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成
當前,為切實提高造林工作質(zhì)量,應采取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技術(shù)措施與管理方法,對于其中每一項工作環(huán)節(jié)都應給予高度的重視,認真做好各項工作。
一、合理整地
1整地時間。整地工作通常以伏秋整地為宜,一方面可以起到消除雜草的作用,另一方面還能夠起到較好的蓄水保墑的效果。對于荒山荒溝而言,可在開始造林一年前的伏秋季節(jié)開展整地工作。對于農(nóng)田防護林、護樹林、護路林而言,可在不影響農(nóng)作物生長的基礎上進行秋季整地工作。對于沙化情況較為嚴重的地塊而言,造林工作應按照一邊造林一邊整地的原則進行,避免植被被破壞,緩解土地的沙化程度。
2整地方法
2.1全面整地。在通常情況下對于水土流失及沙化程度較輕的地塊可選擇全面整地方式,做到翻平耙細起壟。期間整地深度應控制在17cm左右。采用全面整地方式能夠有效的將土壤理化性能進行改善,同時可利于幼苗成活,但是整地期間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且費工費力。
2.2局部整地。當采用全面整地方式較為困難或為避免地表植被被破壞時刻選擇局部整地方式,局部整地方式可分為3種不同的整地方法,一是魚鱗坑整地,這種整地方法普遍應用在陡坡(>25°)荒山造林整地的情況下。二是帶狀整地,這種整地方法普遍應用在緩坡地(15-25°)整地的情況下,沙荒地也可選擇這種整地方法,可起到一定的防風固沙、利于幼苗成活的作用。三是挖坑整地,這種整地方法普遍應用在荒山造林的情況下,可利于水土保持。選擇局部整地方式較為省工省力,而且能使原有的灌草植被不被完全破壞,但是撫育工作較為困難,易出現(xiàn)草荒現(xiàn)象,同時不利于林木防火。
2.3整地標準。整地標準應按照樹種、苗齡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在通常情況下樹坑直徑應超出苗樹輻10-15cm之間,樹坑深度與苗木根深度相比應深10-20cm之間,樹坑應適當深一些,在栽植時坑底部可墊10-20cm的表土,促進幼苗扎根。樹坑深度也不可過深,以免導致某些陽性樹種因地溫過低而對其正常成活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纳皆炝謺r樹坑深度可稍微深一些,除回填表土外,在埋土過程中應與地面留出5-8cm的積水坑,可有效提高幼苗的抗旱能力。整地標準應嚴格按照設計標準要求的株行距、樹坑排布及樹坑規(guī)格。通常情況下在開始植苗造林前應嚴格檢查整地標準,只有合格后才可開始進行植苗造林工作,避免在整地挖坑過程中因質(zhì)量不達標而對造林整體質(zhì)量產(chǎn)生影響。
二、苗木品質(zhì)檢驗
1苗木品種。在造林過程中應選擇抗寒、抗旱、抗病蟲、耐瘠薄、耐鹽堿且生長速度較快的苗木品種,期間一定不可以采用沒有經(jīng)過試種的苗木品種。
2苗木質(zhì)量。為確保苗木的質(zhì)量應做好對苗木的檢驗工作,一是檢驗苗木是否帶有檢疫性病蟲害。二是檢驗苗木的生長點是否出現(xiàn)凍害或機械損傷。三是檢驗苗木的根系大小、側(cè)根數(shù)量、有無劈根、裂根情況。四是檢驗苗木根基部是否出現(xiàn)火燒、水浸等情況。最后,在苗木的起苗、分級與假植運輸?shù)雀黜椓鞒讨袘M量控制時間,在最大程度上控制苗木的水分散失情況。
三、造林時間
1春季造林。春季造林可在土壤解凍至25-30cm之間開始,具體時間在5月10日前后。此階段進行早林工作最好將苗木栽在土壤水分返漿前,可利于苗木補充水分。期間造林的次序為先小苗后大苗、先針葉后闊葉、先山地后洼地、先陽坡后陰坡。
2夏季造林。在夏季進行造林工作通常情況下在7月末至8月初之間,期間應合理掌握連雨時間,以連雨5-7天為宜,不可在高溫環(huán)境下進行造林工作。夏季進行直播造林也會收獲較好的成效,可確保苗齊苗壯。
3秋季造林。秋季造林對于較為干旱的地區(qū)而言基本沒有什么效果。其中秋季造林的重點內(nèi)容就在于澆水,并逐棵踏實2-3遍,在明年的開春后應及時做好補水工作。進行秋季造林前首先要做好整地工作以確保土壤墑情。
4冬季造林。冬季造林普遍為大苗造林,移植常綠針葉樹種,具體造林時間為入冬前。造林后應用土將樹坑填平,在填土的過程中應同時進行澆水工作,以免出現(xiàn)裂紋導致失水情況產(chǎn)生,在明年開春后應及時補澆緩苗水。
四、人工植苗造林方法
當前我省有些地區(qū)普遍選擇人工明穴造林方式,這種造林方法是在植苗前先墊一層表土,并將樹苗放在樹坑中間,確保其根系舒展,埋土多半坑踏實,接著澆透水,當水滲下后埋土填平再踏實即可,為避免出現(xiàn)干旱情況可在幼苗基部周圍埋沙填土堆以防水分散失。在造林后如出現(xiàn)干旱現(xiàn)象應及時做好補水工作,在補水過程中應將幼苗基部土挖出1/3,邊澆水邊用鐵釬插眼兒,以防水澆不透。
五、幼林撫育
幼林撫育工作是指從造林到成林這段時間的撫育管理工作,期間應做到遇旱補水除草、摘芽定干、病蟲害防治、幼林看護與防火等一系列幼林管理工作,這對于造林質(zhì)量也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對于幼林撫育工作也應給予高度的重視。幼林撫育的年限通常是針葉樹5年、闊葉樹3年。在造林后的第一年應進行3次撫育工作,第二年進行2次撫育工作,以后每年進行1次撫育工作即可。
(作者單位:155600黑龍江省寶清縣林業(yè)局寶山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