不能憑慣性再轉動,而后用木榔頭敲擊軸,使軸承內外圈緊靠,再復查軸承預緊情況,調好后用鎖片鎖緊圓螺純度。
3主要工作部件檢修
3.1 彎刀
刃口磨鈍的彎刀應重新磨銳,變形彎刀需加墊校正,然后淬火 (刀柄部分除外),淬火彎刀硬度應為洛氏硬度50-55;如損壞,應換新件。
3.2刀座
刀座損壞多為脫焊、開裂或六角孔變形,對局部損壞的刀座可用焊條焊補,損壞嚴重的應予更換。在焊接刀座時要注意刀軸變形。
3.3 刀軸管
在斷裂刀軸管可以斷裂處的管內放1段焊接性較好的圓鋼,焊后應進行人工時效及整形校直,然后檢查兩端軸承擋,如超差太大,需要換沒有花鍵一端的軸頭;應以原花鍵端外徑為基準加工新軸頭,以保證刀軸轉動平衡靈活。
4維護和保養(yǎng)
正確地進行維護和保養(yǎng),是保證旋耕機正常運轉、高工效、長壽命的重要措施,維護和保養(yǎng)一般分:磨合、班保養(yǎng)、季保養(yǎng):
1.磨合(9—10小時)。為了提高機具的使用壽命,新購或大修后的旋耕機必須進行磨合運轉。
2.班保養(yǎng)(工作10小時)。檢查各部件的鎖緊零件,擰緊或更換;檢查齒輪箱的油位,保持規(guī)定的油面高度;給十字節(jié)和刀軸軸承處的黃油嘴注足黃油;檢查刀片是否缺損和螺栓是否松動,如有異常,要更換刀片或擰緊螺栓。
3.季保養(yǎng)。除執(zhí)行班保養(yǎng)外,還應執(zhí)行下列各項:更換齒輪油 (視實際情況,工作量少,油清潔可適當延長使用期),檢查十字節(jié)總成磨損情況,必要時進行清潔或更換;檢查刀軸兩端是否因油封失效而進泥水;并拆開清洗,更換油封,加足黃油;檢查各部位軸承磨損情況,需要時應予調整或更換;檢查圓錐齒輪磨損情況,必要時給予調整。
停放期間,萬向節(jié)應拆下放置室內,墊高旋耕機使刀尖離地,刀片應進行防銹處理,第一軸外露部件應涂油防銹,非工作表面剝落的油漆應按原色噴涂,以防銹蝕。
(作者單位:130413 吉林省榆樹市太安鄉(xiāng)農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