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運渠
空海所書的“富壽神寶”,始鑄于嵯峨天皇弘仁十年(公元819年),幣文楷書、右旋讀。
空海在幼年被人稱作“神童”,于公元791年進(jìn)入大學(xué)(貴族僧侶學(xué)校)攻讀儒學(xué)經(jīng)典《論語》、《孝經(jīng)》及史傳,同時著書立說,才學(xué)超群。公元804年,31歲的空海與最澄、橘逸勢等隨大使藤原葛野率領(lǐng)的遣唐使團作為留學(xué)僧入唐。值得再說一句的是,當(dāng)時空海是自費留學(xué)僧。空海抵達(dá)長安后,以極大的熱情遍訪各地高僧,如饑似渴地汲取文化知識。
公元805年,空海投于長安青龍寺真言宗七祖惠果(746—805)的門下?;莨鳛椴豢崭呱膫魅?,曾為唐代宗、唐德宗、唐順宗三位皇帝舉行過灌頂儀式,在密教宗派中享有崇高的聲望?;莨麑蘸_@位來自東瀛、才華橫溢的出家人厚愛有加,為他授胎藏界、金剛界灌頂,施以密教洗禮,并贈他“第八祖遍照金剛”法號,從而使空海獲得了密教正宗嫡傳的最高榮譽。公元805年12月,惠果圓寂。在彌留之際,惠果贈空?!督饎傢斀?jīng)》及其他密教典籍、法器等,并囑咐他:“早歸鄉(xiāng)土,以奉國家,流布天下,增蒼生?!?/p>
惠果法師示寂后,空海四處參學(xué)。在長安期間,空海向精于“八分”的書家、書法理論家韓方明請教書理。韓方明曾著有《授筆要說》一篇,收錄在宋陳思編纂的《書苑菁華》一書中。后來空?;厝毡竞笤凇侗檎瞻l(fā)揮性靈集》卷三《敕賜屏風(fēng)書了即獻(xiàn)表并詩》一文中寫道:“空海,嘗遇解書先生,略聞口訣?!边@里的解書先生即指韓方明,口訣或是指韓方明所著的《授筆要說》??蘸T谥袊玫搅水?dāng)時書家的贊譽,謂其書法“遠(yuǎn)紹羲獻(xiàn)”。日本《高野物語》載,唐皇宮所藏王羲之墨跡受損,空海應(yīng)邀補寫,所補寫處與原跡融為一體,真假難辨。在中國留學(xué)兩年后,空海帶著大量的佛教典籍、中國文化典籍,其中包括王羲之《蘭亭序碑》一卷,梁武帝《草書評》一卷,《李邕真跡屏風(fēng)表》一卷,《古今篆隸文體》、《歐陽詢真跡》以及各色飛白書、行草書等等,滿載而歸。
回到日本后,空海開創(chuàng)日本佛教密宗一派,所傳的密法在日本受到朝野歡迎,又因得到嵯峨天皇的支持,在弘仁七年敕準(zhǔn)以高野山為真言宗的總本山,作為傳法修觀的道場。弘仁十四年受賜東寺,以東寺為中心,展開弘法活動,因此后人稱他所傳的密教為東密??蘸5暮敕ɑ顒宇櫦懊癖?,遍及全國。此外,空海又仿照中國唐朝縣鄉(xiāng)辦學(xué),在平安京設(shè)立“綜藝種智院”,聘請僧俗教師講授佛、儒、道典籍,不分僧俗貴賤都可入學(xué),是日本最早的平民教育學(xué)院,也是最早的私立大學(xué)。創(chuàng)立密宗的空海和開啟天臺宗的最澄,他們最大的貢獻(xiàn),是將由中國傳去的佛教加以日本化,使之成為以皇室和國民為重點的國家佛教。由于空海在佛教領(lǐng)域建樹巨大,深受世人敬仰。
空海擅長詩文,深諳書畫之理,他在從中國帶回的法書中挑選出《歐陽詢真跡》、《大王諸舍帖》、《張誼真跡》、《鳥獸飛白》及其他詩文集等呈獻(xiàn)給嵯峨天皇,由于文事興味相投,天皇常召請空海入宮切磋書藝、清談唐風(fēng)志向,彼此建立的深厚友誼介于師友之間。嵯峨天皇通過與空海頻繁的接觸,更加加深了對中國書法的了解,遂與空海、橘逸勢大力推行具有唐風(fēng)的中國書法。在平安初期,形成了日本書法史上的第一次高潮,空海成為這次書法高潮的奠基人。
空海之書取法二王,再臨習(xí)唐顏真卿、徐浩、孫過庭、李邕、柳公權(quán),精研篆隸,擅飛白,在書法領(lǐng)域進(jìn)行多角度的探索,擴大用筆技法,在其作品中已初露日本書風(fēng)端倪,尤其唐風(fēng)草書,成為日本假名文字的原型,這是他高出以往任何日本書家的關(guān)鍵所在?!睹@瞽指歸》是空海二十四歲時書寫名著《三教指歸》的書稿,字里行間流露出空海藝術(shù)上的天賦和才華,從中可窺其入唐前堅實的晉唐書風(fēng)基礎(chǔ),這本書稿現(xiàn)藏于日本高野山金剛峰寺。
