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
五臺山
跪拜與景仰襯托佛門的高度,煙云聚散,香火升遷,五方搭臺高高舉起亙古的虔誠。
繁華的陰影下,如何看懂虛空,虛空的想望中,怎樣感知死寂?命運在晨鐘暮鼓的輪回中起落,往生的愿景驅散浮華的煙塵。
悠揚舒緩的誦經(jīng)聲湮沒貧富貴賤的界限,王者歸來,至尊之身沐浴朗月清風,情愁生死兩茫茫,一萬年終未了卻。
亭臺樓閣、殿宇塔林穿越千年風雨,在幽靜的山林間建筑沉積的光陰。智慧的光芒將金殿打磨,從熠熠生輝的屋頂不斷流瀉。顯圣的光影溫暖心中寒意,邪念無處隱藏。
拾級而上,登頂?shù)呐_階層疊千次,佛陀的目光安撫萬千想望,當下的苦行疊加千級,高處的香火焚化欲念凡身。
故宮晴雪
雪花輕輕飄落,時空輪轉,沉淀的是歲月,金瓦紅墻凝重一段飄雪時光。
潔白的雪閃亮冬日里沒能驅散寒意的陽光,不見擦痕的天空一味地蔚藍,寂靜的聽覺偶被一聲純凈的鳥鳴帶到遠方。
數(shù)百年光陰流逝于金水河道上,卻在高高厚厚的圍墻內靜止。
二十四代天子更替,江山風起云涌,山呼萬歲的喊聲何時變換了紫禁城上空的陰晴?曾幾何時,民眾構建禁衛(wèi)森嚴的城,民眾卻望而生畏。
幾度飄雪兒度晴天,雪花輕輕地落下,錯落有致的殿宇歷盡興衰之后依然閃耀光輝,在晴雪中排列寰宇的秩序。
面南背北,孤家寡人的目光穿過中軸,風霜洗卻雕欄玉砌臺階上登基的足跡,不朽——依然是百姓巧奪天工的巨制。
川底下村
一曲酣暢的民謠在清純的鄉(xiāng)音里云游,將懷古的心思帶向悠遠。一家一戶散布山間,雞鳴犬吠炊煙四起,生生息息的村莊朝朝暮暮,一部京西郊外的典籍凝固數(shù)百年光陰。
四合的院墻留存明清古韻,照壁題字記錄過往的時光,風霜雨雪洗刷未盡,歷史以留痕的方式驗證滄桑。驀然回首,殘垣斷壁沒能阻擋,西下的斜陽探入虛掩的門窗。
圍坐木桌品嘗山野菜、貼餅子、自磨豆腐,原汁原味的生活在山里人的蜜罐里醞釀。堂前屋后恍惚的身影若隱若現(xiàn),走失于一條細碎的青石小巷,一個古村老屋的故事神秘地流傳。
緩坡之上,層層上升的建筑突顯高屋的意味,高低錯落之間,嚴整的排列規(guī)范一種無言的秩序。
分解一個川字諧音繁體蘊涵的信息,醒目標記于村頭一堵老墻上,如何書寫不再考究,時世的變遷未曾更改,村還是那個村,居民的后裔還是一代接續(xù)一代。
在淳樸中駐守,在前行的日子里停滯,保鮮的卻是古老的遺留。
蜿蜒小道拓展為現(xiàn)代車轍,山川里外的連接鋪平顛簸。憨實的村民停歇耕作,而今經(jīng)營祖居的風水樂開了懷。
黃葉村
黃葉把秋天的蕭瑟混淆為金箔的奢華,澄明的天空容不下一絲白云,飛鳥的蹤跡劃過邈遠。
富貴有如浮云,京西山下,一個以黃葉命名的村落不動聲色,最大限度地留存了歷史,百年時光沉積于過往的角落,黃葉鋪墊的路徑引領尋幽的腳步,夢碎時分,落葉飄飛的景象恍如隔世黃花。
一條小河曲折,一帶煙柳縹緲,引入林木深處,一排房舍簡樸而居,十年辛苦,夢幻紅樓繁華散盡,書中黃金、紙上美女伴讀寂寞寒窗。
西屋一堵老墻剝落,隱藏百年一段墨跡“遠富近貴以禮相交天下有,疏親慢友因財絕義世間多”驚現(xiàn),一句人生感嘆倒尋常,卻與一部鴻篇巨制關聯(lián),千絲萬縷地維系,芹溪居士著書處所依稀可辨。
考證其真實與否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需要尋找一處精神的歸依,用物化的遺址寄托一個絢麗的夢境,夢醒時分遁入薜蘿門巷,開啟柴扉晚煙。
紀念他一襲長衫、一縷胡須的清瘦背影,對月飲酒當歌,躬身體察疾苦,上天入地只在轉瞬之間,十年較之久遠,十載價值無量,徜徉山下小村,醉入河墻煙柳,一部經(jīng)典著就,巨匠身后的足跡遂成不止的探尋。