《風(fēng)信帖》為空海四十歲左右時所書,是空海致最澄三通信札合并為一卷的總稱,由于卷首有“風(fēng)信云書”四字而得名。第一通是寄給最澄的復(fù)信,商量佛法大事,共建法鐘等。結(jié)尾有:“東嶺金蘭”四字?!皷|嶺”,是指位居京都東方高聳的比睿山,即最澄創(chuàng)立天臺宗道場的所在地?!敖鹛m”語出自《易經(jīng)·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同言,其臭如蘭。”表述了空海對最澄的敬意和彼此之間的友誼如金蘭之契。第一通書札,揮灑率意且富于變化;第二通用筆雄健莊重、格調(diào)清新高雅;第三通以瀟灑的草書為之,顯得飄逸清澄。三通信札充分地顯示出王羲之尺牘式的嫻熟純正的筆法和晉唐風(fēng)韻,堪稱空海遺墨中之白眉,現(xiàn)藏日本京都救王護(hù)國寺。
《灌頂歷名》是空海的代表作,高28.8厘米,長260厘米。這件作品是弘仁三年(公元812年)十一月十五日及翌年(公元813年)三月六日,空海在高雄山寺為和氣神綱等僧俗進(jìn)行金剛界灌頂時隨手所寫的受戒名冊,開始筆勢嚴(yán)謹(jǐn),到了中間用筆漸為灑脫,再往后無拘無束,其中渾厚有之、清麗有之、奇趣亦有之。這件作品原為存檔用,信手而書,卻恰到好處地呈現(xiàn)出沉潛、超脫的高僧氣度,真可謂“無意于書乃佳”的又一典范,現(xiàn)藏于日本京都神護(hù)寺。
從《灌頂歷名》中可窺空海真正的書法造詣,有偏于顏真卿《祭侄文稿》的渾厚流暢,亦不乏王羲之的俊逸疏朗。此件受戒名冊是空海在極不經(jīng)意之中信手書寫的,其中有多處涂改的痕跡,因此更顯得自由無礙、妙趣天成。日本書法理論家鈴木史樓評曰:“《灌頂歷名》,在空海書作中筆法最為嫻熟、自由自在,筆力亦甚為遒勁,令人嘆為觀止。墨色的濃淡干濕、筆畫的粗細(xì)皆變化多端。其字力透紙背,入木三分,遒勁的筆力使文字的造型更顯出一定的表現(xiàn)力,但是也不乏存有秀麗的一面?!薄啊豆囗敋v名》充滿著感覺豐富的筆觸和清暢流動的節(jié)奏,是卓絕天倫的書法精粹?!笨蘸5臅ㄔ诋?dāng)時的影響非常之大,被譽為“書圣”、“日本的王羲之”,以至于戴通天冕、著袞龍袍的嵯峨天皇賦《賞綾羅屏風(fēng)御制詩》稱贊,且錄如下:
深山居伍振奇名,冰玉顏容心轉(zhuǎn)清。
世上草書言為圣,天縱不謝張伯英。
暫乘云嶺一念隙,書得綾羅四帖屏。
初見筆精鸞鳳體,請看墨妙虬龍形。
高岑墜石未動地,絕澗長松豈揚聲。
亂點乍疑舞鶴起,趙湘連似旋雁行。
華苑正開春日色,月天遍照秋夜明。
對之觀者目炫耀,共賞草書笑丹青。
絕妙藝能不可測,二王沒后此僧生。
既知臣骨無人擬,收置秘府最開情。
在平安朝以前,日本只有楷書、行書和草書,空海從唐引進(jìn)了篆、隸、飛白、雜體書,影響廣泛,豐富了日本書壇的書體。空海編寫的《篆隸萬象名義》三十卷,是日本最初的書法詞典,所著的《執(zhí)筆法》、《使筆法》、《性靈集》等理論著作,對日本書法影響深遠(yuǎn),成為日本早期書法理論的重鎮(zhèn)。空海法師同時也是一位文藝?yán)碚摷?,所著《文鏡秘府論》是日本漢詩學(xué)的開山之作,全書包括序言,天卷(聲韻調(diào)聲說)、地卷(體勢論)、東卷、南卷、西卷、北卷幾個部分。其內(nèi)容包括了四聲說、調(diào)聲說(天卷),十七式、十四例、十體(地卷),對屬論(東卷和北卷),病犯論(西卷),創(chuàng)作論(南卷)等方面,博大精深,對后世學(xué)者影響廣遠(yuǎn)。
日本《秘庫器錄》載:“嵯峨天皇九年十月,皇帝自制錢文,銘‘富壽神寶',以親書頒鑄錢司,十一月始鑄之,一當(dāng)舊錢十。十年二月,令沙門空海書錢文,增鑄錢數(shù)。十二年五月,以橘逸勢成字樣,頒鑄錢司。按,親書錢 ‘富'字中少一橫,‘壽'字之中直至末橫畫;空海所書者,‘壽'前綴作土;橘逸勢所書者,‘富'字中一畫不省?!笨蘸K鶗鴰盼牡摹案粔凵駥殹?,流入我國者甚少,極為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